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理论逻辑论文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理论逻辑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理论逻辑

程洪宝,杜旭宇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摘 要: 习近平强军思想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新时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现实问题的系统思路。作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系统思路,理论由立论基础、中心课题、逻辑展开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从理论逻辑角度分析,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立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解决的中心课题是如何在新时代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和世界一流军队,其逻辑展开是对这一中心课题的系统回答。

关键词: 习近平强军思想;立论基础;中心课题;逻辑展开

通俗地理解,理论即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系统思路。根据理论生成的逻辑,它内在地包含三个构成要素:一是立论基础,即理论存在的前提条件;二是理论主题,即理论所要解决的中心课题;三是逻辑展开,即理论对中心课题做出的系统回答。从理论构成的三个要素出发分析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理论逻辑,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完整地把握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理论体系。

一、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立论基础

一种理论之所以是这种理论,根本原因在于产生这种理论的社会历史条件具有特殊性。对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做出正确的描述和判断,即为理论的立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绝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1],而是“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1]。准确描述和判断“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就是正确描述和判断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基本依据。”[2]因此,准确描述和判断“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即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立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开始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正确判断,是当前中国进行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首要前提。其重大意义在于:提供了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总依据,保证习近平强军思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二、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中心课题

理论在准确描述和判断“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后,需要明确确立其所要回答的中心课题,也就是理论主题,这一环节是理论形成完备形态的关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深刻思考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如制定什么样的军事战略方针,形成什么样的人民军队政治生态,如何深化军队体制改革以实现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如何进行练兵备战、有力体现人民军队的功能和作用。这一系列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在新时代如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和世界一流军队这一历史性课题。习近平强军思想所涉及的一切问题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课题而展开。这一课题之所以能够成为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中心课题,在于:

(一)从历史逻辑看,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和世界一流军队是我们党领导军队建设的主题

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是我们党的不懈追求。在中共一大上,我们党明确提出:要“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3]。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又明确提出:进行“革命战争,必须要创造新的革命军队”[4],就是要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在古田会议决议中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5]在与张国焘分裂行为的斗争中,我们党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6]。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人民军队逐步发展壮大,毛泽东明确指出,“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6],“有计划地走向正规化完全必需,走迟了就要犯错误”[7]。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加快现代化正规化建设。1951年,中央军委号召全军“为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而奋斗”[8]。1954年又提出“建设世界上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9]的总方针总任务。改革开放后,人民军队建设重新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1981年9月,邓小平同志重新确立人民军队“三化”建设总目标,号召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而奋斗。20世纪90年代初,江泽民全面启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以及“打得赢、不变质”两大历史性课题,确立了军队建设总目标和具体标准。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提出,要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梦牵引强军梦。习近平高瞻远瞩地提出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深刻体现了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军队全面建设思想,与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建军治军指导思想一脉相承,符合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历史逻辑。

(二)从理论逻辑看,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和世界一流军队是体现我军性质和本质的实践载体

进入新时代,我军建设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使命任务、组织形态等也随之改变。一方面,我国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强起来的过程中日益在国际舞台发挥主导作用,随着我国国家利益不断向外拓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将会打破原来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老牌强国的矛盾和冲突更加突出,特别是某些国家由于自身衰落、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差异等原因,不断制造障碍遏制、阻挠中国的崛起,甚至以军事相威胁。与此同时,多元社会思潮和消极腐败现象也使广大官兵面临各种诱惑和考验。另一方面,各军事大国纷纷加快军事变革,通过武器装备智能化、控制指挥信息化等实现由机械化作战向信息化作战的转变,进而抢占军事战略制高点,确立国际军事竞争新优势。

人民军队的性质决定了人民军队的本质。我们党认为,“一个军队是一个阶级的工具,资产阶级的军队是资产阶级的工具”[14],而人民军队是中国共产党缔造的无产阶级的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15],是工人、农民“自己的武力,是土地革命的保卫者”[14],“以帮助工人、农民及一切被压迫阶级得到解放为宗旨”[14],“不仅要完成中国工农民主革命的任务,同时还要成为创造并保卫社会主义的中坚”[14]。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本质都决定了其必须无条件地听党指挥,这是我军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民军队作为党和人民为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在实现和保卫自身利益过程中更具战斗精神和牺牲精神,能打胜仗是对人民军队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核心内容;人民军队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一定是作风优良的军队,这是体现人民军队性质和本质的基本要求。

(三)从现实逻辑看,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和世界一流军队是对我军现状做出准确判断后得出的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工人党必须尽量有组织地、尽量一致地和尽量独立地行动起来,才不会再像1848年那样受资产阶级利用和做资产阶级的尾巴。”[10]列宁也指出:“军队不可能而且也不应当保持中立。使军队不问政治,这是资产阶级和沙皇政府的伪善的奴仆们的口号。”[11]我们党在创建自己的军队伊始就宣布:“取消一切军阀性的军队,造成真正的人民的军队。”[12]所以这支队伍一开始就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邓小平指出:“我确信,我们的军队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性质。这个性质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13]“党的军队”回答了我军归谁领导、听谁指挥的问题,明确了人民军队是党绝对领导并直接指挥的军事力量;“人民的军队”回答了我军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问题,明确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根本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回答了我军履行什么职能、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明确了人民军队承担维护社会主义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根本职能。

由此可见,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进程中面临前所未有的阻力、挑战甚至危机,无论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主义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还是打赢西方敌对势力发起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或者有硝烟的战争,都需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和世界一流军队做支撑。

三、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逻辑展开

理论作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完整思路,在对其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做出科学描述和判断并确立了鲜明的中心课题之后,接着就要结合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实际,围绕中心课题形成一整套紧密联系又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成果。对于习近平强军思想来讲,它立足于对中国国情做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围绕回答在这样一个新时代如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和世界一流军队这一中心课题,形成了一套新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根本道路: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对中心课题的解答需要找到正确的道路,没有正确的道路,宏伟的目标就不能实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是从党领导人民军队90年奋斗的光辉历史中凝结而成的,是在党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中干出来的,尤其鲜明地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就是,始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聚焦备战打仗,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中国特色强军之路集中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鲜活经验,为加快实现强军目标和世界一流军队规划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四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15],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引领和法治保障。习近平指出,“国家要依法治国,军队要依法治军”[15]。坚持依法治军就要着眼于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坚持官兵主体地位,坚持依法与从严相统一,强化全军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按照法治要求转变治军方式,不断完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健全军事法制工作体制,深化军事司法体制改革,完善纪检监察和审计体制机制,完善军事法律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建立军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执法制度,健全执法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综上所述,长株潭创客空间仍处于自发发展阶段,优化布局和资源共享的局面远未形成,一方面,创客空间与本地重点产业对接不足,主业特色欠缺,未能有效发挥支撑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驱动作用;另一方面,三座城市创新资源分布不仅不平衡,而且不平衡状况在加大,增加了劣势城市创客空间取得和使用创新资源的交易成本。上述局面从根本上导致了同质化竞争、资源使用低效、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

(二)基本思路: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在吉本斯之后,华盛顿大学教授伊莱亚斯·卡拉扬尼斯,又提出了知识生产的“模式三”。这种模式以多层次、多形态、多节点和多边界为特征,并以联合演进、联合专属化和共同竞合为逻辑运作机理,多维协同创新系统,着重点在知识创新。

那么,水杨桃作砧嫁接猕猴桃,究竟行不行,这是很多果农关心的问题。针对此,我们汇集了目前已经掌握的信息,供大家参考。

在中国历史档案馆中有资料记载,在雍正四年,宫中就先后23次赏出珐琅彩瓷二百余件。这种被称为“官窑中的官窑”的彩绘瓷器,被作为天恩赏赐于臣子。它们装饰着封建思想意识渗透的纹样,皇权思想就更为明显。于臣子而言,这是恩赐,也是威严,隐含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皇权属性,它们简直成了皇帝的替身,我们可以想见这些瓷器所被赋予的空间张力有多么惊人。

一是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政治建军是我军的立军之本”[15],它规定世界一流军队的方向,决定世界一流军队的性质。坚持政治建军就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部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15]

二是深入推进改革强军。改革强军是必由之路,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动力来源,决定世界一流军队建设的进程。坚持改革强军就要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的要求及我军建设现状,全面推进与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的国防和军队改革,“从不切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15],深入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牢牢把握改革的根本政治原则,牢牢把握能打仗、打胜仗这个聚焦点,积极稳妥地推动武器装备现代化、军事人才现代化和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全面协调发展。

三是深入推进科技兴军。科技兴军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核心驱动,是不断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内生力量。习近平指出:“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15]所以,“靠改革创新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是决定我军前途命运的一个关键”[15]。坚持科技兴军就要以作战需求为根本牵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从主要依靠数量规模转向创新驱动,提高技术认知力,推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加快我军建设向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15],“推动科技兴军,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5]。所以,要围绕世界一流军队建设目标和军事创新方向,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体制机制,造就一批宏大的世界水平的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队伍。

马来西亚标准部在马来西亚经济改革计划的支持下,启动了标准化工作战略改革行动计划(SRI-CSL),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安全、可靠、高效、一致、可持续使用的标准产品与服务,帮助国内外相关行业和组织提高其产品与服务的工作效益和竞争地位。

高情度日非无事,自是高情不觉喧。海气暗蒸莲叶沼,山光晴逗苇花村。吟时胜概题诗板,静处繁华付酒尊。闲伴白云收桂子,每寻流水劚桐孙。犹凭律吕传心曲,岂虑星霜到鬓根。多少清风归此地,十年虚打五侯门。

(三)基本机制:练兵备战

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和世界一流军队,就必须坚持向能打胜仗聚焦,牢牢抓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把练兵备战作为贯彻战斗力标准、增强军队打赢本领的基本机制。“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15]。练兵备战就是体现这一要求的磨刀石和淬火炉,是和平时期提升战斗力、确保能打胜仗的基本实践活动,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保证。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的基本实践活动,加强练兵备战就要牢固树立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坚持军事斗争准备龙头地位不动摇”[15],加强战略运筹,将备战与止战、震慑与实战、和平时期与战争行动军事力量运用的整体运筹,推动军事战略创新发展;要根据使命任务,加强形势研判,做到一场战争多种预案、一种行动多手准备,在加强推演和实战化演练中检验方案预案,以提高军事斗争的针对性实效性。军事训练实质上就是未来战争的预演,“提高部队战斗力,军事训练是基本途径”[15]。加强练兵备战就要把实战化军事训练摆在军队建设的突出位置,以作战的方式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使部队练就过硬的打赢本领。

(四)基本路径:“五个更加注重”

二是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创新驱动为强军兴军提供新型动力。当今世界军事革命加速推进,许多国家将创新驱动作为取得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这也使军事领域的创新和竞争日益激烈。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就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创新,形成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独特性的军事理论体系;就要高度重视战略前沿技术发展,积极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主动,下大力气抓好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前沿科技创新;就要下大力气抓好科学管理,降低军队建设成本,提高军事体系的运行效率;就要下大力气抓人才集聚,加紧集聚大批高端人才,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就要下大力气抓实践创新,激发官兵锐意创新的勇气,激励官兵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就要下大力气抓协同创新,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一是更加注重聚焦实战。聚焦实战为强军兴军催生战斗力。部队实战化水平直接决定着其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胜仗,这也决定了全军要始终坚持战斗力标准,把全部心思聚焦于打仗,使各项工作用劲于打仗。更加注重聚焦实战就要打牢战斗队思想,使战斗队意识在官兵头脑中深深扎根,坚决纠正同实战要求不符的一切思想和行为;要从实战需要出发,把作战需求搞准搞透,以需求牵引实战规划,从难从严训练部队。

习近平深刻分析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和世界一流军队这一中心课题,根据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精准谋划,为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提出了基本思路。

按照强军兴军的基本思路,遵从强军兴军的基本机制,习近平提出了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和世界一流军队的基本路径。

三是更加注重体系建设。体系建设为强军兴军聚合总体效应。新时代面临的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拼的是体系,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作战体系的贡献率是提高军队体系作战能力的关键。所以,更加注重体系建设就要牢固确立信息主导、体系建设思想,用体系对抗的理念研究战争,按照一体化联合作战形式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要素、作战单元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构建新时代能够提高新质战斗力、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军事力量体系。要推动部队信息化建设,“加大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力度,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和后勤、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15]

四是更加注重集约高效。集约高效为强军兴军提高效率效能。在新时代,军队组织体系日益完备,科技含量更加突出,专业分工更加精细,人才资源更加重要,要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集约高效就要加快推进以效率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完善以精准精细为导向的管理体系,构建新型军事管理体制,做到精准谋划、精细规划、精准部署、精细落实、精准检验、精细反馈,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精准度和高效率。

五是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军民融合为强军兴军扩展发展土壤。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时期,统筹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要求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就要强化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与军队战斗力的密切联系,加深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融合程度,“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15],提高军地资源共享程度,加快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将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五)主体力量: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

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和世界一流军队依靠新时代革命军人来实现,需要在把握新时代铸魂育人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培养需要下功夫固本培元、凝魂聚气。要坚持思想领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入抓好军魂教育,坚决与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引导官兵坚定理想信念、打牢思想防线,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需要下功夫提高本领、砥砺党性。要坚持练兵备战,针对不同作战任务在实战条件下训练摔打官兵,培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磨炼过硬的军事素质,以苦练出精兵。需要下功夫从严管理、依法带兵。坚持严字当头,以“严才能正纲纪,严才能肃军威,严才能出战斗力”[15]的理念掌兵带兵,带兵要严必须严之得法,依据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带兵,而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搞所谓的土政策、土规定。需要下功夫修身养德、正风肃纪。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坚定不移地反对“四风”及各种变异表现。各级带兵人必须以身作则,在各方面都要过得硬,尤其是作风要正、形象要好。“各级带兵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带头反对腐败,树起好形象,立起好样子。”[15]

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和世界一流军队,军队领导干部是关键。2017年10月26日,习近平在军队领导干部会议上强调,我军高级干部“必须对党忠诚、听党指挥,必须善谋打仗、能打胜仗,必须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必须科学统筹、科学管理,必须厉行法治、从严治军,必须作风过硬、作出表率,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为党工作,忠实履行好职责”[16]。“六个必须”可以理解为“四有”的高级干部版,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在新时代对我军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领导干部治军带兵的根本遵循。

(六)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人民军队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新时代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和世界一流军队,最根本的还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怎样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这一目标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17]这就需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本领高强、自身过硬的执政党,不断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为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实现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

尊重思维科学和电子信息类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的特点和规律是培养高素质的信息类人才的必由之路,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思维教学策略与方法,才能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

“搞好军队党的建设,是军队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军队全部工作的关键,关系到我军性质宗旨,关系到部队战斗力。”[15]需要做到以下方面:一是抓好军队党的政治建设。军队党员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遵守党章党规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坚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权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葆人民军队政治本色,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二是抓好军队党的思想建设。军队党的各级组织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官兵,积极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提倡和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坚决进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筑牢官兵思想根基,坚定理想信念。三是抓好军队党的组织建设。必须始终维护和增进班子团结,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严格落实党管干部和党委、党支部的责任,将优秀党员吸收进党委、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抓好军队党的作风建设。“能否始终如一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关系军队建设的大问题。”[15]军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决落实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改进作风的规定,以更高标准狠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钉钉子”精神集中力量解决“四风”问题,严肃查处发生问题的人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军队生态。五是抓好军队党的纪律建设。“军队守纪律首要的是遵守政治纪律,守规矩首要的是遵守政治规矩,并且标准要更高、要求要更严。”[15]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是每一个军人党员不可越过的红线。各级党委要制订好纪律规矩,党员同志要守纪律讲规矩,使纪律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使党员、干部在严格执纪中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六是抓好军队党的制度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要靠一大套制度作保证。”[15]要坚决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理顺党委常委会和首长办公会的关系,完善党委制、双首长制、政治委员制等军队党内民主制度,完善军队党委工作条例、政治工作法规制度等军队党内法规。七是抓好军队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决破除‘军队特殊论’,反腐没有禁区,执法没有特例。”[15]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严厉惩处的尺度对军队中的腐败分子做到零容忍。强化上级纪委对查办腐败案件的主要作用,完善巡视、监察制度,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形成军队反腐败的严密网络体系。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2]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

[3]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十年[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6.

[4]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40.

[5]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8-02(1).

[6]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421,340.

[7] 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3.

[8]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141.

[9] 彭德怀军事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498.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9.

[11]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669.

[12]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7)[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236.

[13] 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320.

[14] 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1册[G].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44,326,226,600.

[15] 习近平论强军兴军[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7:77,394,395,397,451,455,454,584,29,397,78,147,480,133,343,348,350,164,4,282,198,292.

[16] 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7-10-27(1).

[1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49.

Theoretical Logic of Xi Jinping ’s Thought on Strengthening the Military

CHENG Hongbao, DU Xuyu

(China People ’s Police University ,Langfang ,Hebei Province 065000,China )

Abstract :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trengthening the military in nature is a systematic approach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solve the realistic problems of China’s national defense and military construction in new era. As the systematic approach to recognize and solve problems, this thought has three basic elements that are the basis for the argument, central topics and logic expans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etical logic analysis, the basis for the argument of Xi Jinping’s thought is that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The central topics is how to construct the people’s military and world-class military that can follow the party’s command, win victories, have a fine conduct in new era. The logic expansion is the answer to the central topics.

Key words :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trengthening the military; basis for the argument; central topics; logic expansion

收稿日期: 2019-04-16

基金项目: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研究”(HB18MK032)

作者简介: 程洪宝(1978— ),男,山东沂源人,教授; 杜旭宇(1966— ),男,陕西府谷人,教授。

中图分类号: E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077(2019)05-0059-06

(责任编辑李献惠 )

标签:;  ;  ;  ;  ;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理论逻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