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河流证深情论文

两条河流证深情

○秦九凤(江苏)

笔者今年77岁了,作为江苏淮安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听到当地人评价周恩来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周恩来做官绝对是一位好官、清官,但他就是没有为他的家乡淮安做任何实事。”其实这是绝大多数人因为不了解周恩来才有的误解。1965年7月5日,周恩来出访埃及回国,到新疆石河子看望内地支边青年时,巧遇淮安钦工镇建华村的姑娘李正兰。他深情地对李正兰说:“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没有不爱他的家乡的。”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周恩来怎么会不爱他的家乡故土,不为故乡亲人办实事呢?淮安的衡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正是由于周恩来的关心,才开挖告竣,造福了淮安百万人民的。

精子浓度被稀释成了3600万/立方米。以这个浓度来计算,要想完成使命,按最低标准也至少需要2000万个精子发起进攻,也就是需要有至少约0.6立方米的水进入女生体内。相当于600升水,即1000瓶可乐的水被灌进去了。你以为人体是过滤器吗?还带加压水泵的那种?

抗战一胜利,争来资金挖衡河

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

从明代起,黄河一再夺淮入海,地处淮河下游一带的淮河河床(亦即废黄河,也有人称淮河故道,淤黄河、黄河影等等)被滚滚黄河水带来的大量泥沙淤填,不住升高,迫使“治淮”“导淮”的官吏们不得不一再申奏朝廷或中央政府,以不断加高、加固淮河大堤来确保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但是每遇大涝、大汛的夏季,总有河水冲垮堤岸,酿成特大水灾。当时民谣就有“倒了高家堰(今洪泽区治所在地),淮(安)扬(州)二府不见面;倒了汤程工(今淮安市开发区南马厂乡西北侧的一段废黄河大堤),钦工马厂影无踪”的说法。

为了较好地排涝,明代中期,淮安府和山阳县就在今淮安区开挖了一条渔滨河。这条河从淮安城西北的五汊河起,流向东北,经今河下、徐杨、南马厂到席桥,然后折了一个90度的大弯向东和东南经顺河、复兴、博里、流均入荡。这条河不仅用于排涝,也兼航运和抗旱的作用。如果有抗旱需要,就将下游某段河道填土拦实,就可使水位升高而利用。

抗战时期,由于天灾人祸,河道疏于治理,淮安北乡水患连年,常常造成当地颗粒无收,饥民成群。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周恩来争取到了联合国救济总署的官员来边区勘灾。当那些大鼻子、蓝眼睛的联合国官员们见到因水灾造成的墙倒屋塌的淮安北乡惨状时,非常震惊,同意援助一部分“洋干面”(即西方国家用机器磨出来的面粉)给淮安县人民政府,由县政府组织灾民,以工代赈,在淮北乡开挖一条新河以排水防涝。

“北乡人也能吃到大米饭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寨河”恢复为茭陵抽水站引河。

在一次讨论治淮方案的会议上,国务院有的领导对开挖苏北灌溉总渠有不同意见,认为我国刚从废墟上建起来,百废待举;朝鲜战争爆发,也要花大笔经费,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挖这样一条大河。周恩来当即板起面孔说:“苏北人民在两次战争(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出了那么多烈士。为了支援革命,他们还出了那么多民工。民工们用小车推着粮草,跟在我们部队后边,让我们打赢了淮海战役。他们又用小车把我们推过长江,一直‘推’到上海南京路。现在革命胜利了,难道我们就不应该支援他们吗?”就这样,他用事实和真情说服了那些有不同意见的同志。

挑河工虽然是重体力劳动,但我父亲舍不得将他挣来的洋干面全部吃光,每天总要省下一点面粉或一碗洋干面粥,让我和我二哥秦九林到工地上去拿回家充饥。尽管当时我只有4岁多点,但是吃洋干面粥那种美滋滋的感觉至今仍留在我的记忆里。河挖成后,人们便酝酿给它取个名字。这时,许多人向淮安县人民政府进言:这条河是淮安的共产党人周恩来争取来的,县长也是共产党人赵秉衡,河是赵县长带领淮安老百姓挖成的,所以,我们应该以当时的淮安县民主政府县长赵秉衡的名字命名为“衡河”。后来,县政府采纳了民众意见,“衡河”就是这么来的。

本工程采用卷扬机牵引切缝施工技术,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缩短了工期,减少了施工成本,施工工艺更加便捷。施工过程中极大地规避了安全隐患,适用面较广泛,施工更加简便。

式中,w为应变能密度;在曲线Γ上取一段微弧ds,T代表作用在微弧ds上的应力矢量。本文中,选择如图7(a)所示位移场中的矩形回路来计算J积分,计算J积分时所需要的材料参数如表2所示。

然而,长年日久,衡河河床也出现了淤塞严重、排水不畅的问题。至“文化大革命”后期的1975年,淮安县革委会“挤出”一部分资金,疏浚了衡河从钦工的五里庄以下的这一段,当时叫渔衡河工程(实际施工的并没有渔滨河的河段)。1977年县委又争取到省治淮工程款1000多万元,兴建了茭陵抽水站、疏浚并新开了茭陵抽水站引河。这条河基本是沿着原渔衡河的走向,即从五汊河到席桥是原渔滨河河床,席桥以下是原衡河河床。因为当时刚开过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不久,所以将这条河取名为“大寨河”。从此,衡河在茭陵以上段便从淮安地图上消失了。笔者是修建渔衡河和茭陵抽水站引河这两项水利工程的亲历者和参加者,因此能记得清也说得明。

淮安知道衡河的人很多,但是知道衡河与伟人周恩来有关的人是不多的。

新中国一建立,力主家乡挖总渠

1949年和1950年的夏季,淮河发了大水。尤其是1950年的大水,皖北区党委和苏北区党委(当时安徽、江苏均还未建省)都向中央和华东局拍发了灾情报告。报告说,这场大水淹没了7000多万亩庄稼地,受灾人口达2000多万,两区共有600多万人逃离家园。特别是毛泽东看到报告上“不少是全村沉没”“大水下来之后,人蛇争树,毒蛇咬人又致人落水”等悲惨状况时,难过得落了泪。他当即挥毫将此件批给周恩来,并亲笔题写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个大字,要周恩来抓紧制定治淮计划和落实治淮措施。

1951年,周恩来的八婶母杨氏偕孙子周尔辉赴京见到了她多年想念的侄儿周恩来。其实,周恩来也在想念着这位对他有过养育之恩的婶娘。见面后,周恩来关切地问:“八婶,家乡人现在生活好吗?”

这条河经专家勘察,南起席桥渔滨河折弯向东处(今席桥镇政府所在地),向北经钦工、茭陵到苏嘴入咸汊河(今流入入海道)。笔者的家在席桥,当时也是重灾区。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因为全家人没饭吃,我父亲也去衡河挑土,每挑一立方土的河工可以得到一斤八两洋干面。

1950年8月25日至9月12日,在周恩来亲自指导和参与下,水利部专题召开治淮会议。周恩来根据淮河流域的古往今昔,亲自制定了“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的治淮总方针。

“比原来好多了。”八婶回答他。

(2) 微网储能及能量管理技术 目前电池类、超级电容器和光伏电池等元件储能是微网储能技术的研究重点,储能往往伴随着微电网的能量管理。微网能量管理发展到现在,已实现了分布式能源的即插即用。未来储能技术将向多种储能元件协调配合使用方向发展,混合储能系统的优化将成为未来微网能量管理的一个研究趋势。

“现在还不能。”

文化遗产资源是历史积淀,不可再生。 在全社会还未形成良好的文化保护理念时,许多文化遗产在开发中遭到破坏甚至消失。 针对一些地方毁掉真正的文化遗产,建造几条仿古街,建造几栋仿古楼的行为,习近平指出:“推陈出新,不是拆旧建新。”[6]74 习近平在福建省任省长时,曾为《福州古厝》写序,指出目前的城市建设,很多都为了引进洋建筑,毁掉当地的古建筑,这导致城市的建设失去了个性。 建设好城市,“必须吸收传统建筑的语言”[7]3。 只有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继承文化遗产,使文化遗产成为传播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的重要阵地。

听到婶娘的回答后,周恩来说:“八婶,家乡还要挖一条大河,从洪泽湖一直挖到海,到那时就更好了。我们淮安北乡也能长水稻,大家都能吃大米了。”

周恩来说要开挖的这条大河就是现在的苏北灌溉总渠。它西起洪泽湖边的高良涧,东到黄海边的扁担港,全长168公里。在周恩来的亲自指挥调动下,苏皖豫3省(区)共出动了130多万民工,用铁锹挖土,用石硪打夯,仅用83个晴天就全部挖成告竣,创造了人间奇迹。当时前来参观的一些国际友人赞叹道:“中国人的手真是铁打的!”

淮河,这条为害千百年的“水兽”终于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治服了。如今,水到淮安后,已经是“东西南北任调遣”的一番景象。周恩来的“蓄泄兼筹”的治淮方略得到了彻底的贯彻。当年淮安区南乡只能长一季小麦,秋天的水稻收成要看老天的“脸色”,而现在已经可以旱涝保收了;北乡原来只能长些低产的旱谷作物,如今水旱轮作,年年高产无忧。这就是苏北灌溉总渠带给淮安的巨大作用。虽然治淮的巨大成果是惠及豫皖苏3省的大型水利工程,但这也是周恩来关心家乡、为故乡人民办的一件最具体的实事。笔者清楚地记得,就在苏北灌溉总渠开挖的同时,淮安来了4位苏联专家。专家们帮助设计建造了淮安运东分水闸、运南节制闸和运南水产养殖场等一系列现代化的水利工程和科学化的经济企业,使昔日名气不大的淮安成为苏北排洪、抗旱、航运和灌溉的枢纽、一个管水的中心。试想,一个穷乡僻壤的苏北小县,何以一下能来4位苏联援华专家?如果不是周恩来,当时又有谁能派动苏联专家呢?这是当时周恩来关心家乡的又一个举措。所以,每当我站在衡河和苏北灌溉总渠的岸边,看到和听到那哗哗东流的河水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那是为周恩来唱的关心家乡、热爱故乡人民的乡情歌、爱民曲!

(责任编辑:张文军)

标签:;  ;  ;  ;  ;  

两条河流证深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