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论文_冯章

人工挖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论文_冯章

内蒙古德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015000

摘要:人工挖孔桩技术已经在建筑工程中作为普遍的技术被应用,但是越是作为普遍的技术,越应该做好质量安全工作,这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问题,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应该加强对人工挖孔桩技术的重视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人工挖桩施工技术的特点及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希望能为有关建筑工程领域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技术;质量安全;建筑工程

1人工挖孔成桩施工技术的优点

(1)人工挖孔桩是不需要复杂的机械工具,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的动力。人工挖孔桩的优越性也是非常显著的,特别是大直径的灌注桩,人工挖空技术要比机械程控所应用的更为广泛,它适合于软质土壤的地基,对于丘陵山区,地表比较硬的地形也可以适用。直径灌注成孔可大体分为人工成孔以及机械成孔两大类。机械成孔需要很多大型的机器,这就需要大量的开资。人工挖孔的优势在于:施工作业的简单,噪声较小,对于周边的建筑影响较小:可按照具体的情况决定开挖桩孔的数量,作业的速度。人工挖空的优越性:高差大,狭窄,直观性特别强,孔口的废弃物能够彻底清除。(2)施工作业技术使用,呈现逐层递增作业方式进行,作业的工序非常简单,且噪音干扰相对较小。这种施工技术,在开展的过程中,主要锹和小镐为主,不但节省了大型设备的开资,逐为施工作业提供了方便。人工挖孔桩的作业技术,具有相对较大的能动性,同时可以在建筑场地小、施工空间小的地方顺利开展,而且不受条件的约束,能够同时进行施工作业,加快了施工的效率。(3)人工挖孔桩的承受力性能特别好。人工挖孔桩的挖掘直径大约在1~1.5m之间,有的甚至达到3m。一个桩的承载能力非常高,是由于挖孔桩直径比较大,它能够承受几万牛的横向的载荷能力,主要是得力于上部的结构承载能力才能得以实现的。人工挖孔桩钻入岩石也有一定的深度,所以对水平的荷载量也有着非常大的承受能力。同时具有向上力强,受力性能良好,沉降量较小,抗震效果显著等特点。

2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施工之前,首先要进行地质勘查,对工地的水文地质状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确定不同地点土地的不用性质以及厚度,根据勘察结果编写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以及护壁措施。与此同时还应将施工地点周围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除。最后还要对施工设施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确保其质量,并准备充足的人力与物力资源;根据工程设计与施工计划确定成孔的具体位置,向下挖1.5m左右的坑;对首节护壁进行浇筑时,应注意井圈的高度,比地面高0.5m即可,然后再进行对角拉线检查。

2.2人工挖孔要点。(1)开挖孔前要平整布置场地,清除地表松软土层和杂物,布置好控制线网,根据监理复核查过的位置采用十字交叉法确定桩孔位置。(2)在每一桩位开挖土方,一般先挖1m深左右,浇注混凝土井圈第一节护壁,使井圈高出地面20cm,且应加厚10cm,而后将桩位纵横中心线测放置井圈上,并测出井孔控制高程,以利于下部掘进的高程控制。(3)修筑钢筋混凝土井圈应保证护壁的配筋和混凝土浇注强度,上下节护壁的塔接长度不小于5cm,每节护壁在当日施工完毕后24h后拆除,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时,应及时补强以防止造成事故。该工程护壁混凝土强度为C20,厚度为0.15m。(4)进行第二阶段开挖时,先从井口用垂球吊线找出中心点,并在井孔底部打一短木桩,将桩中心投影到木桩顶上。

2.3孔内钢筋笼安装的要点。孔内的钢筋笼安装是在人工挖孔桩挖好之后,挖好孔桩应向上级汇报,有关部门派专门检查人员对挖好的孔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对安插的钢筋笼进行加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纵向的钢筋在孔内沿孔壁安装放好,再按照纵向的钢筋顺序将横向的钢筋焊接对齐,准确计量孔的直径以及安装在孔内纵向钢筋的直径,精确的按照数据焊接横向的钢筋,最后利用特制的钢筋进行钢筋位置的固定,防止钢筋在浇筑砼时发生移位。钢筋笼安装完成后还需要第二次向上级汇报,检察人员审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浇灌。最后是基础形态形成的阶段,沿着钢筋的结构向孔内浇灌筑砼,待筑砼形成固态,基础状态就已经形成了。在人工挖孔技术的作业过程中,必须要在每个步骤完成后都让有关部门进行认真审查,核查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个步骤,必须要保障基础形态的质量安全,并做好最后的验收记录。

2.4混凝土浇筑要点。混凝土浇筑要点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下料漏斗与钢管焊接起来,并与井口位置加以固定,然后再安装导管;其次是混凝土由之前安装的漏斗流入导管内然后引入孔底。值得注意的是,灌注的高度应保持在1.0m左右,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振捣方法。桩顶的混凝土应作抹平处理,以避免裂缝的出现。

2.5质量控制要点。砼集中搅拌,坍落度控制在4cm~8cm,砼下料采用串桶下料,并保证砼自由落下高度不大于2m,边浇灌边插实,桩顶下3m处开始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同一桩内砼一次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若因特殊原因必须留设施工缝时,须在砼周围插下短钢筋,以加强新老砼之间的结合力。砼浇筑过程中,注意防止地下水进入,不能有超过50mm深的积水层,超过50mm深积水需采用导管吸干,如渗水量过大,按水下砼操作规则施工,水下浇灌砼时,砼标号提高到C35级。

3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中注意的问题及安全控制

3.1人工挖孔桩技术的应用应注意的问题。虽然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该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第一,坍塌事故,也是人工挖孔桩技术施工时常发生的一项事故;第二,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不符合要求,没有对施工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第三,桩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格,进而导致桩孔内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以上都是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3.2人工挖孔桩作业安全。人工挖孔桩作业在建筑工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安全管理,相关的安全管理的是不允许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过去的各种人的挖桩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其重要原因是不健全的作业管理制度,相关管理制度没有配备专业的安全员。一场事故的发生必定有着其根本原因,要在已经发生的事故中吸取教训,吸取原因,总结不足,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新的事故的发生。在过去的人工挖孔桩事故中,要明白安全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如果要想把人工挖孔桩在建筑工程中高效的实施下去,就一定要重视人工挖孔桩的安全管理问题,一定要制定出周全的、完整的安全管理的制度,才能使作业顺利的开展下去,保证人工挖孔桩作业的安全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工挖孔桩是由施工人员人工在地上挖深深的孔,再将钢筋安插到孔中,是建筑工程中的一种基础形式。在施工过程当中,人员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同样施工的质量也要得到保障。因此,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应该加强对人工挖孔桩技术的重视和研究,要从建筑工程的多个角度出发,研究出更好的促进人工挖孔桩技术运用提高的方法和措施,进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大幅度发展。

参考文献

[1]分析建筑工程中人工挖孔桩技术的运用[J].鲁辉.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3)

[2]旋挖桩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与解决对策[J].林石.江西建材.2017(10)

[3]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离析事故加固设计与施工技术探析[J].马云峰.住宅与房地产.2017(09)

论文作者:冯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人工挖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论文_冯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