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成本法的经济价值论基础研究论文_安娜

资产评估成本法的经济价值论基础研究论文_安娜

河南中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资产评估是对资产价值的评定与估算,而成本法是资产评估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本文分别从成本法的经济学基础、重置成本的经济学分析、贬值的经济学分析三个维度来研究其经济价值理论基础,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以期能抛砖引玉。

关键字:资产评估、成本法、经济价值论 重置成本

资产评估在我国的兴起是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来源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的资产评估理论探索与实务几乎是同步启动,在评估实务迅速发展的同时,与之相关资产评估理论的研究则显得滞后。资产评估的理论实际上是经济学理论在资产评估领域上的应用,目前,产业界和学术界对其理论基础研究较少。

资产评估的方法有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这三种基本方法都得到世界范围评估业的普遍认可,评估方法都是由这三种基本方法衍生变形而来的。本文对应用最为广泛的成本法分别从成本法的经济学基础、重置成本的经济学分析、贬值的经济学分析三个维度来研究其经济价值方面的理论基础,期望能理论结合实际,更好地指导各领域的资产评估工作。

一、成本法的经济学基础

资产评估的本质无疑是它的市场性,市场性贯穿于资产评估工作的全过程。资产评估是运用科学方法对资产在一定时点的潜在价格进行客观估算的过程, 是一种将资产加以市场化的行为。

资产评估中的成本法是以生产费用价值论作为其理论基础,即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其构建时的成本。成本法是从资产成本费用角度来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为重置与被评估资产相同或类似的全新资产所付出的代价,应减去被评估资产各项损耗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基本评估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估测被评估资产业已存在的各种贬损因素,并从其重置成本中予以扣除,最后才得到被评估资产价值。一般地,成本法的评估公式可以表现为如下形式:

资产的评估价值=资产的重置成本-资产的各种贬值

通过成本法的定义和公式可知,如果被评估对象是非全新的资产时,资产的评估价值就是资产的重置成本与各种贬值之差,而如果被评估对象是全新的资产时,资产的评估价值就是资产的重置成本。一般地,资产的评估价值都是通过资产的重置成本获取的。

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可以分析出资产评估中成本法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大因素。其中,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商品使用价值是由商品实体自然属性决定。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出发,资产的价值可以通过资产的重置成本获得,可以认为成本法的经济学基础就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二、重置成本的经济学分析

成本途径的基本思路是重置原则,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个谨慎的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某项资产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为重新购建相同效用的资产的现行成本。通常情况下,购建的资产并非全新,在投资对象全新购建成本的基础上扣除各种贬损后,就是投资者所愿支付的价格。从该实现途径出发,形成了成本法,亦称重置成本法。

资产的重置成本就是资产的现行再取得成本。一般地,重置成本又分为更新重置成本和复原重置成本两种。其中,更新重置成本是指采用制造标准、新型设计、规格和技术或新型材料、先进建筑等,以现行价格水平购建与评估对象具有相同功能的全新资产所需的费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复原重置成本是指采用与被评估对象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技术及规格等,以现时价格水平重新评估与购建相同的全新资产所发生费用。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观点表明: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时间是指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由于各个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技术条件、劳动强度和劳动熟练程度不同,他们生产同一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各不相同。这种个性化的个别劳动时间不能成为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能力条件下,制造某种使用功能或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一般地,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利润和成本价格是商品价值量的两个组成部分,因此,商品的成本价格和商品的利润也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成本价格是社会必要的成本价格,而商品的利润必须是行业的合理利润,市场性是资产评估的本质属性。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商品合理利润的表现形式也是各不相同的。一方面,在垄断市场,垄断企业都可以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长期获得垄断高额利润。一般地,垄断组织向非垄断组织和其它消费者出售商品时,就采用了抬高的价格出售。与之相反,垄断企业在向非垄断组织或其它生产者采购原料等生产资料时,则采用了较低的价格购买。垄断企业在按垄断高价出售商品后获得的收益减去商品生产成本,计算的差额就是垄断高额利润。所以垄断企业所得的利润率经常高于一般企业所得的利润率,合理利润表现为垄断高额利润;另一方面,在自由竞争市场,行业内部和行业之间的竞争使得各部门只能获得平均利润,虽然会有个别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仅是个案,不是普通现象,也不符合合理利润的内涵。因此,在自由竞争市场,合理利润表现为平均利润。

三、贬值的经济学分析

在资产评估成本法中,一旦完成重置成本之后,需要估测被评估资产业已存在的各种贬损因素,需要从其重置成本中予以扣除而得到被评估资产价值,这种阶段称为贬值阶段。

贬值又称为损耗,是指被评估资产与市场上同类新资产相比较存在的缺陷和不利因素。成本法中的贬值分为三类: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以及实体性贬值。资产的功能性贬值是指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资产功能相对落后,进而造成的资产价值的损失。资产的经济性贬值是指由于外部经济形势变化引起资产闲置和收益下降等造成的资产价值损失。实体性行贬值又称为有形损耗,是指资产由于不可抗拒因素以及频繁使用而导致资产的物理形式的损耗,由于这种损耗而导致资产价值贬值。

马克思在资本周转理论中关于固定资本周转的阐述,为实体性贬值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所谓的固定资本,是指在物质形态上参加生产过程,而其价值却在多次生产过程中被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固定资本是以厂房、机器设备等物理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它在物质形态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中,而它的价值却随着机器、设备、厂房等的损耗,逐渐转移到所生产的新产品中去,并随着新产品的销售逐次收回。因此,成本法中,贬值强调的是资产的实际损耗,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资产的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

四、小结

目前,在资产评估实务迅速发展的今天,与之相关的资产评估理论的研究则显得有些滞后。只有准确地界定资产评估结果的本质和内涵,了解其经济学基础,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更好地利用成本评估方法,让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从成本法的经济学基础、重置成本的经济学分析、贬值的经济学分析三个维度来研究其经济价值理论基础,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以期能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 张静.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运用与选择[J].科技 金融,2011(2).

[2] 李涛,张晓宇,张晓晓. 资产评估学科性质研究[J]. 商业会计,2015,15:83-85.

[3]蒋莎莎. 资产评估方法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应用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3.

[4] 李艳. 关于价值、价格和资产评估值的分析[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5,06:38-40.

论文作者:安娜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0

标签:;  ;  ;  ;  ;  ;  ;  ;  

资产评估成本法的经济价值论基础研究论文_安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