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华侨中学 528333
摘 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不同的能力评价标准,把特长班教学真正提高到素质教育的高度,需要我们必须重新改变观念,更新认识,重新审视以往传统的培训班教学方法,认真思考、努力钻研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特长班教学模式,以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来引导和促进高中美术特长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教学 美术特长班 教学评价
一、改善教学评价方式,保障教学目的实施
1.把握教学方向。在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指引下,高中美术教学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终身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发展高中学生的感受能力,培养美育情趣,使艺术教育真正有利于提高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拓展开来。因此,美术特长班的教学要与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争取做到因材施教。
2.多元联动促进。通过基础教学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专修课教学培养特长,以课外活动辅导实现美术教学中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改革中,不以应试教育为最终目的,美术欣赏课可用于课堂教学,利用讲座、录像观摩或通过到美术馆、图书馆、文化古迹等文化场所参观学习的形式,也可以利用教师工作室制组织高中学生学习,并作为高中学生的选修课计入课时量,课程的开设则可以在多方面弥补现有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一些课题的开发和研究,通过网上访问,使美术教育与信息时代相融合。
3.体现个性差异。实施“普及教育和精英培养”相结合的培养策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实行分层、分类教学。允许一部分高中学生某些方面落后,更鼓励一部分高中学生某一方面冒尖带动全体高中学生共同发展。
二、深入研究高校招生形式,实现以评价推动教学
1.实施分层教学。根据高中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和当前形式发展的需要灵活地改变教学设计与实施,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状况与发展规律,对高中学生采取分类教学,实现全面发展,客观地认识高中学生群体的现实水平及个体差异性,进行分类分层次教学,根据高中学生的潜能倾向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达到高中学生能接受、教师所期待的目标。
2.强化目标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帮助高中学生如何试图用美术表达自己的理解、希望和梦想为原则而选择有效的教学课题和教学内容,并重视促进高中学生在美术文化表达过程中,对美术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感觉的陶冶,针对具体的培养目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观察感觉能力、分析理解能力、理性表达能力、个性表达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3.着眼综合素质。通过研究型学习教学,为高中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探究环境,树立高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改变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此培养高中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人才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及终身发展的需要。
4.培养美术素养。我在对课改精神的理解上,不断强调高中学生要深入生活,多画,多记,多观察,在头脑中积累素材,平时对生活景物的观察积累如同观察社会同样重要,并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能有效地传承文化,另外还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录像、投影、幻灯、电脑动画等多种媒体交替使用,尽量使每个高中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并且促使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此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并通过教学设计的实施让高中学生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表达自己对绘画艺术的感受,他们获得了许多的收获与感悟,陶冶了情感,提高了审美能力,促进了个性的形成与全面发展。
三、合理评价更要用心沟通,特长班教学需“以情动人”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使学生亲近自己所教学科。尤其要有力地调动高中学生个体,包括他们的积极性结构的心理分析。教师要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中某些看上去似乎是“枯燥乏味”的内容,采用高中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的、开放的呈现方式,给他们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或设置思维荒漠,诱发高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从教学评价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尊重学生需要。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天生的,它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引导下产生的。我在每一张美术作品完成前、中、后做好示范讲评,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览,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都可以引起高中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也可以引发出高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不能用简单的讲解代替高中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是在师生对话的形式下,以赞扬和鼓励的评价方式鼓励他们发挥求异心理,让他们自由思考,创造性思维。肯定他们的一切努力,随着老师的引导,他们的思维从表层到深层,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思维状态和评价方式。
2.引导学生参与。教师对高中学生的评价未必百分之百的合理,而高中学生之间的评价,他们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往往更加可以借鉴,我们可以尝试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互评为载体的评价方式,为高中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评价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激发高中学生的评价热情,把对比和比较的方法贯穿于整个评价活动的始终,从而不断促进特长班高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分享意识。
论文作者:邓焕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1月总第1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高中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美术论文; 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方式论文; 高中论文; 《教育学》2016年11月总第1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