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材料分析问题、问答实例的评述_中国近代史论文

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例题讲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问答题论文,例题论文,材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例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密迪乐曾经连任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翻译官达十年之久。他随文翰访问(太平天国)天京以后,不久就返回英国。1855年10月1日,他在伦敦《泰晤士报》发表对中国革命的意见时说:“现在最好的下策无论是为着出入口商务的发展,或是为着基督教新旧教派的传播,西方国家只有一条稳当的道路可走,那就是:各自训令其驻华代表认真执行任由教新旧教派的中国人自行处理中国事务的政策。……至于商业界,我不能不说,利用交战某一方之软弱或恐慌,巧取豪夺,以获得什么东西,将不会有长久的利益;而以武力干涉战争,无论偏袒哪一方,将必延长无政府状态,并将毁坏中国之工业精神——这种精神是一切永久性的商业所必须依赖的。

材料二 法国和沙俄怕英国垄断中国沿海市场,因此迫不及待地叫嚷愿意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咸丰皇帝没有明确表态,他要军机大臣通知曾国藩等总督巡抚“妥筹办理”,提出意见。曾国藩……向咸丰皇帝建议:“应请饬下王大臣等传谕该夷酋,奖其效顺之忱,缓其会师之期,俟其军克复皖、浙、苏、常各郡后,再由统兵大臣约会该酋,派船助剿。”

材料三 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月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本月10日上午10点左右,……对宁波的轰击开始了,连续炮击约5小时之久,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

回答:

①据材料二,法俄要求“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目的是什么?曾国藩对此持何态度?他为何持此态度?(4分)

②从材料一到材料三,英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4分)

③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出了哪些认识?(4分)

【参考答案】

①与英国争夺中国沿海市场。既同意而又主张缓期联合。为镇压太平天国,挽救清朝统治,同意法俄帮助;但由于与西方列强又存在矛盾,对其存有疑虑,因而又主张等待列强控制太平天国统治区域后再与之联合。(4分)

②从“中立”到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一方面太平天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国干涉中国内政;另一方面,清政府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向列强出卖民族利益,满足了侵略者的要求。(4分)

③西方列强无论“中立”还是支持清政府都是为了维护在华既得利益;中外反动势力为了各自利益,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是必然的。因此,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必须既反封建又反侵略。(4分)

【讲评】

此题考查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的史实,侧重于考查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斗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本国腐朽的封建统治,引起了中国人民持续不断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抗争的第一次高潮。中国人民的斗争既威胁到了清政府的统治,也冲击了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这就使得两者在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及要求,他们之间的勾结也就成为必然。但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也同时威胁到了清政府的利益,双方又有矛盾的一面,因此双方的勾结有一个过程,有一个相互认识和了解的过程,但最终必然走到一起。此题提供的材料充分反映出了这一特点,意图也就在于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镇压这一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中外反动势力之间关系的基本特征,从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和认识,特别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任务的双重性这一显著特征。通过这些特征的把握及规律性的认识,就可以据此分析近代史上一些相同的历史现象及问题。

此题第①问中有三个问题。对法俄两国要求“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目的,不能笼统地说是为了扩大在华权益,而必须按照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回答其具体意图,即与英国争夺中国沿海市场。这反映了列强侵华过程中矛盾斗争的一面。至于曾国藩的态度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概括,而其原因则需结合所学知识,从双方既勾结又矛盾的关系上来分析。

第②问有两个方面,一是英国对华政策的变化,二是变化的原因。英国对华政策的变化,是其对清政府与太平天国政权比较与选择的结果。西方列强侵华过程中,一切以其利益为转移,他们总是以满足其要求的多少来对待中国国内政权和政治派别,扶植侵华工具。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的“中立”实际上是一种观望比较的过程,当清政府满足其要求,而太平天国反对其干涉中国内政时,英国态度及政策的变化也就成为必然了。英国对华政策的变化,也是整个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过程中的共同特点,以华治华,更换侵华工具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维护他们在华的侵略权益。认识到这一点,第③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此题难度值为0.50左右,难度适中。学生失误之处:一是在于第①问中没有依据材料回答法俄两国要求“帮助”的目的;二是英国对华政策的变化不能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出来,语言欠精炼;三是认识上不够全面和深刻,没有认识到近代中国人民革命任务的双重性。原因在于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尚待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着重于寻找有效信息、加工信息、运用信息三个环节上的方法与技巧的指导。

【例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列强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如以1913年的指数为100,1918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为85.5,法国为29.6,德国货物几乎完全停止进口。而日本1912年输华物资总值只有9000多万海关两,1919年增至24000多万海关两。1913年,日本对华投资总数约4.9亿日元,1919年增至14亿日元以上。

据陈旭麓主编《中国近代史》

回答:

①据材料一,指出1840~1845年和1845~1853年英国对华贸易额变化的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呈现这两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4分)

②据材料二,指出1895~1905年和1914~1919年中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呈现这样明显不同的趋势?(4分)

③材料三表明,当时英法德日在华经济地位发生了剧烈变化,为什么?(2分)

④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出了什么认识?(2分)

【参考答案】

①1840~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迅速增加。因为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英国工业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1845~1853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呈下降趋势。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对外国工业品的抵制作用及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无力购买外国商品。(4分)

②1895~1905年中国入超呈剧增趋势。因为中国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列强控制中国海关,加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1914~1919年中国入超呈下降趋势。原因是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于战争的需要,中国的纺织品、面粉等反而增加了出口。(4分)

③英法德等国忙于欧洲战争,无暇东顾,而日本乘机扩大在华势力。(2分)

④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中国的经济根本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展。(2分。注:只要回答意思相似或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讲评】

此题形式上属于表格材料与文字材料相结合的传统式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了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基础知识。经济侵略是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其侵华目的之所在,政治及军事侵略更多地服从于经济掠夺的需要。在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除了赤裸裸的掠夺外,更多地是通过贸易形式进行的,更具隐藏性。作为经济侵略的方式,一是商品输出,二是资本输出。列强的经济侵略,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时而增强,时而下降;列强各国在华实力发展也不平衡,此消彼长。帝国主义的侵略,特别是经济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迟滞、片面、落后的根源。中国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摆脱半殖民地的社会状况。本题的命题意图,首先在于考查学生对某一阶段西方列强经济侵略所呈现出的趋势的概括能力,进而考查分析呈现这一特征的能力,最终落实到对“独立与发展”这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主题的认识上。

此题采用了表格式材料,通过数字反映和说明历史现象,要求考生借助数字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解答这类题型,关键是要获取数字中的有效信息,并根据题目要求,得出结论;数字信息处理不当,与之相联系的问题的分析也就失去了意义。本题中的第①问实际考查了两个问题,即1845年前后两个阶段英国对华贸易的发展趋势,而每一阶段又都包括特点及原因两方面的内容。解答此问,通过材料一中有关数字的增加和减少,就能得出“前期增加,后期下降”这一结论的。至于原因,贸易增长方面应从英国取得一些贸易特权等有利条件上进行分析,贸易下降则应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排它性上来分析。此题的第②问采用同样的方法即可解决,先要依据材料中的年代信息,判断出其时间范围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战期间两个阶段,然后相应地结合教材中的有关知识,分析出这两个阶段呈现明显不同趋势的原因。第③问只要结合一战期间国际形势的特点分析,即可得出结论。第④问是此题的落脚点,必须上升到独立与发展关系的高度,才能分析得全面而又深刻。

此题难度值为0.55左右,难度适中。考生失误之处主要在于对贸易发展趋势的概括上欠准确,辞不达意;再就是分析原因时,结合教材知识不够。失分原因主要在于对数字信息不会分析和提炼,也在于受教材与资料的限制,教师教学中提供的大多是文字式材料,学生缺少处理数字信息的训练。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提供或自制一些表格式材料,并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数字式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方法技巧。

【例3】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一战期间中国政治思想领域出现的几股进步潮流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方面的突出特点。(16分)

(注意:不要全面罗列史实,而要从中作出概括并用史实说明。文字表达应注意语意准确,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潮流:①民主共和。如护国运动、反对张勋复辟、护法运动。②实业救国。如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③思想启蒙。如新文化运动,矛头指向封建道德。④社会主义。如李大钊等宣传马克思主义。

特点:①互相促进。表现在: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推动民族工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建立民主政治;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新文化运动产生;思想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主义的传播。

②影响深远。表现在为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变提供了条件。

(评分说明:1.概括的文字可以与上列要点不同,只要意思相同即可。2.有下列情况可以加分,但本题不得超过16分;①能从文化思想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高度说明特点的,可加1分。②在上列要点之外,还能写出其他潮流、特点,言之成理并有正确说明的,可加1分。)

【讲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北洋军阀统治前期(1912~1919年)、特别是一战期间中国社会状况的基础知识。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黑暗中孕育着光明。一方面,北洋军阀对内镇压、复辟、独裁,对外投降卖国,统治十分黑暗;另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民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同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革命即将出现伟大的转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因素孕育成熟。这一时期国际国内经济、政治领域的重大变化,都在思想领域得到了集中反映,各种思想潮流同时并存。

此题的命题意图,从知识考查的角度讲,就在于考查学生对这一时期政治思想领域出现的进步潮流的掌握程度;从能力考查上讲,则主要考查学生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以及准确精炼的文字表达能力,最终认识到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此题为近年来问答题中的特色题型之一,其结构一般由概括特征或特点、举例说明两大部分组成。两部分中的重点是在特征的概括上,举例多一少一都是可以的,只要能够说明这一特征即可。解答这类题型,必须了解其答案构成的特点,否则答案即使正确,但也可能会因为形式上与评分标准不一致而导致失分。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此题所限的时间及空间范围,即一战期间的政治思想领域,明确答题的内容,即进步政治思想潮流及其相互关系;然后回答这一时期重大的政治思想事件及现象,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将它们归类为四个方面,即四股进步潮流,最后用精炼的语言和简洁的形式表达出来。

此题难度值为0.40左右,难度较大。学生失分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没有掌握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难以从时代特征的高度对政治思想领域的进步现象进行概括归纳,只会罗列史实;其次,文字表达方面,语言欠准确,辞不达意,条理不清;再就是组织答案时,没有突出这类概括说明型问答题答案构成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教学,使学生能从宏观角度处理所学知识,以阶段特征为核心掌握所学知识,形成相对完整与稳定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针对这类高概括型的问答题,进行相应的训练,掌握这类题型的特点及解答方法与技巧,做到概括精确,说明简洁,层次分明。

【例4】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归根结底是一个民族运动,是具有民族独立和中国近代化两个内容的民族运动,而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而现代史上(指1949年以后的历史),这两个问题仍在继续,只是二者的位置发生了历史性的进步与变换。”上述观点是否正确?(1分)导致近代、现代“两个问题位置变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指出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族运动”的不同表现及其最终结局,(6分)并谈谈你对这种不同结局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上述观点基本正确。(1分)

根本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为首要历史任务;中国现代史上,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首要历史任务。(3分)

表现及结局:①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成为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高潮,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洋务运动在社会上兴起,最终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破产;民族工业产生,但步履艰难、处境悲惨。②20世纪中期,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捍卫了民族独立;对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为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十年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坚实基础。(6分)

认识:①近代史上,争取民族独立和近代化运动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下兴起的,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严重阻碍,再加上运动领导者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不可能取得民族运动的最终成功。②现代史上,近代化运动和维护民族独立运动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进行的,中国已经结束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加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决定了新的民族运动的不断胜利。(6分)

(说明:对“认识”的回答,可按以下情况分层计分,但不得累计,最高得分为6分。1.从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角度展开分析,且言之成理的,可得3分。2.既从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又从阶级属性上进行分析,且说理充分的,可给6分。)

【讲评】

此题属于论证型问答题,考查了19世纪中期、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与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础知识,重点对中国近代史上民族独立运动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进行考查。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大任务:一是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二是在此基础上,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实现国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近代化,即主要实现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这两大任务紧密相联,相互影响,贯穿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支配着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探索活动。在近代史上,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使中国失去了国家独立,影响到了经济、政治的正常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先实现国家独立,才能实现民族富强,因此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任务。中国人民经过艰难的抗争与探索,最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国家独立。但是独立之后,国家经济文化的落后又威胁到了政权的巩固和民族的独立,这样实现经济政治上的现代化就上升为第一位的任务,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成为中国人民建设和努力的方向。在中共的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此题的命题意图,就在于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知识的考查,进一步上升到理论高度,从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及主要任务的发展变化上,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及阶段特征,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此题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判断观点是否正确,并分析理由;第二部分则是要求对19世纪中期及20世纪50年代两个阶段的“民族运动”进行比较。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要从社会性质出发,分析每个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而分析出两个阶段“民族运动”两大任务的不同。至于第二问,则只要根据题目要求,将两个时期“民族运动”的有关史实加以概括、比较,即可得出结局不同的结论。

此题难度值为0.38左右,难度较大。学生失误之处,一是“两个问题位置变换”的根本原因分析不透,没有深入到现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主要任务;二是两个阶段的“民族运动”举例欠准确,没有围绕争取独立、实现近代化这个核心列举史实;三是认识方面漫无边际,没有根据题目要求从“结局不同”方面进行分析。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特别是规律性、理论性的知识欠缺,更不会利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处理缺乏深度,过多地注重于对某些事件及现象的具体分析,忽视了通过这些事件及现象总结规律,再反过来指导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在这一点上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因为一些问题仅靠学生是难以达到较高层次的认识的,教师既要重视从微观角度处理具体的历史事件,更要注重从宏观的角度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分析综合,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培养用历史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标签:;  ;  ;  ;  ;  ;  ;  ;  ;  

对材料分析问题、问答实例的评述_中国近代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