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分析论文_谭胜友

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分析论文_谭胜友

谭胜友

身份证号码:45030219890424XXXX 广西省 541001

摘要: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会产生极大的隐患,缩短建筑物的寿命。并且,裂缝存在过大时,会改变建筑物的门窗位置,使外墙出现裂缝,最终可能导致外墙渗漏。因此,在工民建工程中,务必要对混凝土发生结构性的裂缝进行控制。本文主要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介绍几种裂缝出现的补救方法。并提出针对控制裂缝产生的措施。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

工民建工程的全称是应用在工业和民用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容易产生裂缝。裂缝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也会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要在施工时,减小裂缝出现的可能,对工民建工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的对裂缝进行控制和处理。如果出现无法避免的裂缝,要及时进行补救措施,增强美观性,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使建筑物达到设计标准,施工要求,和舒心的使用。

一、工民建工程中产生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分析

1.设计因素

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时,由于计算上的疏忽,设计的结构受力能力与实际受力能力有出入。混凝土在配筋时的计算出现错误,结构设计刚度不够,都会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3002

2.温度因素

建筑材料也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这是温度能影响混凝土结构较大的原因。施工时,如果把混凝土暴露在露天的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的结构性质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混凝土受热膨胀产生形变,材料内部出现内应力,当内应力大于材料的咬合力时,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水泥的散热速度快,产生大量热量,混凝土散热速度慢,引起混凝土内外结构出现温度差,当温差达到一定数值,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3.材料因素

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不合格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水泥型号的选择,要根依据施工温度,湿度和施工部分的不同,选择合理的水泥型号,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结构裂缝的产生。在对混凝土进行配制时,如果水灰比达不到0.25~0.38之间,水分超标,就会使混凝土的内部产生很多气泡,影响了混凝土的负荷能力,长时间使用,气泡会在内部炸裂,混凝土结构就会出现裂缝。

4.楼板变形的因素

楼板变形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楼板出现变形的原因有:模板过早拆除使楼板变形。混凝土配比不科学,强度不合格导致楼板变形。只要楼板出现变形,混凝土结构就会出现裂缝。

5.地基不均匀沉降

地基不均匀沉降会影响混凝土的受力情况。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地基浸水、地基土质不均、存在冻土或冻土融化,间接地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地基沉降范围及程度影响着裂缝的方向、大小以及深度。地基沉降带来较大的应力,所以致使混凝土产生裂缝,且多为贯穿性裂缝,对建筑物的质量有很大影响。此外,裂缝开裂情况还包括表明裂缝,破坏性裂缝。

6.施工因素

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比较复杂,经常因施工的原因使裂缝出现。混凝土由于水分蒸发,混凝土发生干缩,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混凝土需经过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几个步骤,如果有环节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在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模板构造不合理,或者模板所能支持的刚度达不到要求,还有过早的拆除模板,都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混凝土在施工时钢筋出现碰撞产生移位,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振捣不充分,发生漏振,使混凝土密实度不均匀 ,使裂缝产生;操作不合理使保护层不合适,钢筋产生污染引起裂缝出现;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内外结构温差大,引起混凝土开裂。

二、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结构有裂缝出现,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还会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可能会引起建筑物的倒塌,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所以必须要做好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

根据国家规定,混凝土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为0.2~0.3mm,要把裂缝控制在国家标准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混凝土的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在选择原材料时,要使其能够达到施工标准及设计要求。选择的水泥,要具有低水化热,低收缩量的水泥。在不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减少水泥用量,检查施工场地的水泥性能以及各项指标,禁止使用不合理的水泥。对于集料的使用,细骨料要控制好含泥量,粗集料为材质坚硬的石料,保证材料配比符合设计要求,控制好孔隙率,确保集料中没有有害物质以及杂质的掺杂。要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化学添加剂,比如使用减水剂,可以降低水量的应用,降低混凝土的收缩量,以此控制混凝土出现裂缝。

2.配制微膨胀混凝土消除混凝土裂缝

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采用大流态预拌泵送混凝土。为防止混凝土干缩性和温差产生裂缝,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入一定UEA膨胀剂,拌合后生成膨胀性结晶水化物,使混凝土产生适度膨胀补偿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抗裂防渗能力,通常称微膨胀混凝土。采用抗渗UEA膨胀剂的办法来消除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要求混凝土在浇筑后立即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持混凝土处于潮湿状态下养护14天,使膨胀剂充分发挥膨胀作用,这种方法在一些地区广泛使用,效果显著。

3.混凝土浇筑控制

在进行浇筑前,要仔细让工作人员检查模板支撑系统,保证其坚固,避免其变形松动。在进行混凝土建筑时,要依据混凝土的土坍落度,控制好振捣的时间,通常混凝土的振捣时间是40秒,在振捣期间要保持振捣的均匀性,密实性。以免出现过振或者漏振的情况发生,对钢筋密集区域要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混凝土初凝前后,要进行二次振捣以及二次抹面,二次振捣可以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以及气泡。特别是泌水性较大的混凝土,在浇筑工作时要排出泌水,需要二次振捣,这样以免因为沉降收缩而产生混凝土结构裂缝。

水热化是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之一,所以要对这方面进行控制。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要应用水热化低的水泥,并且减少水泥使用量。此外,还可以在混凝土内部预埋冷却水管,加入冷水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通常要把温差控制在25℃内。为了能控制

(下转第280页)温差,要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预先设置测温设备,比如水银温度计等。温差较大时,要进行通风排热,埋设散热孔等降温措施,以此减少裂缝的出现。

4.加强养护措施

在浇筑过混凝土后,要做好保湿的养护措施,通常养护措施至少为14小时。为使混凝土的表面保持湿润状态,使用覆盖保湿措施或者洒水养护措施,补充混凝土所蒸发掉的水分,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对内部温度进行测量,避免混凝土因为温差过大产生干缩裂缝,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冬季要注意混凝土的保温,夏季注意混凝土的隔热,对大体积混凝土重点养护,在没有达到设计混凝土的规定强度前,禁止混凝土负荷过大或进行猛烈冲击。

5.运输时的控制

要计划好运输路线,错开交通高峰时段,避开交通拥堵路段。在冬季运输时做好保温工作,夏季运输时做好降温措施。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要进行质量检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掺入其他东西,拒绝不良混凝土的使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民建工程中产生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有很多,也是在工程建筑时容易发生问题的部分。裂缝对建筑物的影响,小的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大的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情况。一旦出现裂缝就会降低混凝土的承压能力,进而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因此,在施工前应当充分做好防止裂缝产生的准备性工作,在施工时,严格进行质量把关,层层控制杜绝混净土出现裂缝。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也就是变相保护了所有人的财产。

参考文献:

[1] 刘扬坤,林强,邓长远. 浅析工民建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 2016(34)

[2] 齐淑君.分析工民建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特点及具体应用[J]. 建材与装饰. 2016(12)

[3] 王海亮,李艳杰.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2(01)

[4] 金恩平,朱跃峰.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5] 杨涛,秦妍. 工民建中基础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 2011(07)

论文作者:谭胜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  ;  ;  ;  ;  ;  ;  ;  

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分析论文_谭胜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