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每月一事”的探索与实践
魏秀娟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第四中学 730299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以培养少年儿童各种良好习惯为主线,渗透于学习、生活、活动的每个领域之中,实施养成教育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教师坚持长期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它需要家庭、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形成一个广泛的教育网络。当我正在为学生养成教育苦恼时,新教育如一股甘霖如期而至。新教育实验主张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好习惯,养成好的习惯就是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学会交往、学会健身、学会节俭、学会表达、学会规则、学会公益、学会毅力、热爱艺术等。认真品味新教育的每月一事,不难找到养成教育的切入口,通过练习,螺旋式上升,学生是完全可以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
一、主题阅读,丰富“每月一事”的内容涵养
主题阅读是一种针对同一主题,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大量书籍的方法,它可以有效避免零散阅读所造成的知识遗忘,思考重复而不深入的问题。我们每月开展主题阅读,年级成立主题阅读核心团队,专门规划主题阅读内容,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到面广量多和层次分明。同一个主题从浅显易懂的故事、诗歌到名人传记、科普知识、经典美文等。如三月主题活动“走在春天里”,推荐孩子们阅读陈伯吹的《春天在这里》、朱自清的《春》等。利用学校的“晨诵、午读”机制做保障,把“每月一事”的主题阅读和学校的活动计划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好书推荐会”、“读书沙龙”、“图书跳蚤”等活动营造读书氛围,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地能力,和孩子们一起向着美好前进。
二、主题实践,强化“每月一事”的公民意识
新教育以“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好习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开展养成教育。我们通过每月一个主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好习惯。四月以“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为主题,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美好春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举行去敬老院、大手拉小手、放风筝等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善待生命;五月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设计了“我当一天家”家庭活动、“劳动最光荣”班会以及“家务能手”擂台赛等活动,各展其能,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德育要求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实践行为,时时事事有习惯养成的标杆和行为的准绳,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
三、主题展示,凸显“每月一事”的教育价值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不断强化,展示就是有效地措施。分享手册、海报是活动最直接的展示;生动的照片、灵气的文章、新颖的调查是学生习惯养成过程中的展示;班级主题班会、广播站、宣传栏等都是展示平台。如开展“文明出行”主题实践活动后,班级举行了“遵守交通规则,文明伴我出行”主题班会。孩子们展示晨诵、午读、阅读手册等照片,播放教育宣传片《爸爸回来吧》,再为大家介绍《皋兰县居民出行遵守交规现状的调查》的写作经过,每个参与者都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一幅幅画作、一个个手工作品、一次次主题班会,都是当下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再现,也凸显了在“每月一事”中养成良好习惯。
四、主题评价,促进“每月一事”的成效显现
每个月的“每月一事”结束时,师生都要结合主题,写下感悟,按照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与父母共评的形式,采用“日日反思、周周评比、月月表彰”的方法,提高学生遵守规则的自觉性。行为习惯的考核通过每天的班级文明评比栏体现;学校也给予表现出色的同学以展示的机会,如评出“每月之星”,每学期“环保之星”、“文雅之星”、“创新之星”、“智慧家长”等系列展示,起到了很好的榜样激励作用,也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了示范;读书节的颁奖、科技绘画、班徽标设计等竞技性评价,评价学生的参与态度;通过累积性评价、目标性评价、奖励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见证学生的成长,时刻提醒孩子们朝着目标奋斗。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每月一个活动主题,坚持播种习惯的种子,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通过幸福地践行,探索新时期道德教育的新路径,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魏秀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8月总第2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6
标签:主题论文; 学生论文; 习惯论文; 评价论文; 孩子们论文; 班会论文; 之星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8月总第27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