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人口教育研究_新疆生活论文

新疆维吾尔女性人口教育状况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维吾尔论文,新疆论文,人口论文,状况论文,女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9X(2003)04-0040-05

维吾尔族是新疆境内人口最多的民族。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新疆维吾尔族人口为834.5622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45.21%。维吾尔族女性人口为410.1976万人,占新疆维吾尔族人口的49.15%,占全疆女性人口的46.05%。本文着重对维吾尔族女性人口的文化教育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并就如何发展维吾尔族女性文化教育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有助于提高维吾尔族女性文化素质,乃至提高维吾尔族人口的整体素质,促进全疆各民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

一、维吾尔族女性受教育状况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在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的同时,新疆维吾尔族女性的地位也有了一个空前的飞跃。从受教育状况即可看出,维吾尔族女性人口受教育的比例不断上升。但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维吾尔族女性的受教育程度虽然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但与维吾尔族男性相比,水平仍很低下。

1.高等教育状况

很多专家学者预言,未来社会女性高学历化将成为社会进步的象征。女性的受教育比例还会不断上升,受教育比例将与男性持平。近两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随着年份的增长,维吾尔族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男女间的高等教育率差距也开始缩小(见表1)。如:1990年维吾尔族男性本科及以上的比例比女性高0.32个百分点,到2000年这一差距缩小到0.14个百分点。大专比例从1990年的0.33个百分点缩小到2000年的0.10个百分点。但与全疆平均水平相比维吾尔族女性高等教育程度的上升速度比较慢,男女间高等教育差距缩小状况仍不太明显。如:1990年新疆本科以上的女性人口比重是0.68%,到2000年上升到1.26%,上升了0.56个百分点,而维吾尔族本科以上的女性比重从1990年的0.53%上升到2000年的0.89%,仅上升0.36个百分点,比全疆平均水平低0.22个百分点。表1还能显示维吾尔族女性所受较高层次的教育集中在高中及中专水平上,表明维吾尔族女性高等教育状况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表1 维吾尔族人口男性与女性高等教育状况对照表(%)

资料来源: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M].新疆人口普查办公室。

2.初等教育状况

解放前由于维吾尔族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落后,许多农村除有少量的经文学校外,几乎没有学校教育。可以说,新疆维吾尔族教育事业基本上是在解放后才发展起来的。

在民族教育发展的同时,新疆维吾尔族女性初等教育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表2反映了1990年和2000年维吾尔族女性人口初等教育的状况,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人口初中比重从1990年的18.17%上升到2000年的23.37%,上升了5.2个百分点,而小学比重有所下降,即从1990年的72.67%下降到2000年的54.11%,下降了18.56个百分点,这是维吾尔族女性初等教育程度年年提高的表现。但是与全疆平均水平相比维吾尔族一半以上的女性人口还处在小学文化程度上,表明了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人口的文化层次还是很低,需继续提高与发展。

表2 维吾尔族人口男性与女性初等教育状况对照表(%)

年份 初中

 小学

 男女

 男女

1990年全疆

 31.29 28.1150.9154.45

维吾尔族

20.59 18.1769.0472.67

2000年全疆 32.54 27.8140.5042.85

维吾尔族25.74 23.3752.2954.11

资料来源:同表1

3.学前教育状况

在历史上新疆作为一个边远落后地区,早期的维吾尔族教育主要是家庭和社会教育,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师。维吾尔族儿童通过家庭和社会获取有关的社会、生活知识以及各种道德规范。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国内外学校教育的影响,维吾尔族学校教育也开始有所发展,但是学前教育仍处于空白状态。1949年新疆成立了第一所少数民族幼稚园(乌鲁木齐红旗幼儿园的前身),是只有十几个幼儿的一个混合班。尽管1965年学前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又遭到严重的破坏。1980年少数民族在园儿童仅占全部入园儿童的13.71%,而新疆的学前教育整体水平也相当低,绝大多数维吾尔幼儿未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近20年来,维吾尔族学前班教育也有所发展,但速度较慢,据1998年新疆统计年鉴和1998年教育统计资料,阿克苏、喀什、吐鲁番三地区的维吾尔族儿童入园比例分别为3.85%、5.19%、0.67%,而三个地区的维吾尔族人口占全疆维吾尔族人口总数的58.8%。新疆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数目和入园幼儿数目则更为低下。这是因为新疆的经济相对落后,一方面,建设幼儿园需较大的物质投入,使得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尤其是农牧区无法建立足够的、合格的幼儿园。另一方面,边远农村地区维吾尔族女性的文化素质较低,她们还没有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第三,由于学前教育阶段不属义务教育,入学费用较高,而新疆50%以上的维吾尔族母亲从事农务和家务,使得经济条件较差的群众,尤其是边远地区农村的群众难以承受。因此,幼儿们的学前生活跟母亲一起在家庭和田地里度过。

4.文盲状况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维吾尔族男性人口文盲率为11.22%,女性人口中文盲率为12.15%,高于男性0.93个百分点,与全疆女性文盲率10.91%的水平相比也高出1.24个百分点(见表3)。

表3 新疆维吾尔族人口文盲率的性别与地区差异(%)

资料来源:同表1

从表3可看出,尽管维吾尔族人口的文盲率逐年下降,但文盲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城乡之间,男女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女性高于男性。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农村的维吾尔族女性文盲率为城市的两倍左右。农村的女性文盲率比男性高1.01个百分点,城市高0.57个百分点。目前在农村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供养一个孩子的付出相对收入来讲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因此,如果一个家庭有儿有女的话,首先是男孩上学,其次才能轮到女孩子。全社会普遍存在的女性求职性别歧视,也一定程度地影响着农村家长把女儿送学校的积极性。新疆维吾尔族文盲率居高不下,主要是因农村的高文盲率所致,而农村的高文盲率则主要是由女性的高文盲率所致。因此,要在维吾尔族中降低文盲率,首先得降低农村女性的文盲率。

二、维吾尔族女性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1.学前教育问题

维吾尔族在男女性别上,虽然偏好于男孩,但对女孩也不歧视。不歧视女孩是受伊斯兰教影响,维吾尔族中每出生一个孩子,无论是男是女,都认为是命中注定的,是胡达安排的,有男有女是最理想的生育模式,没有男孩或没有女孩都是生活中的一件遗憾事。但是,在对孩子的培养过程中,却表现出男女的差别,首先,教育目标不同。例如在玩具的选择上,目前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年轻父母给男孩子买枪,买飞机,买车船等机械玩具,鼓励他们从小就有远大志向,鼓励他们向外闯,从小就培养他们的男子汉意识。对于女孩子所买的玩具不外是洋娃娃、炊具。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将男女的差别灌输给了他们。如果一个男孩子总爱玩娃娃,做父母的就要担心孩子长大后是否很懦弱,性格是否会像女孩子一样,总要想方设法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认为对的方面,如果一个女孩子爱玩枪玩炮,做父母的更总是担心,孩子大后是否会太男性化,长大了是否会嫁不出去,力争使自己的女儿做一个贤淑端庄的女孩子。尽管父母不是有意识的用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衡量男孩该是什么样,女孩该是什么样,但他们在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传统对女孩的要求。其次,父母对于男孩女孩的教育方式也不同。鼓励男孩子向外闯,而要求女孩子温柔娴静,这种教育方式又将男女的差别拉大,男孩子趋动,总是跃跃欲试,向往外面纷繁的世界,而女孩子趋静,总是躲在护翼之下,充当父母的“小皮袄”的角色。再次,对于男孩女孩的教育内容也不同,男孩子所做的游戏大部分是战争游戏,女孩子的主要游戏方式是“过家家”,成立个家庭,生儿育女,给布娃娃洗衣服、做饭。在一些贫困地区,女孩子很早就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这种在儿时的分工已经为他们的将来奠定了基础,并影响他们的一生。

2.中小学教育问题

新疆维吾尔族人口中在小学受教育过程中,由于传统意识、社会经济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男女在受教育的机会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而且这种教育呈延续性,一直影响到以后的教育。

(1)传统意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补充规定》确定的新疆少数民族法定最低结婚年龄的“男满20周岁,女满18周岁”,低于法定结婚年龄成婚可称早婚。根据有关资料,南疆地区早婚早育仍然存在。早婚是宗教文化直接影响的结果。维吾尔族早婚习俗主要是在农村,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文化落后,与外界交往少的封闭、半封闭地区。

早婚的陋习使身心均未发育成熟的维吾尔族女孩子过早地为人妻,为人母,影响到她们的一生及其子女。早婚早育已成为制约维吾尔族女性接受教育与发展的一大障碍。

(2)社会经济因素

首先在农村,不少地方仍维持着传统的粗放型的农业、手工生产方式,加之于父母文化水平偏低,许多家长又是文盲或半文盲,不大关心子女学习是一种普遍现象。农村中女童辍学现象严重,中学升学率在南疆维吾尔族农村中仍然很低,与男性相比通过学习走出农门的维吾尔族女性是极少数。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维吾尔族未工作人口当中近一半女性从事家务劳动,其余的在校学习和待业。2000年农村15岁以上的从事家务的维吾尔族女性人口有22057人,占农村未工作人口的46.88%,比男性的9.74%的水平相比高出37.14个百分点,将近5倍。这是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永远干不完的家务劳动的维吾尔族女性还大量存在的反映。在农村念完书后还要回到农村的人口也占一定的比重,她们回到农村仍然从事的是简单的手工劳动或者是家务劳动,同没有文化知识的人的劳动方式没有多大的差别,也看不出受教育与不接受教育的差别。

其次是目前对待女性教育这个问题上社会、政府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提高女性地位,提高女性教育水平。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总是事与愿违,不少单位在接受大学毕业生时,对性别的选择表现出差异,对女性增加了许多苛刻条件,极大地伤害了女性的自尊,也影响了女性的求学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父母也很少主张女儿去念书,对于女儿的学习要求就更加忽视了。传统型的劳动方式只能满足自给自足甚至是自给自不足的生活,使得农民不舍得拿出钱来供女儿去读书。他们的子女不管有多么强的求学欲望,也只能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辍学务农、操劳家务,他们的希望就这样一点点被磨灭了,而首先受到冲击的当然是那些女童。

再次,目前社会很多维吾尔族女孩子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进入城市或成为“小保姆”,或者在城市从事各种行业的工作。新的读书无用论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很多在外经商或做“小保姆”的女孩子从城里回家后,给家乡的同伴带去了不少城里的信息,而在她们传播这些信息时为城市的浮华生活又涂上了一层迷人的色彩,她们已经厌烦了农村单调枯燥的生活,向往城市的五彩缤纷的天地。因而,城市的“小保姆”生活变得比读书更为诱人。今天的女童就是明天的母亲,母亲是家庭中子女的第一位教师,她的一举一动都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今天女童的教育,就是为了明天使母亲更好地教育子女,挽救失学儿童,不仅仅是为了使今天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也是为了本民族的、新疆的、祖国的明天。

三、维吾尔族女性继续教育与存在的问题

女性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具有一定基本知识的妇女更新或提高原来已有的文化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工作熟练程度,提高工作技能的教育。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维吾尔族女性走向社会,其中包括许多农村女性,各种学校的毕业生,还有为适合自己的特长更换职业者,她们的教育水平低,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或需要更新原有的知识。目前,新疆维吾尔族知识女性中继续教育的意识已日益增强。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新疆维吾尔族女性接受继续教育的状况,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如:新疆教育学院来自南疆各地的维吾尔族女生占少数民族女生总数的比例,自1995年至1998年的各年度分别为28.3%、30.32%、40.88%、42.59%,并逐年递增,充分地反映了新疆维吾尔族女性继续教育逐渐进步发展的大趋势。从中也可见到新疆维吾尔族女性已经意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注意在工作中继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但是新疆维吾尔族女性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更新原有的专业技术知识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1.维吾尔族女性的生活负担问题。与男性相比,维吾尔族女性所承担的任务较繁重,在工作上要做到与男子相同,在家庭要承担生儿育女、洗衣做饭的担子。农村维吾尔族妇女的负担更重。要解决维吾尔族的受教育问题,首先要解决女性的生活负担问题。

2.女性的继续教育很大程度要靠社会来完成,从而需要社会能提供大量的专业学校,而目前的专业学校种类还不多,特别是在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女性职业技术教育还不够,女性继续教育的机会很少。据有关调查资料,1998年和田地区洛浦县参加过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的女生只占被访者的35.8%,多数被访女性没有机会参加培训学习,有48.4%的被访者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参加继续学习。因此,在新疆各地要加强针对性的职业学校和专科学校,建设为广大求学妇女提供优越条件。

四、发展维吾尔族女性教育的几点建议

基于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人口的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最后提出几个建议:

1.女子教育必须进一步发展,不仅要大力实现女童的初等教育,而且应努力发展中等以上层次的女子教育。初等教育是最起码的基础,但仅满足于此,是完全不够的。中等以上层次的女性教育是本民族与新疆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应尽快解决广大农村地区妇女干部、女教师、妇女科技致富带头人奇缺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

2.提高维吾尔族女性教育素质要以文化教育为主。维吾尔族家庭传统教育是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伦理道德,生活常识和宗教文化的教育,直到现在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功能中,仍然以品德伦理道德教育为主,文化教育比重并不大。笔者认为要提高维吾尔族女性教育素质应该在把文化教育为主的条件下以传统教育相配合,其发展效果会更为显著。

3.对贫困地区来说中等女子教育必须注重相关性,即办学要针对女性生活实际,并且努力为其走向社会生活做好有效的准备,不应办狭隘的职业训练,更不能忽视那些不能升学而回乡的女生。

4.提高维吾尔族女性素质教育应当多元化,不必非要维吾尔单一民族班或办校。对于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这样比较能充分发挥师资和经费等资源的效益。这也有助于新疆各民族间更好地了解和共处。

5.在教育的性别问题上,笔者并不主张消除性别差异的教育,而是要提倡一种以人为中心,建立在社会性别公平理念上的教育。在这里以人为中心与社会性别公平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强调以人为中心,女童作为独立人所具有的基本权利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和尊重,同样,提倡社会性别公平,才能使社会更加关注处境不利的女童的教育需求和状况,才有可能打破传统教育过程中的性别刻板模式。女童教育的内容可以更丰富,形式可以更多样——女性生活的特点,女性的特殊要求及条件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并在教育中发挥作用。

[收稿日期]2002-12-16

标签:;  ;  ;  ;  ;  

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人口教育研究_新疆生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