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技师学院基础部 孔维霞
内容摘要:随着职校教育教学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德育课积极响应了“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号召。其中,“活动式教学”是当下有效推动素质教育理论,促进职校生全面发展的一种积极教育实践探索。
关键词:活动式教学;职校;德育课
所谓“活动式教学”,是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环境,整合多种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活动为核心),搭建实践的平台,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
一、“内外联动”——课外调查,课堂展示
职校生虽然成绩基础比较差,但求知欲和动手能力较强。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对实践探究类的学习内容较为感兴趣。这就需要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学生“已知的”与“未知的”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开展课外实践与探究,课内展示活动成果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这种使学生在课外、课内完全活动起来的教学,就是所谓的“内外联动”。其中,课外调查的难度其实挺大的,对于技校生来说,设定调查对象与调查调研的企业进行接洽交流跟踪以及后续的跟进有相当的难度,包括心理上的适应,毕竟当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企业进行调研时,可能会遇到“白眼”,各种碰壁,所以期间需要任课教师或者班级的相关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教师队伍应及时给予学生帮助不乏心理上的抗压方面的辅导。
具体步骤:问题设计——材料收集整理——成果展示。
案例一:在讲授《职业素养》中的“校企文化”前,利用抽签的方式把学生分组,利用课余时间先去调查相关企业,明确到底什么是文化及其表现。此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问题的指向来确定相关的调查目标对象,期间可以动用各种社会关系去联系所要调研的企业,教师给予适时帮助和引导。各小组把搜集整理的资料在课堂上展示,一定程度上可以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或调动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此重点知识印象深刻,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内外联动”式的活动式教学,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身边的实际生活,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等。
二、“头脑风暴”——抛出问题,激发讨论
“头脑风暴”是美国心理学家奥斯本于1957年提出的通过团体讨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教学讨论和辩论赛时可以尝试此方法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具体步骤:问题设计——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案例二:在教学《职业素养》中“校企文化 “面对两者的相同点与差异的表现”的知识点时,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观点。结果,学生们积极踊跃,各抒己见,教师适时引导。在课前教师把企业相关资料收集的任务布置下去,以小组为单位,可以收集知名企业的成功案例以“海尔的成功法宝”“海底捞”“京东商城”等为例,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相关企业。学校文化的表现形式很多,学生都是耳濡目染,可基本上可以做到信手拈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提示学生从属性、功能、建设途径等方面来讨论校企文化的异同点。
采用“头脑风暴”式交流讨论,往往能产生高质量的答案。同时也是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体现了“以生为本”,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情景体验”——角色扮演,多维思考
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同,“角色扮演”需要学生创设情景,且要积极参与活动。后者的课堂氛围是民主、自由、开放的。通过体验、认知、等过程达到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具体步骤:设计角色——学扮演角色——思考总结。
案例三:在讲授《职业素养》中“校企文化的差异”的知识点时,可以设计“不一样的迟到”:模拟情景1,学生在学校上课(实训)迟到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帮助;2,实习生在企业定岗实习时迟到了,企业对实习生的教育和处理。全体学生分小组讨论选题,各自围绕选题准备表演的内容和相关道具等。最后各个小组之间相互点评并且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当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听证会”“小品表演”“合作游戏”等形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发展。
四、“聚焦时政”——关注时事热点
时政性是职校德育课教学一大特点,也是职校德育课教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关注时政热点”的动态课堂教学,能有效弥补教材的静态与滞后。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适应课程的与时俱进要求,才能永葆职校德育课的生命力。
具体步骤:收集热点——提取信息——展示播报——提问互动——点拨总结。
案例四:在讲授《职业素养》中“校企文化”的知识点时,进行了“新闻播报”,学生PPT展示并朗读。比如优秀的企业文化的代表:海尔集团、海底捞等;当然也可以是反面教材的新闻:三元集团的毒奶粉事件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形成比较直观的感受,有比较才更能够突出相关知识点。小组以抽签的方式推举某学生到讲台上进行企业新闻的相关播报。学生通过自己的途径收集而来并且加工过的资料再通过自己口述,能够增强学生自身的自信和成就感,从中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新闻播报”实质是要让学生通过读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活动式教学逐渐成为职校德育教学的一种基本形态,综合知、情、意、行等为内容,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个性得以张扬,能力得以培养,最终实现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达到教育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探究学习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
[2]但武刚:活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潘洪建,孟凡丽:活动教学原理与方法 [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
[4]吴刚:现代教育评价教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论文作者:孔维霞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点论文; 职校论文; 德育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企业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