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持续发展审计人才培养模式_审计学论文

论可持续发展审计人才培养模式_审计学论文

谈可持续发展的审计人员培养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培养模式论文,人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认为,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审计人员培养模式的要点是:把握审计学科的特点,在分别研究各类审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的基础上,以政府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民间审计人员的差异化培养为前提,以多专业联合培养为途径,重新进行课程设置,并建立理论与实践的动态互促机制,最终使审计学科上升为二级学科。

一、政府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民间审计人员的差异化培养

由于企业、政府的授权与责任关系不同,不同审计主体在企业和政府的不同授权和责任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职能也不同。民间审计的职能主要是鉴证,内部审计的职能偏向于建议,而政府审计的职能侧重于监督,这也导致了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在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上的分歧。政府审计的范围包括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具体审计对象包括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以及行政管理活动、投资活动、环境保护活动等,因此政府审计的学科分支涉及财政收支审计、预算审计、政府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建设项目审计、银行等金融机构审计、环境审计等;内部审计的范围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下属单位,具体审计对象包括财务收支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因此内部审计的学科分支涉及财务审计、合规审计、管理审计、经营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民间审计的具体审计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等,作为民间审计的主体即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领域还有审阅业务、其他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等。不同的审计学科分支有不同的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和审计程序,从而对审计人员的能力结构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但是,我国高校审计人才培养结构比较单一,只侧重民间审计人才的培养,缺乏对政府审计人才和内部审计人才的培养,更缺乏对金融审计人才、工程投资审计人才的培养。审计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以会计学知识为主,缺乏管理学、政治学、工程学、环境学、信息科学等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

笔者认为,应对政府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民间审计人员的能力框架进行分类研究。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都对职业会计师的能力框架进行了研究。在我国,林志军等(2004)研究了会计人员的知识及技能要素,邓传洲等(2004)研究了职业会计师的能力框架。他们的研究对象包括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主要是注册会计师),是“大会计人员”概念。王兴如和王会今(2001)研究了新世纪审计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总之,目前我国审计理论界对政府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民间审计人员的能力框架缺乏系统的分类研究。而由于三种审计主体的审计授权关系和涉及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不同,其审计的目标、对象、程序和方法不同,对审计人员的知识能力要求也不同(刘世林,2006)。这决定了必须对政府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民间审计人员实行差异化培养,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有实际的差别。课程设置尤其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工作胜任能力的培养(贺颖奇,2005)。

相比较而言,内部审计人员更应具备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由于职权设置不合理,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不高,却要检查、监督较高层级人员的工作,某些专项审计业务(例如风险管理)要牵涉诸多部门,被审计部门可能存在抵触情绪,这些都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民间审计和政府审计属于外部审计,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深刻了解被审计单位,既不被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所迷惑,又能技巧性地获取审计线索,就必须具备较强的侦查能力和辨别能力。政府审计人员则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熟悉行政管理的惯例,在政府审计过程中,在坚持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还要讲究方法、策略。

二、多专业联合培养的创新型培养模式

审计学具有边缘性和综合性,属于大管理范畴,审计学的各门类、各分支的差异性很大。要求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就精通审计学的各门类、各分支,这无异于“神童”的培养(刘世林,2006),这是不现实的。审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坚持“涉及面宽泛、突出特色”的原则。其中,“涉及面宽泛”指全方位审计,应采用大审计概念;“突出特色”指突出审计学综合性强、应用性强、知识交叉性强的特色,恰当处理好课程设置的权重问题,防止每一知识点都学但是每一知识点都学不深的矛盾。也就是说,开设审计学专业的学校要尽量覆盖多个门类,但是对每位审计人才的培养又要突出特长,做到精通。笔者认为,解决该问题的策略是:实现当前措施与长远目标两步走,以多专业联合培养为途径。

长远目标是将审计学科从会计学科下的“三级学科”提升为“二级学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人才的要求,按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设置专业,按不同行业设置专业方向(刘世林,2006)。笔者认为还可按照明细门类设置专业方向,例如在内部审计之下再设置经营审计、管理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目前还存在师资力量缺乏、学科有待整合、理论与实践未能很好结合等问题,为实现长远目标,必须分步进行。当前的措施有两条:

第一,为解决当前审计学专业师资力量缺乏、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边缘学科和相关学科知识及技能的问题,审计学专业的学生应立足本专业,辅修其他专业的相关课程,以达到分享其他专业的教师资源的目的。

第二,为解决学生学历背景单一、缺乏交叉学科知识的问题,有目的地引导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2+2”本科转专业培养和“3+2”专升本转专业培养以及双学位培养,甚至委托其他专业培养。

三、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具有战略设计的特征,没有良好的课程体系,专业教学将成为一句空话(于玉林,2005)。目前达成共识的是,审计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涵盖四部分内容:①公共基础课;②学科基础课;③审计学专业核心课;④选修课。其中:审计学专业核心课应该包括审计学原理、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建设项目审计、计算机审计、审计技术与方法等。笔者认为,作为核心课程,应该不分专业方向,而选修课则体现了专业方向,因此将建设项目审计课程放在选修课中更合适。

笔者建议,审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根据政府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民间审计人员的能力框架设置各专业的课程。

第二,审计学的理论基础是逻辑学,审计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侦查能力,故应在审计技术与方法中增加逻辑学和侦查学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审计学的应用性很强,课程设置应从统筹的角度系统地安排理论讲授课和实验课,不能仅仅将实验课作为理论讲授课的配套课程。审计学科体系涵盖四个重要部分,即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内涵与审计外延、审计技术与方法、审计实务,依次形成金字塔的塔基和塔尖(时现,2005)。笔者认为,前两类课程应以理论讲授为主,后两类课程应以实验为主。

第四,合理运用教学组织方式,使学生具备相关的职业能力。案例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和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情景扮演和分岗位操作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等;程序化操作的方式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执行能力、实务操作能力等;小组谈论和演讲等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等(陈静然,2006)。

四、建立理论与实践的动态互促机制

第一,建立多类型的长期合作实践基地。目前多数高校已建立的审计实践基地多为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是培养民间审计人才的好地方,但是不利于培养内部审计人才等其他门类的审计人才。因此,有必要与设有内部审计部门的大型国有企业或企业集团建立合作关系,一方面这种方式可作为审计学专业教师获取实际经验的渠道,另一方面可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培养后备力量。另外,还可与当地审计机关建立合作关系,使之成为培养政府审计人才的渠道。

第二,进行审计学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目前对审计学专业教师的培训多集中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事实上,教师还可自学理论知识,但不是每个审计学专业的教师都有条件自己进行实践,即使有条件,也可能仅限于提高其个人实践能力,未必能形成审计学专业教师团队的整体实践力量。因此,必须由学校出面,通过实践基地、参与培训以及课题调研等形式创建实践培训的机制,安排审计学专业教师轮流培训,并在教师工作量计算上给予政策支持,在培训资金上予以保障。只有这样,许多实务经验才能及时被审计学专业教师吸收并最终转化为理论成果。

第三,构建“事先规划、事中挖掘、事后整理”的学生毕业实习指导模式。目前的学生毕业实习一般由教师分散指导,实习报告由学生自己完成,缺乏团队规划,没有充分利用毕业实习资源。笔者认为,应提高毕业实习的效益,做到“实践出真知”。事先规划指按照学生毕业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组建内部审计、政府审计等小组,由审计学专业教师布置实习的任务;事中挖掘指审计学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持续指导,使学生具备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任务和目标在实务操作过程中不断积累实际经验;事后整理指学生将实务操作过程和获取的经验写进实习报告,由审计学专业教师组织将同组的资料归纳整理,形成新的教学题材或实践题材。

第四,鼓励学生组建实践类社团或兴趣小组,发表专业方向的文章,或在教师的审计课题中承担资料收集等工作,并奖励实践学分。

标签:;  ;  ;  ;  ;  ;  

论可持续发展审计人才培养模式_审计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