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内容改革初探_高考论文

高考内容改革初探_高考论文

高考内容改革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而“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21世纪中国教育的指导思想是要突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不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提高素质。高考改革的目的是与此一致的。

一、高校招生考试的改革

1.制度改革

1977年高校招生恢复入学考试,从应届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得以重新确立,20余年来,经过不断改革和发展,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日益完善。尤其是科目设置、考试内容和形式、录取方法、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经历了较大的变化。

恢复高考之初,仍沿用“文革”前的科目设置办法,即文史类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理工类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1983年,原教育部提出试行高中毕业会考的设想,经过多年试验、总结经验,于1991年开始,用了三年时间在全国全面实行。会考与高考功能分离,会考按照高中课程最基本的要求,以省为单位统一命题,作为一种水平考试,以区别于高考的选拔性质。

1987年,上海在实行高中毕业生会考的基础上, 自行命题试行“3+1”方案,所谓“3+1”方案, 就是高考开考高中阶段的全部九门文化课,即: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物理、生物。所谓“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所谓“1”是指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各专业的要求,从其余的六个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报的高等学校志愿,参加学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这一方案目前仍在进行中。

1990年,原国家教委又在河南、海南、云南三省进行科目组改革试点,1993年逐步形成了“3+2”高考科目设置方案。“3+2”方案就是三门基础课(语文、数学、外语)必考,文史类加政治、历史;理工类加物理、化学。

1998年6月24日,教育部批复同意广东省自1999年起试行“3+X ”科目设置方案。1999年广东省顺利进行试点。

2.命题改革

自1977年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来,高考在内容与形式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近20年来,高考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为使高考更加科学、规范,实行了标准化考试。“六五”期间引进标准化考试,“七五”期间在全国范围推广。进行了考试性质、目标,题型功能的研究,引入了可以使用机器阅卷的客观性试题,颁布了《考试说明》,总结了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理论与技术。发布考务管理规则。已经在七省建立实施了标准分制度,高考等值研究与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分期分批在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考试质量评审工作。

命题开展了能力考查问题研究与实验。根据中学教学培养目标和高考考查目的,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研究了能力结构的因素,形成能力考查原则。依据心理学中一般心理能力和特殊心理能力的理论,分析总结了本学科的能力结构和成分,在各科《考试说明》中都制定了能力考查目标和能力层次,并总结了能力考查原则和方法。结合我国高考的特点,开创性的把考查能力学科化、具体化,为科学地测量知识和能力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有利于促进中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文化知识素质的提高。

3.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

1998年,在黑龙江、河北、上海、湖北、四川五省进行了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1999年开始在全国各省保送生中试用。这一试点结果得到各方面的肯定,其主要意义在于成功地探索了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评卷,为考试内容的改革开启了道路。

4.计算机辅助录取和阅卷

80年代以来,各地招生机构逐步引入计算机管理。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都已经实现了招生录取计算机现场管理,一些省(市、区)进行了计算机辅助录取。1996年起,广西、天津陆续开始“网上录取”的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普遍反映网上录取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招生领域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收到省时、省力、省经费、廉洁、公正、高效率的效果。录取手段的改革与机器阅卷,机器采集考生自然信息,建立档案,考场监督,考后分数处理结合,1999年广西试行英语答卷(含主观题)全部通过网络进行阅卷登分,为高考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进一步深化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

新的世纪,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必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向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的转变,适应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方式的转变,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积极加以推进。同时,由于这一改革涉及面大,关系到广大考生的直接利益,影响着中学和大学的教学活动,因此,必须周密稳妥。1999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指导下,经过有关方面的人员联合调研,在总结试点省经验基础上,教育部形成了进一步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基本工作思路和改革方案。

改革方案的指导思想是要坚持“三有助”的原则:一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二要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三要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这是整个改革中都应当坚持的。

三、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

1.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逐步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 英语逐步增加听力测试,数学逐步不分文、理科。“X”指由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层次、 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个科目或综合科目(包括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综合或专科综合)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志愿,参加高校(专业)所确定的科目考试。

2.高考内容的改革,这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在对保送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的基础上,组织普教、高教有关方面专家,进一步研讨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的具体方法。总体上将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考查,命题范围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在试题设计上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还将视情况开展实践能力测试的试验。

具体讲,高考内容改革应坚持有利于创新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中学推行素质教育的原则。根据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确定考试的目标和要求,提高考试的效度,为高等教育选拔具有创造能力的新生。同时高考内容改革要处理好大学入学考试和中学教学的关系,发挥高考积极的导向作用。

(1)命题指导思想。转变传统的以知识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 确立“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更加注重考查考生今后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考查考生的基础文化素质、创新能力。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跨学科能力的综合和学科知识渗透。各学科要以学科知识为材料,考查考生能力结构中易于本学科考查的一般能力因素,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分析与综合能力。

(2)加强综合性、应用性内容。 高考命题应注意转变传统的学科体系观念,依据《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内容的覆盖率。创设一些相对新颖的情境,考查考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语文、数学、外语要更加注重发挥基础学科的作用, 强调其基础性和实用性,也要加大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力度。

(4)综合科目。积极稳妥地进行“3+X ”科目方案中综合科目命题研究与实践,继续保送生的综合能力测试的实验。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或专科综合的命题试验。

(5)实践能力考查。积极开展实践能力测试的研究与试验。 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目开展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模拟实验考查的研究,在形成可行性的办法后,可为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学校提供考生的实验成绩。

3.高考形式的改革

现行的一次性全国统考暂时不变,但对其他形式如每年专科、本科搞两次考试,或专科、本科同时考,但试题不同的考试形式,正在进一步调研论证和探索。

4.录取方式的改革

重点是实施无纸化网上录取,这既有利于公平、公正,又可节省人力、财力,并将带动高校招生考试其他方面改革,如网上阅卷等。

四、改革的实施

2000年对于“3+X”改革方案是有探索意义的一年,综合科目考试引入“X”之中。1999年广东试行“3+X ”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选择性,高校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考“3”以外的科目, 打破了原来高考的文理分科界限,进一步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主权,从长远看对素质教育有好的导向作用。但是也有需进一步完善之处,因此,在总结1999年经验的基础上,广东省2000年进一步的完善方案,即报考本科专业的考生要参加“3+综合+1”科目考试,已试行。另外,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四省2000年试行“3+文综/理综”的高考改革, 五省在具体实施上有所不同。广东省的“综合”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六科的大综合,试卷原始分满分为150分, 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计分比例大体为6∶4,考试时间为120min;而晋、吉、苏、浙四省的“综合”是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理科综合”或地理、历史、政治三科的“文科综合”。 “理科综合”、 “文科综合”试卷的原始分满分为260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计分比例大体为5∶5,考试时间为150min。

2000年全国出现多种高考试卷模式:广东省的“3+综合+1”;晋、吉、江、浙的“3+文综/理综”;山西省的课程改革加高考改革, 要单独命题;江西、天津的课程改革了,但高考“3+2”形式未改,也要单独命题;其他省市的“3+2”和全国保送生的“综合能力测试”等6种高考试卷模式。

2000年云南省继广西之后试验在网上评阅英语试卷。广西区又开始试验网上评阅语文试卷。

五、综合科目考试的实践

1.“综合科目测试”的基本性质、功能和特点

综合科目考试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教学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是在倡导和实施高考内容和形式改革的背景下出台的。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探索如何有利于高等学校鉴别和选拔能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的途径和方法,同时,有利于中学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综合能力测试”将为此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不是各科目按一定比例的“拼盘”,而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现行单科考试侧重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考核相比较,“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学科内部及学科之间相关内容的渗透、交叉与综合,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在这一前提下,命题的立意多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验问题为主,要求更加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试题要求学生的主要不是对事物存在、变化和发展的某一局部或某一层面或某一阶段进行描述,而是注重对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理解。就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而言,现行大学入学统一考试各个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多以基础性、典型性和单一性呈现出来,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学科能力;“综合能力测试”所涉及的知识,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学习能力,即选择、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综合能力测试”的试题及答案的编制,服从于、服务于人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的固有的逻辑,不搞学科知识的“拼盘”;突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知识要求以普通高中内容为基础,依据《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能力要求遵循“综合能力测试”评价目标及测试内容的要求。试卷构成既有反映学科之间并列递进关系的试题(即选择一段材料,分层次、多角度设问,构成一个问题链,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 如2000 年理综第23题,以[60][,27]Co为核心,物理、化学、生物分别指出4个问题,又如2000年广东综合卷中多数试题是这种类型),也有体现学科之间系统包容关系的试题(即设计一个问题,要求调动多学科知识的方法,从整体上加以把握,着重考查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如理综的第8题, 要用生物和化学两个学科的知识来解决一个问题)。

2.“综合能力测试”评价目标

综合能力评价目标是运用教育测量的理论,联系中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制定的。

(1)评价目标认知层次分析

在认识领域,评价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①了解

了解侧重的是具体的知识,一般指那种可以被分解的并且可以单独记忆的信息或知识,这些知识包括准则性的知识,即有着检验或判断各种事实、原理、现象、观点及行为所依据的准则性知识。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这类知识是支配某学科领域,或者是在研究各种现象或理解中普遍使用的那些主要结构、理论和概念。

对学生的要求是知识原理和概念,能再现或回忆这些原理和概念的正确的变式,作为重要的学习目标或学习结果是合理的。随着知识或信息的增长,人们对现实的认识也同时发展起来。从而,这种现实就成为了惯例或定义所指的东西,成了各领域里的研究成果或结果,成了成功解决该领域各种问题的方式。

选作教育评价目标的知识,往往是那些在世界上、在社会文化中或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东西。如果认为某个时期所学的知识对今后作用有限或不确切,那么就没有什么必要让学生去学。

“了解”所涉及的主要心理过程是记忆,但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把某种信息储存在大脑中,以后所要做的就是回忆这些信息。在测验的情境中提出问题的形式与最初学习的情境中的形式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需要有一定程度上的联想和判断过程。

②理解

理解要求学生充分了解某一抽象概念,当要求学生具体说明抽象概念的用途时,能够正确地加以说明。当说明概念的用途时,学生能使用该抽象概念。

③运用

运用要比“理解”更进一步。当学生遇到一个新问题时,他要在没有向他提示哪个(些)概念是正确的,在这种情境中如何运用它的情况下,运用合适的抽象概念。事实上,也把个体理解观念的抽象性,看作是智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运用”的标志在于,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生会正确地把该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境。

要为个体提供将来他会遇到的一切新情境所需的全部知识,显然是不可能的。然而,帮助他掌握在以往已被发现是最有用的知识,并帮助他发展那些能使他把知识改编为适用于新情境的能力,则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

④综合

综合是一个对各要素和组成进行加工的过程,是一个用这种方式将它们组合起来,以构成一种原先不太清楚的模式或结构的过程。一般来说,综合包括对已有经验中各种组成部分与新材料的重新组合,把它们改组成一个新的、更清晰的整体。

一个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看作是理想的成熟标志。需要证明的是学生是否能运用知识,既能把信息用于新的情境和问题,同时,能从这个过程中获得用来处理新问题和新材料的综合化的技术。这就要求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或新情境时,会选择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并会运用必要的信息,这些信息既有事实的,又有原理的。这种问题解决有些时候是需要“判断性思维”的。

这种能力定义是,个体能从其已有经验中找到合乎需要的信息和技术,并把它们运用于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境。这需要对新的情境作一些分析或进行理解,需要知识背景,需要易于利用的方法,还需要体会已有经验与新情境之间的恰当关系的敏捷性。

要求学生组织或改组问题;认识什么材料是有用的,记住这些材料,并在问题情境中利用这些材料。能力就是知识和技能的有机结合。

在认识领域中,综合是对学习者的创造性行为提出最明确要求的类别。

但由于一般要求学生在特定的问题资料范围内,或者在某种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框架范围内进行综合,因此,这种综合不是完全自由的创造性表现。

⑤评价

评价是指为了某种目的,对观念、作品、答案、方法和资料等的价值作出判断,评价包括用准则和标准来评估这些项目的准确、有效、经济、满意等的程序。这些判断可以是定性的,也可是适量的;准则可以是考生自己判定的,也可以是别人及公众制定的。

理解、分析和运用也涉及到各种要素的组合和意义的构成。但从组合任务的量值方面来看,它们与综合相比,往往比较局部和不完全。

“理解”往往只涉及材料的内容,而“分析”既涉及材料的内容又涉及其形式。

“分析”注重把材料分解成各种组成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的方式。分析能力是任何学科领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评价目标和内容,因此,有时候分析本身就是目的。

分析含有评价的意思。

评价是一个复杂认知过程。它涉及到了解、理解、分析、运用、综合等所有认知行为的某种组合。评价过程是获得新知识、理解新问题,甚至是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的分析、解决新问题的开端。所以,它并不一定是思维或问题解决中的最后一个步骤。

一个人的认知过程表明他是怎样地把它的世界分解成若干部分,然后又把这些部分结合在一起的。认知既是学习的结果,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工具和手段。

(2)“综合能力测试”评价目标

①了解基本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现象、规律的内容及意义

社会科学是对人类社会活动现象与规律的认识和研究。

自然科学是对物质形态、结构、性质、运动规律的认识和研究。

如同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样,人类社会同样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类的社会活动是在主观意志的支配下体现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活动现象的内部和现象之间是一种结构关系,这其中,地缘、事实、意识是这一结构的主体因素。地缘因素是指社会现象的空间范畴,也包括人类活动的自然条件、生存环境、文化种类等;事实因素是指社会现象的时间范畴,它包括人类活动的社会根源、表现形式、发展过程等;意识因素是指社会现象的精神范畴,它包括人类活动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信仰选择等。这三个主体因素构成了人类活动的主要内容,规定了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展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自然科学的规则、定律、规律亦是一种结构关系,它们以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通过各种自然现象反映出来。因此,了解自然现象及其所包蕴的自然法则,是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

另外,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界变化规律的关系,是寻求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共生共荣的唯一途径,亦是“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意图。

②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主要概念与结论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念与结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最基本的学科语言表述单位。概念是对某一事物的理性叙述,结论是对某种过程的认识性叙述。它们是指涉及自然法则、人类生存、社会发展中带有基本性的、特征性的、规律性的语言叙述。所谓理解概念与结论是指知识概念与结论的内容、确定概念与结论的类、区别不同的概念与结论。

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主要概念与结论是形成科学思维的途径,是提高学科能力的基本要求。

③能通过简单实验观察自然现象;较完整地描述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由地缘、事实、意识三个主要因素构成。完整地描述社会现象,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社会现象的内部关系。社会现象的形成是纷繁复杂的,所以,对其进行描述就不能从理论定势出发,而应从构成某种现象最显著的特点出发去把握描述的脉络,才能清晰准确地展示社会现象。社会现象的显著特征往往是通过人与自然或人与人的政治关系显现出来。发现和分析社会现象的主要特征,就意味着掌握了完整描述社会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自然现象的描述与社会现象的描述不同,要通过各种实验去实现对自然现象的认识,甚至再现某种自然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验的过程就是认识和描述的过程。

④能认识数据、公式、图形之间的关系;能发现相同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之间的区别,把握不同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

相同的社会现象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其形成因素、主要特征、内容意义相同的社会现象。由于这些社会现象给人以相同之感,人们往往简单地去类比,而忽视了它们的不同之处。我们知道,由于时间存在的一维特性,物质世界里真实上并没有完全相同的现象,我们所说的相同,只是就与完全不同的现象相比较而言。那么,怎样区别所谓相同的社会现象呢?首先,要区别引起这些现象发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不同;其次要区别意识形态的不同;第三,要区别现象与规律之间关系的不同。

由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存在许多相当稳定的因素,如地貌、气候、种族、宗教等,所以,一些看上去完全不同的社会现象,却有着必然的联系。从社会存在的稳定因素当中寻找不同现象的联系,是正确评价社会现象、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途径。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社会稳定因素并不是否认变化,而仅就在相同时间内变化较为显著的事物而言。

同理,把握物质世界中的稳定因素和易变因素的关系,是发现相同与不同的自然现象之间联系的基本方法。通常,这要从分析数据、公式、图形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入手。

⑤根据图表、数据解释说明有关概念或图示相关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流媒体大量地使用了图表和数据。能够阅读这类资料并初步运用这种资料形式说明问题,是测试综合能力的内容之一。

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图表、数据往往用于表现形势、环境、资源、产业、事物发展过程等信息,这些信息就是一群概念的组合。在解释图表、数据的时候,首先要明确图表、数据所展示的主要概念群。其次,要进一步发掘信息价值,寻找第二级乃至第三级概念群。最后,要说明这些不同层次概念之间的关系。图示有关概念是指将信息图表、数据化。这种要求只能是初步的,即能够用图表、数据的形式反映主要概念群。

自然科学中图表、数据的运用已呈网络化趋势。应建立图表、数据的网络意识,逐渐培养调动系列性图表、数据解说事物和对简单事物的图示表示能力。

⑥能阅读、理解、选择、使用适当的资料;提取有效信息说明和解释相关问题

简而言之,此项测试内容就是运用材料说明问题。我们知道,问题与材料之间存在着必然关系,但这种关系需要去发掘、整理、阐释,才能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知识。

运用材料的前提是阅读和理解材料。材料的形式包括现代语言、古代语言、图表、数据等。对材料的运用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针对某一问题,在材料中寻找与其有关的信息;对材料进行归纳,提出问题。不论是哪一方面,都要求对材料运用得有效。因此,“提取有效信息”,是反映资料与问题关系的核心。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有:确定材料的可靠性和典型性、包括性和局限性,提示材料与社会主题、自然现象的关系,材料与问题是否相互印证等。

⑦能通过数据、图表等把握事物的特征、规则或关系;应用所学知识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系统地分析和多角度、多层次的描述

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就是要调动所学知识对各种现象进行综合性认识。这里包括:社会现象产生的自然、历史、意识的背景,社会现象发展演变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自然现象产生的因素和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关系。多角度、多层次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就是在综合认识的基础上,从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上准确地反映某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多角度是指从某个或几个特定的视角对同一事物进行描述;多层次是指从表象、内容、归纳、理性分析等不同认识层次对同一事物进行描述。

如果说系统分析是从各个方面集中认识某一现象的话,那么,多角度、多层次的描述就是对某一现象进行发散式展示。

⑧分析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变化发展的原因,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因果关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关系,认识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是把握现象本质的基础。

然而,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去探究事物的原因、认识其本质,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自然辩证法、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是获取认识事物原因和本质的思想和方法。唯物论和辩证论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最重要的内容,它们既是分析的原则,又是分析的方法。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动力的观念,科学地概括了社会现象的物质属性,准确地把握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是认识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变化发展的出发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念,反映了实事求是地对待社会变化发展的科学态度,是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对当代环境和社会问题,以及环境与社会关系问题的高度总结,是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最高立意。

⑨能根据事实作出科学和有效的判断、归纳、推理

判断、归纳、推理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所谓科学和有效是指思维的正确性。

判断是对事物的确认。导致正确判断的因素有:对事物的现状以及流变有清楚的认识,有足够的材料予以说明,有科学的观点和观念作为判断的理论支持,能够简明、扼要地表述判断和清晰、翔实地解说判断。

归纳是事物进行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思维。导致正确归纳的因素有:有正确的判断作为依托;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典型意义;能够对事物的特征和典型意义进行理论思考,通过这种思考认识其他事物;将事实与理论阐释相结合进行条理清楚的表述。

推理是对事物的形成以及变化发展进行合乎逻辑的理性思考。导致正确推理的因素有:有正确的判断和归纳作为依托;对构成事物形成的因素有足够的了解;对引起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有充分的认识;对推理根据和过程进行清晰的表述。

⑩正确评价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评价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是带有认识意义的理性思维,需要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理论素养。

正确评价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包括:认识人类的自然属性;了解自然变化规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实践。

正确评价人与社会的关系应包括:认识人类的社会属性;了解社会发展规律;理解个人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的关系;阐释社会群体、社会组织之间以及它们与社会整体的关系。

(11)体现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行为的指导思想,是综合能力测试的核心内容。

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经济繁荣是指社会生态呈良性状态,社会需求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正常;社会公正是指人和社会组织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程度普遍提高,个人的生存和尊严、社会组织的存在和运行得到确切的评价和保障;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合理、稳定;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呈现和谐的状态。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不仅应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应具有批判思维的品质和身体力行的实践品质,在综合能力测试中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综合科目试题设计

“综合科目”考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在中学所学这些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0年综合试题的设计有以下特点:

(1)考试内容与学科能力要求的综合性

综合试题的综合性表现在两方面:考查的内容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考查的能力是考生对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试题既反映了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表现出注重学生思考、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设置了九门文化基础课程,各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组织分别独立制定完成,学生在系统地学习各门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学科的知识结构、逻辑结构和带有学科特色的思维方法。综合试题的内容并未脱离开高中学生已具有的单学科知识体系,而是以学生所学的各学科(除外语外)知识内容作为载体或背景,或是在提供新情境的条件下,分别用各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显然,试题的设计力图在各学科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努力追求这种联系所能表达的思想和解决的问题。如2000年保送生试卷中第7题, 通过四段材料概述了关于滴滴涕(DDT)这一被人类广为使用的杀虫剂的“功过”, 引出化学、生物、地理、哲学、文学等不同学科的问题,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又如:广东综合卷中第36题围绕CO[,2]对人的生活的影响,多学科多角度的设问。再如:理科综合卷中28题围绕石灰在煅烧过程有关的化学和物理的计算试题也综合了两科的知识内容。

但在学科之间建立的联系绝非形式上的知识拼凑,而是根据事物及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将知识重组、整合,构成一有机整体,以期在知识的交融、各种思想方法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

(2)题目设计和选才与现实的、重大的社会问题紧密相关

毋庸置疑,每一门学科科学体系的建立和成就都是人类文化的结晶,都有其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社会的需求。人类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环境的过程中,为研究和解决不同的或从不同方面研究和解决问题而形成了不同的学科体系,然而,问题的产生和出现却是不分学科的。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诸多问题,如能源消耗、资源开发与配置、环境问题、人口剧增等,仅靠某单一学科已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挥各学科的综合优势,才能寻求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综合试题也正在基于这一事实,表现出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的关心的或现实、 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试题设置思想。 如广东综合卷中第13题涉及私自开采黄金的提炼过程中使用化学药品氰化物,污染水体,危害工人生命与健康,破坏植被等问题。又如该卷中第22题涉及大气污染问题;第20题涉及燃料电池问题。

(3)倡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其最突出的标志是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颖而独特的特点。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加以构思,以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或独到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意识,摒弃死守书本、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人云亦云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而形成不拘泥、不守旧、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思维品格。

应该说“综合能力测试”本身是一种创造。因为以前我们从未搞过综合科目的命题,尽管各个科目单科命题时,很强调本学科研究领域内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考生参加“综合能力测试”考试的过程,实际是经历带有创造性的劳动过程。

“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注意设计立意较深刻、设问是开放的、答案是灵活的、评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意识的题目。这类题目为学生提供了阐释、评价和想象的空间,要求学生能重新组织、构造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经过独立思考后解答。答题不必拘谨,鼓励考生充分展示和发挥水平。如广东综合卷中第21题提出绿色化学的新概念,课本上是没有的,让学生依据这个新概念来判断生产已苯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哪一种。实际上,答题的过程是一个创作过程。

当然“综合能力测试”仍处于开放和探索阶段,并不很成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摸索和改善。

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与教材、教法以及教育思想的改革目标是一致的,但在实践中也有一个互相磨合的过程。

高考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宏观、微观协调一致,政策举措与技术手段的发展协调一致,理论与实践协调一致。

(以上文字仅是个人对高考改革的认识,欢迎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标签:;  ;  ;  ;  ;  ;  ;  

高考内容改革初探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