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中医医院 云南保山 678100
【摘 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中36例,以入院号单数和双数形式分成保守组和置换组。保守治疗组治疗方式综合性强,电刺激疗法、牵引和高氧治疗,并让患者保持充分休息。置换治疗组治疗方式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而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和治疗之后的Harris评分。结果:置换组患者在接受了受手术之后的一年间,Harris评分均要比保守组好,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效果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疾病引发原因比较复杂,与骨头内小血管的损伤有关,也与高凝低纤溶状态纸质代谢紊乱有关。临床工作中想要将该病治愈存在一定难度,尤其待改并的晚期,有着较高致残率,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有着极大影响[1]。临床治疗方法分成手术和中医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方式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和疼痛缓解有着良好效果。本院针对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的效果进行研究,下面就其做简要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2017年3月-2018年9月区间,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中36例,以入院号单数和双数形式分成保守组和置换组。全部患者接受了MRI和CT的诊断,符合诊断标准。这些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发病原因分别是创伤、酒精、激素诱导、药物导致。手术前做Harris的评分,平均值是(47.58±100.45)分,患者平均年龄是(43.69±7.68)岁。比较两个小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性不是很明显(P>0.05),可就其治疗前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全部患者和家属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保守治疗组治疗方式综合性强,电刺激疗法、牵引和高氧治疗,并让患者保持充分休息。置换治疗组治疗方式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前以X线为患者做检查,将影像学资料作为基础,选择出患者适合使用的假体,分析患者病情,制定详细的置换方案。手术过程:以患者身体条件为基础,选择合适麻醉方式,硬膜外麻或者全身麻醉,患者保持平卧位,将其臀部垫高,手术医生找合适位置行纵行切口,就是大转子定点设为中心,一次切开患者皮肤、皮下、髂胫束,朝着内部牵拉着阔筋膜张肌,朝着外部牵拉臀中肌。臀中肌转子止点位置要横向切断,关节囊纵形切开。切断患者股骨颈,工具时骨锯,而后把坏死的股骨头去除。要让下肢保持外旋,围绕着膝关节的轴线线,对小转子1cm位置股骨颈切面做修整,让切面同股骨颈二者间保持角度是45°。髋臼锉去除掉髋臼软骨面,千万不能穿透内壁。一直要等到软骨下骨有血渗出时,可以停止。在髋臼放入适宜的髋臼试样帽,生理盐水和抗生素进行冲洗,冲洗之后,把选择的假体放入其中,用螺丝做固定。对髓腔进行扩大,冲洗之后,将假体放置其中,而后整理并修复髋关节,对下肢长度和髋关节的稳定性进行检测。置入负压引流,而后逐层将切口缝合 [2]。
1.3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Harris的评分,以此来评价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有着怎样的改善。Harris评分的分数越高越好,优是90分到100分。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采用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中的例数、(%)表示百分数,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置换组患者在接受了受手术之后的一年间,Harris评分均要比保守组好,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可见统计学意义。
表1 全部患者经过治疗Harris评分的对比 (,分)
3.讨论
近些年,我国老龄化更加明显,交通事故也更多,股骨头坏死疾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依旧是当前临床上难治性骨科疾病,一般情况下,小于50岁的患者愿意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治疗方式,而老年患者则更愿意应用保守的治疗方式[3]。这种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和髋关节功能,治疗效果明显。但是假体选择对于手术后效果存在着一定影响,为此应该在手术之前,对患者患病位置做详细检查,以此选择出最为合适的假体,促使手术治疗发挥出最大效果。这种置换手术方法下,固定方式分成生物学固定和骨水泥假体固定。生物类型假体一般会应用在活动性高、骨质较好、预期寿命较长的患者中,而骨水泥类型假体一般会应用在手术活动量不多、扶拐有困难、全身状况比较差、骨质疏松严重的患者中。因此,选择何种假体,应以患者具体情况为主。保守治疗电刺激疗法、牵引和高氧治疗,并让患者保持充分休息。可以缓解患者疼痛,但是对于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有待提升,进而提出置换手术的治疗方式[4]。
此次研究中置换组患者在接受了受手术之后的一年间,Harris评分均要比保守组好,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凌.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疗效分析[J]. 中国临床研究,2015,28(7):891-893.
[2]张剑君,吕龙,李华,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32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治疗体会[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9):1680-1682.
[3]程玉庆,程学福,姜建军,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53例[J]. 浙江医学,2010,32(9):1386-1388.
[4]谭美云,郭杏,张忠杰.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J]. 重庆医学,2015(5):633-635.
论文作者:李宏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患者论文; 关节论文; 缺血性论文; 股骨头论文; 方式论文; 保守论文; 手术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