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课程属于全新的教学方式,由于它的针对性比较强、也比较详细的特点取得了大部分教师的认同。作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之一的电子电工技术课程,它有很强的实践性,科学的运用微课程进行教学有利于提升有关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本文讲述了微课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的特点、作用及效果,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微课;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更新,在当今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等的帮助之下,打破了传统的电工电子教育理念。同时还使电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的的融合在一起,这有利于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改进,同时为教学过程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与教育理念。把教学过程设计成精细的教学课程,有利于学生有效的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随着信息教学的不断改进,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学习方式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如今大部分的教师都以微课程的方式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课程。由于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简洁、直入主题的特点,使得许多人可以通过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方式来开发的自己的学习资源。本文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微课程设计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对于学生来说,本课程的微课程设计它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真实的体现了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学子方式,同时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对电工电子课程进行课前预习与课上学习,还可以他们在课后复习和牢固课上所学的知识点。
一、“微课”的特点
(一)教学时间相对较短:通常情况下微课的时长是在5—7分钟左右,最多不会超过15分钟。
(二)直击主题,内容简洁:微课程有效的解决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可以凸单个的知识点,同时还能体现出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的教与学过程,并且还能彰显教学的主题。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微课程的内容更清楚、简洁,主题突出更明显,还能够满足当今社会中教师对教学需求。
(三)使用方便:微课的教学特点具有视频教学的特征,同时使教学内容具体、简单、直观、生动,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四)具有传播的多样性:由于微课程的具体内容和主题都比较突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容易传达和转变教学结果。其在操作的过程中也比较简单,其中其课程内容也比较少,时间短,因此便于学生通过网络视频,手机,微博传播等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二、微课的设计
因为微课不适合用于内容太复杂的课程解说,因此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许多个教学目标,每一个目标都可以作为一个知识点来进行讲说,也可以作为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重点,同时微课还可以当作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而这些单元则可以实现在教学过程中设定的教学目标。对于电工电子技术的微课程设计,一般情况下是运用“4+1”模式,在这个模式中“1”是微视频,“4”是配套与电工电子技术有关的微课件、教学计划和实践等。为了进一步的整合碎片化的学习资源,教师需要把自己制作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相关的信息平台上去。从而达到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微视频及相关资源的目的。
三、微课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微课程的教学过程提供了许多教学工具,如今制作微课程的教学视频已不是什么难事了。利用普通的智能手机也可以完成这一操作流程,若对其要求不严的话,一台电脑,一个耳机,加上一个屏幕录音软件就能完成。在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应该充分利用微课程的技术,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灵活多变,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手机对微课程进行视频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没一个知识点,以达到课前预习、后复习的目的。
(二)微课的教学理念在处理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了相关依据。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各电气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是研究元器件的构成以及相关的特点,以及相关电路的组成与解析的方法,整合分析运算电路的部件组成与直流电压的电源的组成等。这门课程里面有许多很难理解的概念,同时对电路的难度分析也很大。根据课程的性质,材料把其分解成碎片的形式并对其进行处理,也可以叫做微加工。在对某一章节的内容进行处理的时候,应该先考虑好这一章节的内容包含了那些知识点,其中的重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作为老师应又该怎么处理这些内容,又用是什么样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快速的掌握这些点,以及用那种测试方法来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等等。在对这些微课的内容进行处理的时候,以及在设计和策划的时候,必须要把握好“微”的特点,同时还要把知识点划的小一点,才能让学生快速的消化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在时长方面,时间控制在5-7分钟左右,最多不能超过15分钟。而在实践操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对实训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解说和示范之外,还可以运用微课的视频来补充在教学过程中实训操作不标准的地方。特别是那种线路复杂、很难分析、数值变化较小的实训练习内容,这也是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操作不标准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时候,微课就能体现出实践训练的真实性,也让学生能够熟练的了解和把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微课在电工电子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效果
(一)能够通过视频、图像、动画等微课程的方式直观的展现出每一个实训的环节与技能链接,并呈现出不容易用眼睛看到的内容,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快速了解相应的技能。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网络网络平台可以把微课程变成共享资源,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一方式独立学习。如,全校教师通过把微课传到学校网站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自由进出网站,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源,同时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微课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微课;这种教学方式代替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二)科学合理运用微课;其目的是为了增加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的方式之一,只能运用到合适的地方,不合适的切莫强赛进去。
(三)微课程诞生凝聚全民的智慧;因此相关部门要统筹微课程的相关建设,同时搭建一个微课程平台,并形成建设、管理、应用、研究的“一条龙”的服务方式。
(四)教师之间保持相互沟通;通过集体展示、专家点评、分享交流等方法,给师生筛选出优秀的微课程作品。
(五)学校应为教师提供有关制造微课的途径,并提高教师对其的生产水平。若微课的生产水平不佳,则会影响到其教学效果。因此,电工电子专业的相关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使微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五、结语
在电工电子技术的微课中,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提高了教学质量的作用。并且把教材中的难点变得更加简单明了,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彰显了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当然,在运用微课程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微课程不能代替课堂教学,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已,同时微课程也是当今教学的一个发展导向。
参考文献
[1]刘浩,任立红.信息化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192-19
[2]李玉玺.微时代下“微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作用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5(1):121-121.
[3]郑玉琼.探究式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6(11):82-83.
作者简介:谈全兴(1975.06-),男,广西南宁人,本科,中一,广西田东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
论文作者:谈全兴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课程论文; 电工论文; 电子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