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科书中一幅插图的误用——“西汉郡国交叉局部示意图”辨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交论文,西汉论文,示意图论文,一幅论文,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插图具有直观、立体、形象的教育作用。如能正确使用,则对学生准确掌握历史知识有很大帮助,如果使用有失允当甚至是误用,则不仅无助于学生学好历史知识,而且还会误人子弟,起相反的作用。本文拟就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委员会2002年审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的中国古代史(全一册)第二章第三节第35页“西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中所插一幅《西汉郡国交叉局部示意图》的使用有失允当问题作一辨正,并求教各位专家、学者。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对该图不做认真研究,仅凭教材中的文字介绍及该图在文中所处的位置,很容易使读者产生这样的认识:图中所示平原郡、济南郡、千乘郡、齐郡、北海都、东莱郡、胶东郡为汉初继承秦制所设的郡;而胶东国、甾川国、高密国则是刘邦所分封的国。但当我们试图进一步去解释侯国与郡国、王国的关系时,问题来了:三个国中哪个是王国?哪个是侯国?王国的领地不是很辽阔么,怎么变的如此狭小?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翻阅文书、查阅资料后,竟完全推翻了当初的认识。
史书记载,当年刘邦以首都长安为中心把旧秦国和附近地区划分为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度,由中央直接管辖:对旧燕、赵、齐、魏、楚等地区采用分封制,共封九个同姓子弟为王,王国封地“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此后王国数量不断增加,这种国中之国的大量存在是造成分裂割据的隐患,由此而形成了王国问题。教材《西汉郡国交叉局部示意图》中所示的山东地区是旧齐国的封地,在汉初应主要属于齐悼惠王刘淝的封地,为同姓王国之一。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该图中的“济南郡”是由汉文帝于16年将其从齐国中分离而出“别为济南国”的,后于景帝二年设为郡,“北海郡”为景帝二年所设。在明确了汉初封国的所在位置和对图中所示郡国进行一番考证后,便可以认定:该图不是汉初刘邦时期“郡国交叉局部示意图”。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分为十四个行政监察区,该机构除京畿范围称为司隶校尉部外,其余十三区称十三刺史部,每部设一名刺史。由于十三刺史部有十一部是以《禹贡》和《周礼》中的九州予以调整后命名,所以又统称十三州。山东地域主要有青州、兖州、徐州三州刺史部。据《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八上”记载:青州部所辖的六郡三国为平原郡(领19县)、千乘郡(领15县)、济南郡(领14县)、北海郡(领26县)、东莱郡(领17县)、齐郡(领12县)、甾川国(领3县)、胶东国(领8县)、高密国(领5县)。正好同教材上的《西汉郡国交叉局部示意图》相吻合,可见该图所示应为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后,青州刺史监察区的监察范围。图中“高密国”的名称是汉宣帝年间由“胶西国”更名而来,故而可进一步推断这是一幅西汉宣帝以后《青州监察区示意图》。
由于同姓王势力恶性发展,汉文帝实际接受贾谊“众建诸侯”的建议,于公元前164年,分齐王之地为七国,分淮南王之地为三国。汉景帝在“削藩”和平定“七国之乱”后,又损黜王国官制及其职能,降低诸侯王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以外,可以“推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如该图中“平原郡”所辖19个县中就有8个是侯国。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领地的缩小和朝廷直辖领地的扩大。经以上历史变迁,到武帝“推恩令”后,王国辖地不过数县,其地位相当于郡,己不能再构成对中央的威胁了,诸侯王强大难治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于是,有了这幅图,它展现的是王国问题解决后的西汉郡国形势,图中的胶东国、甾川国、高密国均为王国,但地位仅相当于郡,侯国在图中是看不到的,因为它已划归于郡的疆域之中了。
既然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解决了王国问题,那么这幅形成于汉宣帝时期以后的《西汉郡交叉局部示意图》,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因为它既不能解释西汉郡与国并存的真正内涵,又不能说明郡与国并存局面不利于国家统一管理而造成的严重社会影响,亦不能反映王国问题解决的复杂过程。该图的存在实在是多此一举了,反而容易造成教者、学生在认识上的误区,故建议在下次修订教科书时停止使用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