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探讨推拿结合常规康复疗法对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寻求推拿与康复治疗技术有机结合的新途径,从而为脑瘫患儿的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6例脑瘫患儿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推拿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精细运动原始分和精细运动发育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脑瘫患儿上肢精细运动功能,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推拿;康复疗法;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引言
近年来,小儿脑瘫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占存活新生儿的2‰左右[1-2]。以神经生理学疗法为代表的康复方案已成为脑瘫治疗的主流,目前国内小儿康复机构普遍采用了现代康复与针灸、推拿等传统康复相结合的治疗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由于脑瘫障碍影响因素复杂,致使临床疗效受到很大的局限,尤其是上肢功能障碍的恢复,成为临床非常棘手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基于不同临床分型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特点,制定了个性化的推拿治疗方案,并初步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有关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6例脑瘫患儿资料,男19 例,女性17例;月龄为6个月~72个月,平均月龄(40.7±5.8)个月。所有患儿均在父母或者法定监护人同意下参加本次临床观察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认知功能很差,不能配合功能评定者;合并癫痫且控制不稳定者;未按规定接受治疗,无法判定疗效者;不能坚持治疗超过半个疗程以上者。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两组患儿在性别、月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推拿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如下:主要包括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均每日1 次,每次40 min。对患儿进行24 h 肌张力姿势管理,选择患儿日常活动中对肌张力有较明显影响的姿势,有针对性地对卧、坐、站立等体位实施相应的姿势管理。推拿方法如下:①上肢部手法:主要针对障碍肌肉施术,按照肌张力、肌力及关节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操作。对有痉挛者,可分为三步进行:首先,患儿取抗痉挛体位,在痉挛优势侧行轻柔揉、按法,至肌腱结合处增大力度行弹拨、点按法,以缓解痉挛;第二步,在痉挛劣势侧肌腹位置施以叩击、点按、弹拨等手法,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以提高其肌肉张力;第三步,行关节挤压及穴位点按,患儿取患侧侧坐位,肩关节外展45°,肘关节伸展,腕关节屈曲,手指伸直,使体重负荷在患侧上肢,一松一紧进行肩、肘、腕关节的挤法,同时配合点按肩髃、曲池、阳池、合谷等穴,每穴点按约15 s。对肌张力低下者,对相关肌群采用叩击、点按等手法,重刺激以提高肌肉兴奋性;同时配合穴位点按,穴位同上。对手足徐动者,重点采用关节挤压、叩击类手法,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用擦法、捻法增加触觉及本体感觉的输入,并配合穴位点按,穴位同上。对手指运动功能障碍者,配合手指捻法和拔伸法。上肢部手法每次操作10 min左右,每日1 次。②躯干部手法:统一进行捏脊及穴位点按。沿华佗夹脊穴和膀胱经第一侧线进行,每一对线路反复操作3~7遍。同时点按五脏俞和胃俞,每穴10 s 左右,两侧同时进行。躯干部手法操作每次5 min左右,每日1次。
1.3 观察方法及评定指标
采用第二版 Peabody 运动发育量表[3]评价治疗效果。由不参与治疗的经过培训的专科医师或治疗师,按相关评定方法和标准对每例患儿在治疗开始前1 周内(初期评定),治疗1 个月、2 个月时(中期评定),治疗3 个月时(末期评定)分别逐项进行评定和记录,并安排不参与治疗的专门人员对量表进行检查、验收。PDMS-2由6 个亚测验组成,包括反射、姿势、移动、实物操作、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等。测试结果直接得分为原始分,最终以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和总运动等发育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所得的发育商来表示。其中实物操作、抓握项主要用于反映上肢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平为a =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在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比较,精细运动原始分和精细运动发育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精细运动原始分和精细运动发育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在常规康复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个性化推拿治疗方案是基于脏腑气血失和的基本病理,以捏脊、按揉五脏背俞穴为基础手法,并结合不同临床分型的特点辨证取穴进行推拿治疗。捏脊可刺激近督脉的夹脊穴及足太阳膀胱经,有统调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经脉气血的作用。督脉为“阳脉之海”,统率周身之阳气。小儿为“纯阳之体”,生长发育旺盛,通过刺激督脉,振奋督阳,可以激发周身经脉之阳气,进而促进脑瘫患儿的智力与运动功能的正常发育。按揉五脏背俞穴兼有调和脏腑的作用。临床研究证实[4],捏脊对调整肌张力、提高肌力有帮助。实验证明,脊髓分出的调节内脏器官的自主神经能改善内脏的活动,稳定自主神经双向调节功能可使消化酶增加,改善胃肠道功能。因此,在小儿脑瘫的传统康复治疗中,督脉、膀胱经及捏脊手法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小儿脑瘫上肢功能障碍作为整体性障碍的一个部分,其功能恢复还受到肌张力、姿势稳定性、异常运动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为保证临床相关治疗方案的疗效,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姿势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儿在治疗后,PDMS-2 精细运动原始分及精细运动发育商均有明显提高(P <0.05),提示个性化推拿配合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脑瘫患儿上肢精细运动功能。
参考文献:
【1】Odding E.The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J].Disabil Rehabil,2006,28(1):183-191.
【2】陈秀洁,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5):309.
【3】福利奥,菲威尔. Peabody 运动发育量表(第二版)[M].李明,黄真,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4】王雪峰,贾广良.“脊背六法”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临床应用机制浅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1):17-19.
论文作者:王娇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6
标签:患儿论文; 上肢论文; 脑瘫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个月论文; 精细论文; 督脉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