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哪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19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进行到第三天的上午,主题进入到了全新的境界——以探悉佛教伦理与企业道德,与“佛教在线”联袂举办了一场特别的论坛。同时,我们也就有机会采访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和中国宗教协会副会长王志远教授。
禅,将佛与人的“距离”消除
上午九点左右,在北京融金国际酒店柔和的灯光下,记者按响了净慧长老房间的门铃。随着回应之声,门被一位年轻的沙弥侍者打开。
刹那间,从一条数米长的过道望进去,前方无比明亮,金色的晨光中,78岁的净慧长老正伫立窗前。他回转身来,光芒环绕,山泽清癯之容微泛红润,神情是那般慈祥。见记者已到,长老双手合十以礼,步履无声而禅定,青袍的衫帘也随之缓缓摇曳。
在客厅里落座后,长老指着早已准备在茶几上的两本书,微笑着说是送给采访者的,这让记者顿感荣幸和珍惜。因为在如今铺天盖地的出版物中,佛教的真谛也难免被淹没其中,能得到高僧亲手赠书,并交流佛尘事缘,真的是太难得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本淡雅的小册子,令人惊诧的是,它非常薄,不过50来页。但向书名看去——《生活禅语》,却又一下将佛与人、佛与俗的“距离感”消除了。瞬间的翻阅中,方知这是长老的弟子们从他这一生十几部的佛学著作中精选出来的箴言警训。
第一条:1月1日,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
第二条,1月2日,所谓生活禅,就是要在生活中勤修戒定慧,在生活中息灭贪嗔痴,在生活中净化身口心。
第三条,1月3日,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
一共365条。长老从旁解释:一天一条,它或许会对你的工作有帮助……
禅是佛教的一种思想,禅的本意是静虑,而禅的意义就是在静虑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传播佛法,这是怎样的一份神圣责任!
生活中有佛教,不等于有信仰
净慧长老,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
小时候,他出生不久就被父母送入尼庵抚养,后来成为了中国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的传法弟子,取号净慧。他曾在新中国的佛学院深造七年,获硕士学位;也曾被错划为“右派”,辗转北京、广东、湖北,接受劳动改造。
文革结束后,他主持了河北省赵州柏林禅寺的兴复工作,倡导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主张“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这在佛教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如今,柏林禅寺也成为了企业界人士参禅的重地。
采访中,记者请教长老,在现代历史中,尤其改革开放这30年来,佛教与中国社会民众的生存方式结下了怎样生生相息的关系?长老缓缓道来。
他说中国民间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叫“家家观世音,人人弥陀佛”。从这句谚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佛教与中国民众的密切关系。但是,他认为如今在民间,烧香、磕头、拜菩萨的人越来越多,可要谈到佛教对民众生活方式的影响,这30年里又好像在逐步淡化,这主要是从思想信仰来讲的。
“生活中有了佛教,不等于就有了佛教的信仰,人们往往更多的是功利主义的倾向,或者说,是更现实吧。因为整个社会都在追求物质,而如何用佛教的生活方式来改变自己,如何从心灵上认同佛教的理念,人们在这方面还是差一些的。”长老随之又补充道,“当然,这是我们宣传做得不够,不怪社会人士了解不够。”
佛教与中国人没有内心冲突
关于中国人对佛教的了解和认同,在与中国宗教协会副会长、著名学者王志远教授交流时,他也谈道:“现在有一个新词,叫‘文化佛教徒’。就是无论从文化角度,民俗习惯,历史传统看,中国人都会认为自己跟佛家是一种很自然的关系。”
他举了在海外的一个现象:西方人的习惯里,每有统计的时候,都会问你:“你的宗教信仰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个完全没有信仰的人,别人会觉得这很可怕,不知道你到底怎么回事儿。往往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才会感觉到这是个问题,才会有意识地想想:“对啊,我到底信什么?”
于是旅居海外的中国人一般被问到这个问题时,都会信口说“我信佛”,问题就解决了。如果回答“我信儒”,中国人可能对它更熟悉,但似乎又没有这个教派;如果说我信道教,好像就更远了。所以随口就说信佛。
这说明什么呢?王志远进一步分析:这无形中说明佛教在中国人的内心没有冲突。人们在海外这种临时的说法,是下意识的,但实际是一种文化认同,说明佛教在中国人的生活里没有什么强制性的东西,不是一种束缚,它只是我做人的基础。一般你说你信佛,别人对你的总体感觉可能会认为,这个人还是比较善良的、平和的、不做恶事的。
王志远认为,这实际就是对佛教最基本的认识,是佛教在人们心目中的一个基本印象。再进一步说,这就是佛教的特征。对佛教最本质的把握,你一千种理论,一万种说法,不外乎是追究:“它到底是什么?”民众这种无意识的判断、表现,其实反倒给出了一个很精确的答案,这比个别人去下定义要准确得多。因为这是千百万、上亿人的认识。这正说明,佛教和我们民族的文化、民众的基本素养,是有一种内在联系的。尽管也许有个别人的行为不妥,但他影响不了佛教本质的东西。
究“因缘”,佛是人不是神
道德是以信仰、因果、良心作为基础的,道德就是我们要彻底地对他人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对自己生命的永恒性负责。
——净慧长老
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不应以极端的方式,以自己认同的文化,去排斥不同的文化。在强调了这样的观点后,王志远从文化比较研究的角度同时谈道,佛教更追究“究竟”。
也就是在回答最根本的问题时,如人是从哪里来的,世界是怎么创造的,其他宗教基本提出了一个创世主,它无形无相,但你对它不能怀疑,要绝对崇拜。佛教却不然,佛教认为没有创世主,世界上的一切事情,甚至包括佛陀自身,都是因缘成就的。
什么是“因缘”呢?就是条件。当条件具备了,这个事物就出现了。因此,佛教没有外部崇拜,没有外部主宰。西方宗教有一个上帝,佛教却说:佛如恒河沙土,人人都能成佛,神都不行,关键就在你自己的努力。
那么,人为什么能成佛呢?因为人要经历苦难。人是在克服苦难、困难中产生智慧,而后才有菩提(大智慧)。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佛教是要唤醒你自己主宰自己,要你找到你自己的自信。王志远说:这就是佛教,它是给每一个人做人的尊严。
佛教的这套理论系统是在2500多年里由佛陀创造,并不断由智慧的人来完善的。其理论自身的合理性,是无数智慧的汇聚。
佛教两件事:智慧、慈悲
“缘”,我们可以理解成它是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缘,就是条件。净慧长老也不断地强调这一点。由此延伸,他谈到人们的社会活动,谈到我们个人的成就、地位、财富,其实并非是哪一个人的努力就能成就的。任何一件事的成就,它都是社会的成就,是大众的成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才发生的。个人在这个成就当中只能是诸多条件中的一个条件而已。如果人们看不到这一点,总想随心所欲,他就会很痛苦。这个世界不是哪一个人能控制、能主宰得了的。
他同时指出:人又会有很多迷惑。而迷惑之所以产生,实际就是人把“我”看得太重要了。一切问题都是从“我”这里产生的。从我出发,必然带来我们做事的障碍,因为有“我”就没有“他”。人的私欲膨胀了,就会成为阻碍事业发展进步的孽“缘”。净慧长老非常赞赏恳谈会的主题:“制衡中的转型”。他说:制衡,实际最重要的就是针对私欲,就是要制衡那些自我膨胀的人。
净慧长老进一步阐述了佛教的精神。他说佛教的精神就是两点,或者说就是要做两件事:一件是智慧,一件是慈悲。智慧,就是去追求我们自身的一种觉悟,就是追求觉悟。慈悲,就是要很好地关爱社会,回报社会。慈在与乐,悲在拔苦。
因此,佛教并不反对财富积累,而是鼓励人们有积极的事业,很好地积累财富,用于社会。长老强调:“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佛法在世间,如果离开了入世,佛教的精神也就没有地方施展了。而智慧、慈悲,正对应我们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智慧,就是做好人类的精神文明;慈悲,就是做好人类的物质文明。”
当请教长老的法号时,净慧长老笑吟吟地说:这是我师傅给我起的。净,是纯洁,是一个动态,是在进行中把一切杂质过滤掉。过滤掉了杂质,可能你的判断会更准确,智慧就是判断嘛,有杂质就判断不准确。心里没有杂质,没有杂念,一颗纯洁的心,你就会做出非常明智的选择、判断。其实,这对事业的发展,财富的成就、工作的顺利,会更重要。智慧是觉悟,它表现出来就是明智的判断,明智的选择。
长老一再说自己还没有做到纯洁、智慧。那么,怎么才能做到智慧、觉悟、有明智的判断和选择呢?长老非常简短地说:就是“自利”、“利他”的评价标准。要有智慧,还是在做人做事时要从“善恶”去做出判断。
记得在采访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时,他说自己一辈子做企业,每要做出选择时,人们一般都有两类标准,或得失,或善恶,而他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善恶。
努力结善缘,不做恶,这本来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佛就在我们心中。记者随手将《生活禅语》翻到12月29日那天的一条,它是这样说的:禅在哪里?禅不在书本上,禅不在禅堂里,禅不在深山古寺里,禅就在我们每个人举心动念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