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核磁共振;乳腺癌;诊断价值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ri in breast cancer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basi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Methods: in May 2018 - June 2019, in our hospital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o select 90 cases, all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by surgery pathology and the imaging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pectively, for patients with molybdenum target X-ray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maging diagnosis,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 of two kinds of diagnostic accuracy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breast cancer by mammography was 60% and that by mri was 80% (P < 0.05).Conclusion: mri is more accurate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Mri can be used to detect false-negative lesions detected by mammography. Mri can be used as an auxiliary diagnostic method.
Keyword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Breast cancer;Diagnostic value
乳腺癌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是具有较高发病率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的改变,该疾病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对女性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影响[1]。临床上现阶段通常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与钼靶X线对其进行诊断,但这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为此,本研究针对这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于2018年5月—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取9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平均年龄(48.78±5.36)岁,临床症状包括乳房刺痛、乳房肿块、乳房溢液的等,少数患者经前有乳房隐痛、胀痛现象出现。积乳囊肿、囊性增生、小叶位癌、浸润性非特殊癌、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分别有6例、4例、2例、46例、32例;病灶位于右侧与左侧的患者分别有52例、38例;内下象限、内上象限、外下象限、外上象限患者分别有24例、26例、28例、12例。
1.2基本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钼靶X线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见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两种诊断方式具体如下:钼靶X线:检查仪器为GE高频钼靶X线机、CR950扫描仪,并且还要采用专用IP板与相应的后处理软件。常规采用双侧乳腺MLO(侧斜位)与CC(轴位),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最大程度上将乳腺放置在支架上。轴位:也就是足位,在支架上平坦放置乳房,对乳头进行调整,促使其保持切线位,从上开始,垂直向下进行X线取像,如果需要,则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拍侧位片;侧斜位:取直立面,将双侧乳腺充分暴露出来,放置胶片在乳房外下侧,按照45度角,从内上方开始,向外下方进行X线投照,确保乳后间隙充分包含在X线片内,拍摄过程中的参数设置为:25~35KV,60~100mAs,采取自动曝光模式。对病灶具体形态、钙化点分布情况、密度、数目以及形态等进行细致化观察。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我院采用的设备为GE1.5T磁共振,需要对患者的冠状面、横断面以及矢状面进行乳腺磁共振扫描成像扫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增强磁共振动态对比成像检查、磁共振波谱分析检查等,并对患者的乳腺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予以分析,测量扩散系数、峰值时间、最大信号强度、最大线性斜率,并计算病灶区最大信号强度差平均值、平均扩散系数、最大信号强度等,对病灶性质予以进一步确定。
1.3观察指标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征象:将肿瘤边界、周围导管情况、血流请款后、内部是否出现均匀回声等作为依据,判定病灶良性与恶性。如果肿块具有规整形态、清楚边界、均匀的内部回声,偶尔观察到有粗大钙化现象出现,主要表现为现Ⅰ~Ⅱ级,血流频谱为低速低阻型,则为良性肿瘤;如果病灶具有不规整形态、存在不均匀内部回声,具有模糊的边界,导管内部结构较为紊乱,有强回声晕或者小分叶存在,主要表现为现为Ⅲ~Ⅳ级,血流频谱为高速高阻型,则为恶性肿瘤[2-3]。钼靶X线诊断征象:良性肿瘤:乳腺皮下组织、皮肤、脂肪层、腺体结构十分清晰,具有规则的肿块形态,密度分布不均匀,有粗大钙化灶出现。恶性肿瘤:主要征象为肿瘤大小小于临床大小,出现局部高密度浸润现象;次要征象为乳头呈现为漏斗状或者内陷,乳腺皮肤组织出现增厚现象,呈现出阳性导管征。只要具备以上2个主要征象或者2个以上的主要征象、2个以上次要征象、1个主要征象者,便可以将其诊断为乳腺癌。但是如果出现了典型钙化现象,却并没有出现其它征象出现,同样也可以将其诊断为乳腺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百分比形式表示,P<0.05时说明差异明显。
2.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钼靶X线的乳腺癌检出率为60%,核磁共振成像技术80%,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钼靶X线对恶性肿瘤中存在的肿块伴随钙化、单纯钙化均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与检出率,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低回声肿块背景下的细微钙化具有较高敏感性。
3.讨论
乳腺癌属于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降低乳腺癌患者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影像学是筛查和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方法,如核磁共振成像(MRI)及X线钼靶等影像学方法在乳腺癌的诊断方面均有所应用,但2种检测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不一。研究旨在对比MRI、X线钼靶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现将乳腺癌属于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会造成严重威胁,但乳腺癌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不明显,易延误治疗,因此必须早期对其做出诊断并及时给予治疗。
综上所述,乳腺癌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高,钼靶X线检出的假阴性病灶可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出,可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式。
参考文献
[1]杨勇,杨一林,吕秀花,等.多模态影像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6,25(7):603-607.
[2]葛光治,杨艺,张强.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在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11):921-926.
[3]毛玉瑶,周元全,文欢,等.多模态超声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新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26(11):1478-1484.
论文作者:刘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乳腺癌论文; 征象论文; 患者论文; 技术论文; 病灶论文; 核磁共振成像论文; 检出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