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养护管理探究论文_何星宇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养护管理探究论文_何星宇

身份证号码:51370119940622XXXX

摘要: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各项基础性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园林绿化作为我国基础性建设工程中的一环,在我国现有的园林建设管理体系应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要想保障我国园林绿化施工及其养护管理措施实施能够满足现有的需求,还应该注重对其施工要点及养护管理措施的分析。鉴于此,论文针对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养护;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居住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增强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也是一项运转周期较长、基础建设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基本上包括了前期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养护管理三大方面。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依托整个城市辖区为主要载体,并以全部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设立国家森林城市位总体目标的一类新型园林模式,它有一个突出性的特点是郊区有镇、城中有乡、城中有林以及林中有城,提倡的是彼此间的共同促进与提高,由此可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在现阶段的城市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举措。

1.当前园林绿化工程中施工养护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完善系统的养护管理工作

很多施工单位忽视养护环节对于整体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重要意义,仅仅把园林绿化看作一般的施工项目,没有考虑到植被的特殊性质和脆弱性,在具体的施工养护环节,缺乏对植被的培植和管理,无法形成系统有效的养护管理措施,来调整和维护植被生长条件和具体状态,造成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养护工作不力的现象,最终影响园林工程的整体效果。

1.2养护人员专业技术有待提高

由于养护人员技术水平薄弱,对养护工作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很多养护人员从事的养护任务仅仅局限于定期灌溉、驱虫、修剪等简单工作,并且对实际操作敷衍应付,灌溉时只注重水分给予量达到标准,驱虫只是播撒农药,而剪枝也简单地剪短枝条。这样粗糙的工作方式势必会影响到植被的正常生长,造成整体景观的效果威胁。

1.3后期养护管理过程中的专项经费短缺

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建设与发展来看,在养护管理工作中因经费不足而导致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不持续,往往前期管理到位而后期不了了之。基于对现阶段国内城市园林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分析,其中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养护管理资金不到位。由于专项经费的匮乏,因此养护管理人员也就丧失的积极主动性,原本生长良好的绿化植物因长期得不到管理而逐渐凋谢、死亡,最后导致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失去意义。

1.4园林养护质量不高

园林养护对于园林绿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园林养护管理工作包含着多种复杂的技术,如改良土壤、苗木修剪、园林卫生、浇水施肥、除草、除虫等。绝大多数园林绿化工程在刚刚建完后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忽视了后期养护管理,就会出现杂草、病虫害等问题,继而影响了园林绿化的观赏效果。

2.园林工程养护管理与控制技术

2.1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与控制技术

在施工之前,必须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与养护管理,还应该熟悉园林绿化的施工平面图,进行施工现场的实习勘察,标记出相应的位置,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水源、电源的布置,防止出现返工的现象。此外,还需要积极和上级部门沟通、探讨,避免设备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勘察施工现场之后,接着熟悉和设计施工图纸,此时应综合考虑园林绿化施工中业主的实际需求和施工要求,在一些专业问题上需要专业人员来设计,从而控制好施工中的细节。最重要的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之前,必须全数检查和复验相关的设备材料,保证设备材料达到相应的标准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做好“养”的工作

植物的“养”主要分两方面,一是浇水,二是施肥,浇水需要相对勤快,施肥则要讲究适量。浇水首先应及时,不能拖延,浇水时应结合土壤湿度,足量但不过量,不能只“看天吃饭”。对于一些不耐涝的植物品种,特别应注意不能过量,同时观察土壤是否排水良好。一般来说,养护新栽后1周内天天浇,第2周2天一浇,第3周再减半。如遇下雨天,反而应注意排涝。春季时节应及时做好春灌,同时春季也是养护补植的好时节,应随挖、随运、随种、随浇水。

2.3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园林绿化针对性养护

园林绿化植物适应环境能力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生长状态也必然不尽相同对每一种园林植物来说,如果环境条件不符合其生长要求,必然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景观表现差。园林绿化养护要根据不同的土壤、水份等理化性能、温度光照、土地环境等自然环境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养护管理措施。在偏盐碱性土壤地区,香樟、杜鹃、栀子树等喜酸性树木表现为叶色发黄,并逐步生长衰弱直至死亡,对此,养护中就要对植物定期施用亚铁元素肥,同时采取改善土壤理化性能等措施对温度要求较高、不耐低温的植物,过冬前就要及时采取包裹覆盖等防寒保温措施通常道路中分或侧分带中,往往土层浅、土质差,周边均为硬质地面,立地条件较差,栽植其中的植物极易缺水干旱、生长瘦弱、感染病虫害,养护时应经常性注意浇水施肥,预防病虫害,并定期向植株叶面洒水清洗。

2.4施肥管理

春、夏两季园林植物生长较快,必须给予足够的营养肥料作为生长保障。为确保树木在这一阶段快速生长,加强土壤管理至关重要。为此,需做好施肥管理工作,为园林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秋、冬两季,应当根据绿化植物的特点以及生长情况,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有利于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干旱时节,应当施一定量的速效肥,而且还要准确把握施肥时机,早施或者晚施都会影响绿化植物的生长。

2.5加强养护人员专业技术的培训力度

施工单位应积极引入专业养护人员,为日常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可以通过外聘、外包等形式进行养护工作的加强。另外,针对既有的养护人员,应该不定时地进行园林养护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并且在这之后考核培训效果,筛选出不合要求的养护人员进行二次培训教育,直到其相关内容达到标准要求再恢复正常工作。最后,不断鼓励和引导养护人员进行养护方法和技巧的探究与创新,具体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加强提炼因地制宜的养护方法,力求养护人员能够将养护工作看作是整体园林工程建设中密不可分的一个环节,不断提高和增强养护意识。

2.6灌溉

灌溉通常依据植物叶片内渗透压或吸收水分的大小决定。在进行灌溉时,如果叶片吸水能力很大,则说明缺乏水分,应当及时喷水。抗旱灌水虽然会受到人力、设备等方面的影响,但对新栽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必须优先灌溉,长期定植的树木、大树、针叶树可后灌。尤其是在夏日,空气蒸发能力较强,同时也正是植物生长的旺盛时期。这就需要大量的水分,但应当注意灌溉的时间段,避免在炎热、阳光直射的时段灌溉。通常情况乔木需要连续灌水4年左右,灌木则最少需要5年。对于一些土质不好,或在干旱年份等情况之时,应当酌情增加灌水年限。

结论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应该始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之下发展,基于其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加强园林工作的监管和提高,园林施工单位注重养护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政府加强舆论引导和法规规范,每一个公民也应该切实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到园林工程的保护和建设中去,为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旭梅.论园林施工养护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

[2]潘哲.园林施工养护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

论文作者:何星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养护管理探究论文_何星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