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人民医院 四川阿坝州 623000
摘要:目的:解析浮针疗法对治疗颞颌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颞颌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参照组(n=53)和实验组(n=53),参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实验组给予浮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参照组77.4%,复发率3.8%显著低于参照组24.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浮针疗法对治疗颞颌关节炎的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关键词:颞颌关节炎;浮针疗法;临床疗效
挂沟疼是颞颌关节炎的通俗称呼,其主要是指颞颌关节紊乱或结构损伤造成疼痛与活动障碍的一种临床症状,耳前深处是疼痛的主要部位,并经此处向四周放射,最终可将疼痛弥散至患者整个一侧面部,钝痛是其主要性质,患者以轻度和中度疼痛为主,但说话、咀嚼以及咬牙动作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针灸对此种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受到临床和广大医患人员的欢迎与认可。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颞颌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颞颌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口腔颌面外科学》之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6例,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4.2±8.5)岁,病程1周-12个月,平均病程(6.5±1.5)个月。其中弹响40例,关节疼痛66例;对比2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取患者仰卧位,取其合谷、下关、翳风、频车等穴位进行常规消毒,针对风寒外袭者加风池穴,针对瘀血阻络者加血海穴,针对肝郁气滞者加太冲穴,针对气血不足者加三里穴,上述穴位除合谷穴之外,均取患侧,使用0.3毫米×40毫米的毫针进行直刺,直至患者局部出现酸麻重胀感,进而给予脉冲电流,对病变位置进行局部照射,留针时间为30分钟,1次/d,1疗程为10次,共2个疗程。
实验组给予浮针疗法治疗,取患者合谷、阿是等穴位,其他各类型取穴方法同参照组,体位、消毒、毫针直刺等方法亦同参照组,对患者健侧合谷穴进行直刺,得气之后指导患者连续、缓慢的尽心小幅度张、闭口动作,待适应之后进行大幅度张口,以患者耐受为准。取关节附近压痛点阿是穴采用中号浮针自阿是穴旁进针,保持皮肤和针身之间15°-20°的角度,然后将针刺入,告知患者进行张口、闭口等动作,待症状缓解之后寻找其他阿是穴。结束针刺之后给予脉冲电流,采用连续波形,对病变位置进行局部照射,留针时间为30分钟,1次/d,1疗程为10次,共2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结束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已经全部消失,颞颌关节、开口度、咀嚼功能全部恢复正常,无弹响且关节区无压痛。
显效:结束治疗后,患者自觉主客观症状基本消失,开口度基本恢复正常,伴随张大口不适感或存在轻微弹响。
有效:结束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有所改善,但并未全部消失。
无效:结束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甚至不断加重。
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3]。
1.4 统计学研究
以SPSS15.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加以表示,采用x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参照组77.4%,复发率3.8%显著低于参照组24.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详见表1、表2。
表 1 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n(%)]
组别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参照组5325(47.2)10(18.6)6(11.3)12(22.6)41(77.4)
实验组5339(73.6)8(15.1) 4(7.5) 2(3.8) 51(96.2)*
注:*表示与参照组相比,P<0.05。
表 2 比较2组患者复发率[n(%)]
组别 n 复发数 未复发数 复发率
参照组5313(24.5)40(75.5)13(24.5)
实验组532(3.8) 51(96.22(3.8)①
注:①表示与参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颞颌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青壮年是其高发人群,20-30岁是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此种疾病病因比较复杂,目前临床方面尚未明确,也未研制出根治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神经衰弱症状、对牙合关系进行矫正以及对咀嚼肌功能进行调节是其主要治疗原则[4]。
祖国传统医学将颞颌关节炎列为“痹症”范畴,其与创伤、关节本身原因以及情志失调、创伤等存在直接关系。浮针疗法也可称之为平刺或皮刺,通过浮针的方法将针尖感直接传递给肌腱韧带,并直接在筋膜上发挥作用,以此改变筋膜张力,提高柔韧性,促进局部无菌性炎症的吸收。同比垂直进针法,浮针疗法可以大面积接触肌肉面积,增强针刺强度,改善或恢复末梢神经血液供应情况,加快病变组织部位代谢情况,有效缓解或消除肌群痉挛情况[5]。
本组研究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参照组77.4%,复发率3.8%显著低于参照组24.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可见,浮针疗法对治疗颞颌关节炎的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康晓玲,辛丽,徐翔等.推拿结合电疗治疗颞颌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8):652,654.
[2]王健,相永梅,郝长宏等.浮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03(3):246-248.
[3]李昌生.浮针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0):1069-1069.
[4]刘敏娟,穆敬平,程建明等.电针配合隔药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21(4):345-347.
[5]陈宋平铖.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概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4):67-68.
论文作者:李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3
标签:患者论文; 关节炎论文; 实验组论文; 疗效论文; 有效率论文; 关节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