(国网福建诏安供电有限公司 福建省 363500)
摘要:随着新技术与设备不断的创新,电力系统在近年来使配电自动化设备不断的进行应用。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电力系统在配电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提出一定解决配电自动化中存在问题的措施,以期对今后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措施
引言
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对配电工作保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监控,通过计算机分析配电线路的运行状况,计算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消耗,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第一时间发出警报,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用电需求越来越大,配电系统逐渐向着自动化的趋势发展。为了确保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我国电力行业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提高配电系统的控制能力,针对各项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一、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主要内容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馈电线路自动化。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利用馈电线路自动化技术可以及时对馈电线路进行检测和控制,并可以及时发现馈电线路中的故障并予以处理。此外,馈电线路自动化还能够利用遥控和遥感技术,从而达到智能化控制的目的。同时,在发现馈电线路中的故障之后,还可以对故障线路进行远程隔离,同时对故障线路进行及时的处理。第二,配电系统管理自动化。系统管理自动化也是配电自动化的重要内容,能够采集、处理并传输相关信息,实现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在实现配电系统管理自动化之后,就能够及时将配电信息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并通过计算机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还可以利用智能分析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了远程检测、远程监控和智能操作的目的。总之,在配电系统管理自动化中,需要应用很多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实现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二、配电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配电自动化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包括:配电网建设相对落后、对于智能化技术没有广泛的应用、制度相对不完善。变电设施和输电设施的建设问题在我国得到广泛的重视,然而在配电方面就会相对薄弱一些。我国目前存在的状况是配网主干线的长度比标准长度长,配网主干线不符合规定的规格、配电设备不能够及时更新、线路和主干网络不能有效的结合等问题。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方面,我国还没有超过 20%。这说明了我国配电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应用还不够广泛,要改进这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加强技术研发,拓宽自动化技术的使用途径,扩大自动化技术的适用范围;二是要保证网架结构的稳定,不要经常发生变动,给变电运行带来困扰。另外,在配电管理上,我国缺乏自动化管理的规章制度,配电自动化管理缺乏工作依据,妨碍了配电自动化的进程。在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上的低下和一些应用上的问题,经常会出现下列故障:由于线路短路而造成的强电流冲击;发生故障的时候不能进行有效的故障部位隔离;线路的开关与变电站开关无法配合;故障处理花费的时间太长,影响配电运行。
三、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对策
1、加强电网改造
我国在电力系统的建设上,对各部分的重视程度不均等,偏重变电建设和输电建设,不重视配电建设。这是我国配电运行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的电力行业必须要对电网系统进行改造。我国电力行业要考虑到社会用电量大小、输电线路承受能力、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等状况,适当增加供电网络的输电量,确保充足、优质的电能供应。相比乡村配电网,城市配电网对配电安全的要求更为严格。如果能够将城市配电网改造为环状结构,在各个环节和关键点上安装自动化控制设备和故障检测装置,就能够有效提高配电运行的安全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常用的故障检测装置有电缆故障寻址器、智能型就地故障监测仪、故障显示仪、接地故障查找仪等等。在发现故障,确定故障部位之后,维修人员要立刻携带维修工具,前往故障地点进行故障排除,尽快恢复故障部位的正常运行。
2、强化信息管理
要想对配电自动化中的故障进行有效地解决,强化信息管理是非常关键的。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功能繁复,而其中最为基础的功能便是进行信息管理,配电自动化的系统信息在实时的更新,而其中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被更新的数据库,处在不断更新的状态中,时刻进行信息的存储和检索等。信息系统的信息拥有极高的即时性,在精度上也能够有所保障,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信息数据采集过程中,一定要对远处点进行一一的扫描,在扫描之后,数据会不同时的进行逐渐递减,一直减至最小。此时采用分布式计算机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并可以迅速进行响应。信息管理是配电自动化中基本的功能,为了防止出现信息采集故障,要对信息管理工作加以重视,提高人员对信息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提升配电自动化的利用率。
3、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目的和宗旨是使配电系统发生故障后所造成的影响最小。在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占有重要位置。一般根据故障的发生的情况,会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第一,当永久性故障发生时,要对故障线路段进行识别与隔离,重新构建配电系统,使没有出现故障的线路段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典型的做法是由变电站借助多条放射状馈电线对用电户供给用电。当负荷密度特别大时,大多数馈电线会相互连结起来,目的是能够让用户有其他的供电方式。对于这种配电系统,故障识别和恢复供电均可自动操作。第二,当一条线路的某一段出现故障的时候,馈电线断路器就会立即动跳闸,接着自动重合一定的次数,当故障消失的时候,则重合成功,如果遇到的是永久性故障,那么馈电线断路器将第二次跳开,然后停留在断开的位置。通过分析故障电流分布的信息,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找出故障的具体位置,在电源已经切断的情况下,通过自动地打开有关的分段刀闸的方式,将故障段彻底隔离。然后自动化系统就会重新开始工作,控制和操作好刀闸和断路器,将所有没有发生故障的线路段重新接到供电电源上。
4、提高配电网的自我诊断能力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为了能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测,一定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系统监督系统,方便在电力输送的过程中,对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测、了解、修复以及记录,并且及时有效地处理系统的故障问题,为供电系统的高效、顺利运行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一定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自我诊断能力,确保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对设备运行的实时监督和管理,从而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我们简析了我国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缺陷与解决我国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故障的对策,目的是为了更好更高效配电网事业的发展,更好的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并为了更好的电网质量而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源.配电网自动化中的故障处理模式及比较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3(34).
[2]马飞飞,卫鹏翼,姜照轩.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及其进展[J].南方农机.2016(10).
[3]郭建成,钱静,陈光,等.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01:206-212.
[4]刘健,张小庆,赵树仁,等.主站与二次同步注入的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测试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07:118-122.
论文作者:吴滨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故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电线论文; 线路论文; 我国论文; 信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