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农村建设工程特点及管理方法论文_温必君

441821198607210034

摘要:国家大力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起点,逐步将新农村建设全面铺开。新农村建设工程与传统园林、综合性园林有明显区别,具有鲜明的特点。传统的园林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在新农村建设工程管理上遇到一系列问题,由此,需要不断探索,创新项目管理方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施工管理;模块化

引言

2015年10月29日,十三五规划纲要《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出全面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宽带、公路、危房、饮水、照明、环卫、消防等设施改造,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它是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起点,逐步将新农村建设全面铺开。新农村建设与传统园林、综合性园林有明显的特点,对于新农村的施工管理也有其不同特点。

一、新农村建设工程特点

自2005年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期间出现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例如有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及精准扶贫的新农村建设工程。

1.1新农村建设与美丽乡村的区别

建设内容方面,新农村建设工程以基础建设为主,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都涉及产业发展。

建设规格方面,新农村建设工程每村100-150万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每村数千万甚至上亿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还包含了文化建设。

1.2新农村建设工程特点

勘测方面,农村土地勘测资料缺失,存在大量测量工作;村民土地观念方面,村民土地保护意识十分强烈,常因土地问题引起阻工。村民需要方面,每个村的投资额较低,但村民对建设需要大。沟通方面,承建方与村民、各级政府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信息不对称,各有方述求较难统一,需要大量的解释协调工作。

施工面积是上百或几百个自然村,施工面积广、范围大;单项工程小并且种类杂,造价难以控制,勘察和设计的周期长,设计体量小,内容多而杂,进度难以把控;施工技术应用低,协调难度大。施工班组多、人员分散、施工管理人员多,管理监督不到位。

二、新农村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探索

2.1管理思路创新

根据国家政策的指引,以市长思维,统筹规划进行项目管理。

新农村建设不是面子工程,投资不是盖房子,投资少就上牌子,只要面子过得去就没有问题。从《关于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要求:整治提升村容村貌,所有自然村基本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等环境任务,扭转脏乱差局面。

新农村建设不是大建、大刷,刚开始,在充分尊重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缺乏辨别能力,设计内容是否满足政策要求,是否满足美学需要。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基本原则中要求:1、注重保护、留住乡愁。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注重乡土味道,强化地域文件元素符号,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护乡情美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照搬城市公园模式,脱离乡村实际。提倡种菜、种树绿化,多使用乡土材料,多搞地方特色的建筑,真正把村庄整治得像农村,展现城市居民向往的乡土气息和乡村风貌,代替采用草皮、修剪灌木等城市的手法,不易村庄后期维护,减少水泥过度硬化、透水不足等问题。从专业、系统的角度规划建设,减少过于听从村民诉求,诉求无底线的情况。

2.2管理方法创新

传统园林工程设计模式如下:

新农村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相对产生几点问题:由于农村测绘工作量大,千万工作周期长;项目面对的主体较多(区县、镇、村),造成对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格的需求难以统一;村庄数量庞大,造成重复工作量多,效率较低;因建设用地的不确定性,造成方案落地性不强;项目设计为限额设计,造成设计前端对造价把控困难。

2.3模块化流程

2.4模块化内容

实地踏勘:了解村庄实际情况,收集文化元素、人文传统;

方案设计:结合当地传统文化,根据考核要求与村庄实际需求,确定村庄建设风格与意向,以图库为支撑编制设计方案;

方案汇报:就建设意向与建设风格向各级单位汇报;

施工图设计:以图库模块与造价模块为支撑,对工程实现总价控制,根据设计方案形成施工图;

工程施工:按照设计施工图进行施工;

2.5模块化要点

设计前端总价控制:确定上限,确定建设内容,确定工程量预估实现总价前端把控;

施工过程总价控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调整设计内容落地形式,结合对图库与标准清单奕的使用,实现在施工过程中对总价的精准控制。

2.6模块化优点

根据当地文化元素设计多种风格及不同体量的意向图,并根据意向图绘制相对的施工图并测算出单价造价。

以图库为支撑形成工程清单,清单以规格、意向图、工程量及综合单价的形式呈现,根据考核要求与村民实际需求从工程清单中确定建设内容。通过综合单价,让造价估算变成简单的计算,实现造价简单可控。

三、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1.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重大意义

新农村建设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决不能忽视农民群众的利益,因为农村人口仍然在我国人口中占有重要比重,我们必须让他们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

2.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无数经验表明,处理好工农城乡发展的关系,是经济社会得到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如果一个国家农村经济建设长期落后,会导致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我们要把农村的发展建设纳入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使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时协调发展。

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我们的建设工作应将重点放在农村,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些农村地区面貌变化却不大,农民还存在看病难、上学难等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提出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让这种状况得到彻底改善,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4.能够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通过对农村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使亿万农民成为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调动他们购买的积极性,使他们转变为现实消费群体,推动全社会消费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5.帮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农村是我们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国家已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让生活更美丽要求。同时,中共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道路,未来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会越来越多。新农村项目具有鲜明的特别,因此,对新农村工程建设管理,需要不断创新思维,探索新的管理办法,解决管理方法水土不服问题,同时,促进工程管理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再到简约科学管理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清杰.加强土地管理,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2012

[2] 曾建玮.略论发达国家农村建设的政策与措施.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农经所.2014

论文作者:温必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  ;  ;  ;  ;  ;  ;  ;  

探索新农村建设工程特点及管理方法论文_温必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