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_科学发展观论文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_科学发展观论文

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全面发展论文,进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4)06-0053-07

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具有明确的价值性与科学性。这一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现代追求,并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到了一个更全面、协调的高度,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广大人民的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发展性。这一发展观既着眼于现实的多项事业发展又立足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既保证经济的重点发展又兼顾社会的全面发展,既突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发展的眼光更加深远,发展的方式更加多样,发展的要求更加明确,具有明显的长远性和多样性。总之,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理论。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所谓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首先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归于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就是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一切为了群众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民本观。其次,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主体和历史发展动力的唯物史观,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首创精神,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承和弘扬党的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再次,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来认识、开发和管理,努力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形成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的共识。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与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相对立的。所谓以物为本的发展观,是以追求物质利益为根本目的而把人作为物来对待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发展观。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分析将一切都物化和商品化了的资本主义社会,“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第275页)马克思、 恩格斯还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是追求剩余价值,人只是追求物的手段,人的劳动是和机器一样可以用货币交换的商品,于是,“货币不仅是致富欲望的一个对象,而且是致富欲望的唯一对象。这种欲望实质上就是万恶的求金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版,第172页)。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指出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还分析了在资本发展过程中人的异化,以及人格的资产化和资本的人格化。同时,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也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取向。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使“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同上,第103页),对人的依赖转化为对物的依赖,意味着在把人从群体本位的人身依赖和等级从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又把人置于金钱、财 富等物的支配下,使人变成了“经济人”甚至物的奴隶。“经济人”把追求经济利益最 大化看作是经济活动的惟一目的,把物质满足、物质占有作为人生的最大目标,这样, “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必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 ,必定排除经济生活之外的道德生活和情感生活。马克思明确指出,这种“经济人”也 是人的异化表现。它不仅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开发和疯狂掠夺,导致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而威胁到人的生存与发展,而且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和精神失落,导致资源 争夺和侵略战争而频频发生社会危机与民族冲突。对此,就连资本主义社会的有识之士 和进步人士也认识到了其严重后果,呼吁、关注以人为本。

应当指出,以人为本最先的确是新兴资产阶级提出的口号,但资产阶级的这一口号是相对于宗教社会以神为本而提出来的,它把人从神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人获得独立与自主,这是人的发展的历史性进步。但是,资本主义把人的存在与发展主要作为物的存在与发展,以市场经济规律替代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使人依赖于物,把人置于商品、 金钱的支配之下,实际上是以“商品神”、“科技神”替代了“上帝神”,同时是对人 的全面性本质的否定,对人作为主体和目的的否定。而我国提出的人本发展观,是对以 往社会仅仅把人作为手段的超越,是对“经济人”的扬弃,是指导当代人发展的科学思 想。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与发展,加上市场的负面作用,我国也出现某种程度的以物为本的发展倾向,如把人只作为赚钱的手段而不顾人的安危,只把物作为人惟一追求的价值目标而不讲道德,只顾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等,都是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相背离的。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在克服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的过程中实现的。

二、坚持自觉发展观

所谓自觉发展观,是指人自我意识发展、自主寻求发展、理性把握发展的观念与状态。与之相对立的是自发发展。所谓自发发展,是指人在发展中缺乏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 律的认识、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的一种精神状态和行为状态(参见宋锦添:《自觉能动 性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5页)。对人的自发性的这个界定,实际 上是以自觉性为尺度所作的对比性说明,也就是指自发是不自觉的意识和状态。

自发发展与自觉发展,是人发展的两种状态。列宁在研究俄国革命时,从理论上阐述了革命自发性与革命自觉性的关系。他指出:“‘自发因素’实质上无非是自觉性的萌芽状态。”(《列宁选集》第1卷,第3版,第317页)也就是说自发性是人的主体性的初级状态,是自觉性产生的基础。但是,任何崇拜自发性的倾向都是错误的。列宁针对工联主义盲目崇拜自发性的错误,指出:“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 主义的意识”,社会主义的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对工人运动自发性的任何 崇拜,对‘自觉因素’的作用即社会民主党的作用的任何轻视,完全不管轻视者自己愿 意与否,都是加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对工人的影响。”因为“工人运动的自发的发展, 恰恰导致运动受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支配”(《列宁选集》第1卷,第3版,第317、325 、326、327页)。为此,列宁提出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的论断,强 调工人要学习、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认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革命的发展规律 ,实现由自发革命向自觉革命的转变。

黄楠森教授分析了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态,并提出了人的实践的自发性递减与自觉性递增的规律,认为:人的自觉性随着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提高;人的自发性仍然存在但随着自觉性的增多而不断减少:人的自发性不会减少为零,人的自觉性不会增多到无限(参见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2年第10期)。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人的发展也存在自发性与自觉性两种状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人们的自发性主要表现为只顾个人的、眼前的、物质和业务的发展 的功利性倾向,而忽视或意识不到全局的、长远的、精神和道德的发展。这种自发性与 革命时期的自发性都表现为人的主体性尚处在初级水平,都是相应自觉性形成的基础; 两种自发性都局限于个体或小团体的具体利益,而对全局发展的形势与实质缺乏认识与 把握,即缺乏开放性与全面性;两种自发性都满足于眼前功利,表现为小农经济的自足 性,而忽视或意识不到长远目标,缺乏持续发展性。因此,列宁提出的克服工联主义自 发性、增强工人革命自觉性的理论原则,对于我们现在认识和克服人的发展的自发性仍 然具有指导意义。

坚持人的自觉发展观,首先是要对人自身的发展有自主意识、自觉意识,即能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进行独立的价值判断与确认,克服对社会和他人的依赖状态,把自身发展作为自己在当代社会的生存方式。其次是要把自身发展置于当代社会的发展之中,认识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即适应并驾驭现代社会的开放性、竞争性、速变性、复杂性与多样性,不断克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观念与行为方式,自觉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再次是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与发展要求,确立自身发展的远景目标,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扬弃自发发展因素,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进程中使发展目标更加具体而丰富,形成自觉的发展习惯。

坚持自觉发展观与克服自发发展观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自觉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高级状态,而自发性则是人的主体性的低级状态,人的真正主体性不是以自发性而是以自觉性为标志的。满足发展的自发性,只能导致放弃自觉性,陷于停滞甚至倒退。因此,不断实现由自发性向自觉性的转化,才是人的真正发展。而要实现这个转化,往往 单靠自身的体验与探索难以完成,必须如列宁所说,要接受理论“灌输”,即自觉学习 、运用马克思主义,确立科学发展观,才能做到自觉发展。

三、坚持全面发展观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观,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 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版,第 123页)。物质性、社会性、精神性都是人的属性。生活在一定条件下的人,需要拥有生 存与发展的物质条件、丰富的社会关系、充实的精神生活,并在这几个方面的发展取向 上,既坚持全面又有所侧重,既发展特色又互不替代,以全面方式发展自己,才是坚持 全面发展观。在不同历史时期,全面发展的内涵是不同的,全面发展观是相对于片面发 展观而言的。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受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人往往呈 现片面发展状态。

在我国古代,儒家伦理主导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侧重于道德,人成为“道德人”。西方中世纪,神本价值主导一切,使人成为“神性人”。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对物的依赖性,使人成为“经济人”。随着现代科技地位的不断提高和作用的不断强化,当代西方国家有人把科技作为“神”加以顶礼膜拜,又使一些人成为“工具人”。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人类社会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具有不同的主导价值取向,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和人不同侧重的发展趋向,而社会和人在发展价值取向上的替代,则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马克思系统分析了古代人在“人的依赖关系”状况下的片面发展,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在“物的依赖”状况下的片面发展,提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未来社会和人的发展目标。

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观,就要克服“道德人”、“经济人”、“工具人”的局限,真正按照人的属性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 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完整的人”。过去,我们在人的发展上过分强调社会 性,忽视物质性,结果,由于人们物质追求动力不足,社会生产缺乏拉动,不仅物质生 活水平不高,而且缺少接受教育、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物质条件。当人们可以追求物质 利益后,又有一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忽视政治与道德而倾向于“经济人”、“工具 人”,结果,引发出许多社会丑恶现象。种种在人的发展中出现的片面性,都与人们对 于人的本质认识不全面有关系。人的属性的全面性,决定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社会价 值取向的全面、协调性。

当然,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也并不是人的发展取向与各种素质的平均性,即发展取向的无侧重性。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不同的人发展重点是不同的,即发展取向有主次之分、强弱之别。坚持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既要反对发展取向的替代性,也要克服发展取向的平均性。这两种发展取向是人的发展的两个极端,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对社会和人的发展造成的后果一样。

社会主义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制定了“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科技作为社会主导价值取 向明确起来,并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当今中国的最大政治,从而广泛调动了人民 群众的积极性,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避免历史上社会价值取向的片面性,我们 党及时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反复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 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坚持经济与政治的统一,在经济快速、多样发展 的过程中一定要“讲政治”;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社会健康而 长远的发展;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保证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要创造条件,保证人们思想与精神生活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 然、社会协调发展;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等等。这些全面性社会 价值取向的理论与方针的提出,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指南和保证。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的片面发展倾向还会长期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受物质利益驱动,往往不同程度存在盲目性与自发性,其价值取向也容易发生偏差,甚至发生价值取向上的抑制或替代。如有些人在生活上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理想信念淡漠,工作中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人际交往中推崇物的有用性原则,抛弃人情观念和精神关怀。从社会层面来看,有些地方在经济发展中偏重于物质文明建设,忽视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时,物本价值取向对于其他价值取向的抑制或替代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从政治上看,有些人或热衷于经济,以“不问政治”为口头禅,轻视政治的作用和价值;或将物质交换原则引入政治活动,为了满足个人私欲玩弄政治权术,以权谋私,大搞钱权交易。在经济领域,一些人滋长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迷信金钱至上,商业活动中的假冒伪劣等德行失范现象屡见不鲜。在教育领域,一些人重科技轻品德,为了私利甚至营私舞弊,剽窃他人成果。这些现象都是以物为本的价值取向对社会政治、道德、教育等领域的 冲击,也是经济主导价值观单一化而导致的对其他社会价值观的替代性现象。

上述现象的后果是堪忧的,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无论是物质替代精神,还是科技替代道德,都会引起人们在主观上过分关注身外世界的某一方面,以物质、科技作为衡量价值的准绳,忽视自身内在精神的耕耘与和谐。一些人思想上存在着迷惘与困惑,不愿意从精神和理论的层面求解;一些人不自觉表现的急躁、浮躁、焦躁、烦躁,不明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古训;一些人拥有现代化生活的物质条件,但烦恼不断和幸福感缺乏;一些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稍有不顾就怨天尤人和动力不足;还有一些人缺乏内在精神支撑,患上各种精神疾病而遭受精神折磨;更有一些人为了追求物质利益和科技成果,而不顾廉耻,丧失道德,甚至违法犯罪,制造社会丑恶。所有这些我们可以大量感受到的事实,都可以归结为不同程度的“精神缺乏症”和“道德缺乏症”。须知,我们是人,人有精神和道德生活,谁替代它谁就要遭受惩罚。

人的发展之所以出现取向上的抑制与替代现象,从历史上看,我国以往社会价值取向由于受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存在片面取向现象,这种片面性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和人的发展的不成熟性,要克服这种片面性或不成熟性要有一个过程。从现实来看,科技进步、市场体制所引发的社会竞争力量强大。在竞争中,经济与科技由于直接与人们的物质利益相关,并且可以物化、量化而显示价值优位而受到重视,精神、道德往往难以直接比较而常常被忽视,这是造成价值取向抑制与替代的现实原因。从人的认识上看,价值替代现象反映人对自身物质性、社会性、精神性的认识与把握的片面性,导致了价值 实现过程中物质与精神、科技与道德的分离与对立。因此,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我 国要吸取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确立科学发展观,谋求社会和人的协调、全面发展。

四、坚持协调发展观

所谓协调发展观,是指人在发展过程中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和谐,而不是分裂与对抗 。人的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基础, 而协调发展则是全面发展的保证。

人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和人自身长远发展的协调。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 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地向前发展。”“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 和生活。”

第一,关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在原始社会,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生活在氏族共同体中,个人依附于群体而无独立地位。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自给自足经济的形成 ,人们虽然摆脱了对自然共同体的依赖,但又陷于了人所建立的依赖关系,走向了对等级共同体的依赖,个人从属于皇权、家族权威而无独立地位。马克思把人类社会这种人与社会的关系,称之为“人的依赖关系”。这种关系虽然能以强力、以道德与神圣的面目加以维系,但它造成人的不平等,本身就潜藏着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巨大矛盾 与冲突,不可能有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当西方社会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社会,推翻神本建立人本之后,个人主体摆脱了等级共同体的控制,从群体本位、人的依赖一极走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主义”、“个人中心”的另一极。“我思故我在”,“个人是自由的”,“我就是我,我就是我的目的”,人本主义的这些观点,使个人主体达到了极点,使社会、历史都被忽视,它所造成的社会后果是:“不仅使每个人忘却了他的祖辈,而且使人看不到他的后代,也使他同他的同代人相疏离,它使他只能依靠他自己,最后使他完全居于孤寂的自我心灵之中”(托尔维克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27页)。这样,资本主义社会无限膨胀的个人主义,不仅加剧了人与社会的不 协调性,而且形成了“个人至上”、“人类中心”的社会格局而与自然界相对抗。针对 西方个人与社会发展上的不协调性,西方的一些学者试图恢复、强化社会整体性权威, 罗尔斯等人提出的社会正义原则、哈贝马斯创立的社会交往理论、麦金泰尔建构的“后 个体主义伦理学”,以及意识形态在西方社会的回复等等,可说是西方寻求人的发展与 协调的探索。

为了解决人与社会、自然的分裂与冲突,西方有些反对现代化的流派主张回复到原始的群体本位去,这显然是一种倒退。而后现代主义者则主张彻底消解社会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继续强化个体自由性,如后现代主义者利奥塔得就说:“让我们向统一的整体宣战,让我们持续开发各种歧见差异,让我们为正不同之名而努力。”(转引自罗青主编:《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台湾五四书店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301页)显然,反对现代 化的复古主义者和后现代主义者,都没有真正把握人与社会不可分割的关系,所采取的 是以向人和社会两极极端强化的方式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可能找到人与社会和谐发 展的途径。

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社会的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即在这样一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第294页),这一思想既是对单纯群体本位的扬弃与超越,又是对极端个人本位的扬弃与超越,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割裂的否定与克服。它既肯定了个体的自由发展,又把一切自由发展的个体从本质上统一为整体的社会联合体,即人的“类存在”。这样,人再不是“单子式”的相互矛盾的存在,而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大我”与“小我”、社会与个人、他人与自身之间有着内在统一,形成 共同创造社会、有着共同利益的联合体。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想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矛盾,既存在自然经 济条件下的人际依附关系,即以血缘、地缘、业缘为裙带的关系,也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人个人本位、个人中心、个人绝对自由的倾向,前者表现为主体性不强,后者表现为社会化程度不高。因此,如何增强人的主体性,提高人的社会化水平,是我国当前反映在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上的一个突出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增强了人的主体性与竞争 性。人的主体性发展,实际上是人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人内在潜能的充分发掘,它 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与源泉。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 ,为个人创造了发展的广阔空间与明确规范,提高了人的社会化程度与制度化水平,这 是人的发展变革与历史性进步。人的社会化发展,实际上是人与社会的协调和人的社会 关系的丰富,是人充分发挥作用的根本途径,它是一切发展的前提与条件。人的主体性 与人的社会化的辩证发展,实质上是个体与社会、人的内在与外在、人作为目的与手段 的辩证统一。

然而,对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不是每个人都能自觉认识和把握的。有的人只看到市场经济的自主性与竞争性的一面,忽视了市场经济高度社会化与合作性的一面;只看到社会主义民主自由性的一面,忽视了社会主义法制与民主互为一体的一面,以为自主性就是个人完全独立和可以脱离社会的发展,因而陷于个人本位、个人中心、个人封闭的自发状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反映社会化要求,而且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所强调的集体性、全局性,已经包含着社会化的深刻内涵。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既要发展自主性、独立性、竞争性,又要发展提高社会性、合作性、集体性。因此,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一方面要针对个人本位、个人中心、个人封闭的自发状态,进行以社会目的、社会规范为内容的社会化引导,以进一步消解自然经济的封闭心理与资本主义的个人本位的影响,提高人的社会化程度与制度化水平;另一方面,也要针对从众性与依附性的自发状态,进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的主体性启导,进一步提升人的主体性。为此,我们必须研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辩证理论,并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建构主体性与社会化相结合的人的发展模式。

第二,关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 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 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第66页)前面分析的“人的 依赖关系”,实际上根源于人对自然的依赖。因为人在最初阶段,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 自然性。当人还不认识强大的自然力,无法对其驾驭和开发时,人只能敬畏、崇拜自然 并将自然神化,只能“听天由命”,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依赖。因此,人在依赖自然状况 下的发展,同人在依赖人的状况下的发展一样,是缺乏主体性的,表现为一种受动、缓 慢的发展。

人的实践、创造特性,决定人既是自然的存在,又必定不断超越自然存在。随着生产 工具的发展,特别是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工业的兴起,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 强。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形成的“个人中心”、“个人自由”、个人享乐至上的价 值观以及“人类中心主义”倾向,驱使人无限度地和不顾后果地向自然界进行物质索取 和开发,人由人对自然的依赖走向了人对自然的任意宰制,由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走向 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破坏了自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自然生态,违背了自然本性 。人在显示科技水平、庆幸物质繁荣的同时,遭到了来自自然界对人的报复和惩罚。

人何以由自然统治的受动到对自然统治的冲动,从社会层面来看,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及其倡导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直接相关。从人的层面来看,反映了人在发展过程中的片面性和不成熟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一方面要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自己,超越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另一方面,人要从私有制和个人本位状态下解放出来,克服孤立个人的片面与偏狭,在实现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寻求人与自然关系 的和谐。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工业化发展起步较晚,人们对自然的开发还不充分,靠天吃饭的情况依然存在,许多人还处在对自然的依赖状态。因 此,提高人的科学技术水平,增强人的主体性,提高人认识和开发自然的能力,仍然是 我们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个任务不完成,人与自然的协调性只会停留在很低层面上。 同时,在我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如一些人物欲膨胀 ,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不顾后果地开发资源,不仅危及人的生命安全,而且破坏了生态 平衡。在我国,人与自然的这些矛盾与冲突,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既有共同根源,也 有不同特点。其共同根源是私有观念与以物为本的价值取向。其不同特点,一是我国科 学技术水平不高,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把握有限,许多矛盾和冲突是由盲目决策、无力 治理所导致,这与发达国家能利用高科技进行发展决策、环境监控和治理是有区别的。 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倡导统筹发展和共同富裕,反对和抑制个 人中心主义、享乐主义和小团体主义,因此能从宏观上调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 发展,不断抑制和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而资本主义国家在私有制为主导基础上的个人 主义价值取向,只会激发人们无限度地向自然界的物质索取,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与生态 破坏,并把这种索取向全球扩张,把污染与破坏向不发达国家扩散,致使人类与自然的 矛盾和冲突不断激化。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解决人与自然关系上的 区别。

五、坚持持续发展观

所谓持续发展观,是指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立足长远发展并坚持对自身不断超越的发展思想。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样,也存在着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持续发展与间断发展、缓慢发展与快速发展的状态。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激烈竞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信息传播的千变万化,以及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都要求每个人坚持持续发展,也为每个人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谋求发展过程中,人们由于受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驱使和局限,往往只重视个人和社会的眼前发展而忽视了长远发展,结果导致发展间断和缓慢,甚至发生倒退。为此,在社会与自然发展层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人来讲,也必须提出持续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是指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积极联系,各类发展既要满 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需要,又要不损害未来几代人的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把社 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考虑,不能把三者孤立起来甚至对立起来。在可持续 发展中,关键因素是人。人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所以,可持续发展,实际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经济、环境、 生态方面所出现的严重问题,决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上的问题,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价 值观问题、伦理道德问题,社会、自然的不平衡、不协调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不全面 、不协调发展的反映和表现。正因为如此,环境伦理、科技伦理以及信仰伦理才尖锐而 突出地提到了人们的面前。今天,如果不从思想上警醒,不从可持续发展上找到自身发 展的方位与路径,特别是找到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伦理支持,人们就会遇到生存环境危机 。因此,社会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必须实现全面、持续、长远发展。

在“人的依赖关系”处于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人处在等级对立与依附的关系之中,少数统治者压迫、剥削多数被统治者,致使被统治者连生存的物质条件都难以保证。同时,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往往在政治上压迫被统治者,限制其自由,在文化上采取愚民政策,压抑其才能的发展。因此,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在古代社会,少数统治者的发展是以牺牲多数人的发展为代价的,即多数人不可持续发展。在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处于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相对于古代人,有了持续发展的可能。但由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的存在,资本主宰一切,多数人的发展既是为了物,又要依赖物,物成为人发展的目的与手段。这样,人的发展就要受到物的限制。一方面,物作为人发展的目的,必定导致人陷于物,也就是人的物化。另一方面,物作为人发展的手段,也必定导致缺物者即雇佣劳动者的不持续发展,有物者即资本家可以谋求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为人的 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和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不持续发展的情况和倾向在我国一部分 人中仍然存在:一是用人上的裙带关系制约人的持续发展。用人上的裙带关系,主要表 现为亲缘、地缘、业缘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不是以德才标准用人,而是以熟悉、密切程 度用人。这种裙带关系在我国特别是选拔干部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它是我国古代人的 依赖关系的遗留,也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完善有关。二是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影 响人的持续发展。学术上的“近亲繁殖”,主要表现为直接的师承关系,这种关系类似 于用人上的裙带关系,也是以业缘上的熟悉和密切程度取人、用人的。这种关系具有明 显的封闭性与狭隘性。三是在市场体制的竞争中,许多人侧重物质价值取向而注重外在条件发展,忽视精神价值取向而缺乏内在人文精神,致使发展或动力不足而陷于迟缓, 或取向不当而遭受挫折;不少人专注于现实应用知识的学习和技术的训练,忽视经典名 著和系统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致使发展陷于眼前而后劲不足。这是人不可持续发展的主 要障碍,这种障碍既有市场的直接原因,也有西方价值取向的影响。对这一障碍不予正 视和克服,将难以涌现有广阔、深厚发展前景的人才。

标签:;  ;  ;  ;  ;  ;  ;  ;  ;  ;  ;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