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规则、日常规则与社会适应:基于学生日常生活的社会学分析_群体行为论文

学校规则、日常规则与社会适应:基于学生日常生活的社会学分析_群体行为论文

学校规则、日常规则与社会适应——基于学生日常生活的社会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规则论文,日常生活论文,社会学论文,日常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学校适应良好的学生为何社会适应困难?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为何总是存在人际冲突?这两个问题在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并带来了诸多不良后果。

现象1:优秀学生缘何并不优秀?

哈尔滨市第五届青少年艰苦磨炼营刚开营,就出现难堪事:老师本来最担心平时学习成绩较差、调皮捣蛋的“差生”不好管理,谁知他们竟成了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榜样,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志品质、生活自理能力、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深深感动了大家。相比之下,好学生的表现却大大出乎老师们的意料。有的只因蚊子叮了满身包就说:“太苦了,再也不来了。”在磨炼营住两宿,有人扔了五六双袜子,原因是不会洗,穿脏了就扔;一样住大通铺,别人不能挤着他,更不能踩他的床铺;发现菜里有几块肥肉,就跑回营房吃自己带的面包、火腿肠和小食品。[1]

问题1:被学校和老师认可的学生,即得到学校认可并顺应了学校规则的学生,为何在日常生活中却无法被大家认可?在学校中社会化良好的个体为何会遭遇日常生活的适应难题?

现象2:学生为何遭遇人际关系的两难?

案例一:人教论坛中“班干部之家”的一段讨论。[2] 讨论主题是:现在的社会,当好一个班干部真的挺难,有时候,面对同学的不信任;有时候,面对老师有种种压力,你是否有很多感想?结果有人说想辞职但老师不肯,成绩不好受老师批评,有的说压力太大等等。

案例二:学生创作了题名为“叛徒”的打油诗:老师有走狗,名曰班干部,十有八九好,唯有一走狗,插在学生中,只会汪汪叫,报告打不停,人格具丧尽,早已不是人,见其喊旺财,呜呼!快哉快哉!

问题2:班干部常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两方面的巨大压力,遭遇着两难困境:老师的要求和同学的接纳,哪个更重要?

上述情形表明,在学校中的确存在这样的现象:学校和老师认可的优秀学生却常常不被同学认可。由此引出的研究问题是:作为社会化执行机构的学校,其社会化功能是否有效?学校生活中所奉行的规则和日常生活中所奉行的规则是否存在着差异?如果差异存在,它们又是如何影响着学生的社会适应的?

二、学校生活中的规则暗示

学校生活中存在着与日常生活相异的规则暗示,学校生活的情境明示或暗含着各种规则,身处学校情境的学生被要求内化这些与日常生活规则相异的学校规则。

首先,学校组织化结构及专业化权威呈现出一种明确的控制取向,而控制的需要则要求学生学会服从。

按照威拉德·沃勒(Willard Waller)的说法,学校是按照某种权威主义组织起来的,当教师和行政权威之间的关系最亲密和睦时,这种专制就变成了一个由教师群体作为一个组织良好的牢固的统治阶层的寡头政治。而在学校行政部门和教师关系不和睦的地方,这种控制就变得更加专制。服从的教育需要成为学生取得成就的一个条件。[3] 在几乎所有的学校中,对于好学生的判定都是基于服从这一重要原则的。余秀兰的研究可为之佐证,她发现城乡中小学生所列举的被老师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品质大都与服从有关。其中,“听话”、“守纪律”、“不调皮”是受到肯定的主要品质,而“错了不承认”、“上课不听话”等被视为是最不受老师喜欢的行为。[4]

其次,学校规模和教育条件有限之间的矛盾时刻存在,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耐心、克制与放弃,这些品质隐含着学生是“被动”者。

菲利浦·杰克逊指出,学校生活有“四个不为大众所知的特点,即拖延、不满足、干扰和散乱”。[5] 他认为,当一个学生应对这些压力的时候,所需要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耐心”。在学校中,处处可以看到等候着的学生们。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而不得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答案。学生只能等待教师点名,而且必须学会忍受常常什么也等不到的结果。同时,他们还必须保持这种优良品质,在每一次需要表现的时候,做好等待被选中的准备。一旦有人破坏这种秩序,则不仅会受到强有力的规章的制裁,而且会被强大的集体感所谴责,被其同辈群体所抛弃。

耐心之所以与被动相关正在于此。耐心这一品质对学生的要求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学生必须学会克制,并常常被迫放弃。这是作为学生必须学会的重要内容。

第三,学校营造的竞争性氛围制约了学生与他人的关系,从而限制了学生取得外界帮助的可能性。

竞争性氛围内涵了两种学校规则:

第一条规则是学生必须“自立和独立”而“寻求帮助”应被限制。这一规则有其相应的条件支持:学校在物理空间上隔绝了家庭帮助的可能性;而教师要求家长不能过多提供帮助,则是心理空间上的隔离;同时课堂规模也足以限制学生向教师寻求更多的帮助;尤其是考试或考查时,如果学生企图寻求帮助,这种行为将被定义为作弊。然而,寻求帮助在日常生活中显然是一种积极的解决问题的行为。

第二条规则是竞争是最重要的而合作则不重要,这里又内含了“自己是最重要的而他人并不重要”的意义。高德胜对此作了简要概述,他认为学校传递给学生以下认识:

1、自己是最重要的。

2、关键是自己比别人多学了多少。

3、盯着别人的缺点。

4、抢占有利位置。

5、集体是精英的舞台。

6、顺从权威。

7、弱者不值得同情。

8、说和做是两回事。[6]

因此,学生极易面临这样的窘境:一贯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尽管他们在某些方面超过同龄人,但在其他方面,尤其是校外活动中,却需要依赖于同龄人的友谊和支持。如果他们不能用合作对待所要完成的工作,就必须学会在大起大落时处理好成功与失败的心态问题。

三、“好学生”的挑选与“好朋友”的维持

要判断学生的学校社会化成效如何,最直接的标准就是“好学生”。成为“好学生”,至少表明学生习得并满足了学校的要求。但是,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这种情况正好与学生同辈生活中的社会化成效产生矛盾。

(一)好学生的标准和挑选

1、何谓“好学生”

“好学生”的概念涉及制度层面和日常生活层面。制度层面的“好学生”主要由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认定,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此外,还有学校自己创造的各式称号,如:学生标兵、十佳学生、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社团干部等等。非制度层面的“好学生”一般是指被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会上的普通群众所认定的好学生。这类“好学生”没有某些固定的称谓,但我们可以从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和普通群众给予他们认可的学生以赞赏性语言或评价中发现,比如“听话的学生”、 “了不起的学生”、“有本事的学生”、“让家长享福的学生”等。

2、如何挑选“好学生”

学校情境中对于好学生的选择往往通过若干机制进行:

(1)仪式化的精英挑选。学校情境中的好学生往往是通过种种仪式被挑选的。升旗、优秀学生表彰大会、加入少先队或共青团等等都是通过仪式化的活动来进行的。以升旗为例:升旗是学校的一项常规活动,它可以促使学生体会国旗庄严,产生爱国情感,同时也是学校进行精英挑选的载体。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升旗仪式,但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有在仪式上亮相的机会。升旗手、护旗手以及宣读升旗程序的人都可以以某种权威性的形象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从事这项神圣而庄严的活动。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由此而获得了特殊的意义。因此,谁来做升旗手?谁来做护旗手?谁来做宣读升旗程序的人?按理说,每个学生都有可能也都有资格获得这样的机会,但实际上,学校会挑选学生干部或成绩优秀的学生来担任这些角色,尽管这些角色的人选常常发生更替,但始终集中在同一个群体,学生获得在升旗仪式上的亮相机会,也就意味着获得了学校和教师对其一贯行为表现的首肯。换言之,升旗资格的获得在某种程度上是学校精英的标识。

(2)特权赋予。作为班干部或教师喜欢的学生,他们往往会享有种种特权,这些特权会以一种不言自明的表现形式传递着某种信息。享有特权的学生很容易借助于此而树立起自己在班级中的权威,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之中。

其中,办公室的通行权和优先知情权是两种较为明显的形式。

·办公室通行权:学校树立起教师办公室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学生们通常是不能够自由出入的。但部分学生能享受自由进出办公室的特权。这些学生往往包括课代表、班干部以及少数受老师青睐的人。通过自由通行于教师办公室,一部分学生向另一部分学生显示了自己与教师的友善关系,他们的优越感也由此得到体现。

·优先知情权:班干部常常优先知道学校的新政策或教师的意图。他们成为班级中重要消息的发布者,这使得其地位得以提升。教师有意或无意赋予部分学生的种种特权,使他们在学校情境中获得较大的优势。被赋予特权者充分意识到了自己在学生中所处的优势地位,这一方面有利于他们利用这样的高位占有结交朋友。另一方面,优越感的过度膨胀也可能造成不良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使得他们表现得傲慢自大,不受同学欢迎。

(3)标签效应。在“好学生”的选拔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贴上相应的“标签”以将他们划归到不同的类别中,并通过课堂语言和体态、考试与检查等等不断地强化这一分类。

学生们的“好”和“差”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以成绩为标准来划分的,但当作出这一划分后,“好”和“差”的标签就开始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表现。对于同样的考试成绩,教师可能对“好学生”们表现出由衷的欣赏和称赞,却有可能以怀疑的态度来对待一个被标定为“差生”的人。

教师的评价还可能通过一些有意无意的语言和体态表现出来,学生对此心知肚明,他们通过教师的语言和体态就可以了解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比如,教师们在提问时往往有所选择。当要考察全班同学对某个基础知识是否掌握时,通常就会叫一个成绩最差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如果该生能正确回答,那么也就表示这个知识点已经为全班普遍掌握了。而当遇到难题的时候,教师则往往会点名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回答,如果连续几位“优生”都回答不上,教师便会亲自讲解,而不再继续提问了。在这种情境中,“差生”和“优生”的身份便被教师进一步地标定了。

(二)“好朋友”的形成和维持

在学校生活中,好朋友的形成主要依据“个人化的爱好”和“共同活动的交互”,好朋友关系的维持则依赖于“不打小报告”和“避免成绩比较”。

在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中通常会形成若干个小群体。“个人化的爱好”,比如:性格、兴趣爱好、谈话主题、家庭背景和居住区域等,都成为学生们形成小群体的因素。有研究表明,[7] 女生的交往与男生相对不同,她们交往的同学一般是学习成绩相似、处于同一水平的人,主要是以做事风格、兴趣爱好、谈话投机度来选择的。女生的交往中,性格因素并没有成为一个标准,因为她们的小圈子里有的同学很外向开朗,而有的则内向沉默,有的风风火火,有的慢慢腾腾,在一起反而形成了互补。女生的外貌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长得漂亮的女生关系很好,个子高的女生在一起,几个胖胖的女孩子则又属于一个小群体。

而男生之间并没有像女生那样有着十分固定的群体,交往的形式比较松散,“只要能玩到一起”就可以了。共同的体育兴趣和活动爱好,家庭住址、性格因素也起到一定作用,而家庭经济状况、本人学习成绩和是不是班干部等因素并没有对此产生影响,男生之间的交往比较多维度,不局限于某个小群体之间。

概言之,好朋友选择遵循了一般的人际吸引原则,学习成绩并不是学生互相吸引的关键因素。

“共同活动中的交互”则是形成好朋友的另一个机制。与学校情境中精英享有特权相比,日常情境中的好朋友之间是平等相容的,彼此之间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判断和意见。小群体成员彼此之间感情交流密切频繁,遇到“问题”和“麻烦”相互倾吐,共议解决之道。[8]

Santrock认为,友谊基本上提供了青少年六项重要的功能,包括:伙伴、鼓励、物质支持、自我支持、社会比较、亲密关系等。Levinger指出同伴和朋友间的友谊发展历程,是经历了相识、建立、延续和巩固、恶化、一直到结束等五个阶段,整个过程是由浅到深,一步步循序发展,从相识之初到后来结为好友(如果不将终结阶段考虑在内),最终目的是要建立起稳定而互惠的亲密友谊关系[9]

初入小学时期,学生大多数是自我中心的,后来,他们逐渐发展了与同学的关系,在同学中选择一两个人为要好的朋友,他们在一起游戏玩耍的过程中建立起了感情联系,有时还会互赠礼物,但如果关系破裂却会将礼物要回。到了小学后期,学生关系虽然仍是以最要好的朋友为主,但已有一些比较紧密的同辈群体出现。进入初中后,学生间形成了较为牢固的同辈群体,这种同辈关系超过了师生关系,而且不仅仅是游伴关系,在这一群体中,他们互相学习,互相模仿,相互交流信息,形成了自主的规则和亚文化。

同伴之间的交往不仅需要倾向上的一致,还需要保持交换的对等。日常情境中的同伴关系是在共同活动中不断地进行情感与物质的交换和互惠而逐渐加强的。若以学业方面与非学业方面的标准来衡量,日常情境的活动主要是非学业活动。Criskszent Mihalyi和Larson的报告认为:学生与同伴在一起的大部分时间(96.5%)用在闲暇活动及其他琐事上,只有3.5%的时间是在做与学业相关的事。对此,学生自己的反映是:在学习的时候,他们喜欢和朋友一起学习,不喜欢自己单独学习,但他们承认,如果有朋友在场,要专注于学习则会有更多的困难。比较而言,成绩好的学生更倾向于独自学习(主要指做作业)。尽管他们和同伴在一起,也几乎不论及学业方面的话题。

可见,不管各个小群体的具体活动是什么,他们都受到了自己圈内同伴的接纳和认同,从心理上获得了一种归属感和满足感。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10] 人际交往当中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学生们不会无缘无故地互相接纳和喜欢,对于真心接纳、喜欢他们的人,他们也倾向于接纳对方,愿意与其交往并建立和维持关系。相反,对于表现出不喜欢、排斥他们的人,他们也倾向于排斥、疏远对方,避免与其有深层的交往。

好朋友的关系如何维系。依赖于两个主要机制:第一是不能打小报告。在班级中,总会有一些学生承担着老师的“通讯员”的角色,负责向老师汇报各种违纪事件,而这样的学生在班级中是不受欢迎的。他们的行为可能获得老师的首肯,但绝对无法得到同学的认可,而且往往成为众矢之的,受到厌恶和排斥。这种告密者的印象具有扩散性,不仅仅被损害利益的人会讨厌与其交往,其他同学也会对其敬而远之。

尽管学习成绩是学生受到学校认可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在与同学建立亲密的同伴关系时,却要遵循另一个规则:避谈成绩。在学校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成绩好的学生之间往往没有密切的关系,反而会和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在一起玩。成绩好的学生之间存在着竞争,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延续了这样的关系,这使他们在交往中很难进行真诚的交流。而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不好的学生交往时,也需要注意避谈成绩,因为这很容易让人觉得“背叛”和“虚伪”。

四、公正原则与互惠原则:不同的影响后果

学校生活与日常生活是两个不同的情境,不同情境中蕴含着不同的规则。学校通过各种正式的仪式进行精英挑选,并赋予他们各种特权。当精英身份一经标定,教师会通过各种有意或无意的暗示不断强化学生对于自身角色的认知。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公正原则是学校规则得以维持的关键因素。日常情境中朋友的挑选主要基于个人化的爱好,个体在频繁的共同活动中不断进行物质和情感的交换,互相接纳和认同。日常规则由学生自己制定,互惠原则是日常规则得以维持的关键因素。

由于两套规则的制定者、内容、执行过程、遵循的原则所存在的差异导致学生陷入社会适应困境:即当学生深刻内化学校规则时,就可能放弃日常规则,从而陷入“只上不下”的“好学生怪圈”困境,进而导致学校适应良好而社会适应困难的现象。同时,当学校规则与日常规则发生冲突时,学生如果选择遵从任一种规则,都可能引发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人际冲突。

(一)只上不下的困境

一个普通学生可以不用过多考虑自己的行为或学业成绩的好坏与教师的直接关系,而一个班干部甚至课代表,所要考虑的却要多得多。此类事件经常为班干部们所经历。某英语科代表为了不使英语教师对自己失望,十分努力,希望在这门学科的学习上比以往更为突出,结果事与愿违,几次考试并不居班级前列。此时,她除了沮丧和自责之外,还要承受来自教师和同学们的双重压力。教师可能会说:“再这样下去就只好换人了!”而同学们也会不服气:“就这样的成绩也能做课代表啊?”这样的压力使得学生陷入了只能上不能下的困境之中,并且越陷越深——成绩越好的人就越想更好,并且不容许自己有一丁点儿的退步。

成绩优秀的学生所遭遇的这种巨大的学习压力甚至超越了成绩普通的学生。为了保住自己已有的优势地位,他们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成绩保卫战”当中,即他们的生活中心以学校规则为准绳。

很多学生每天的活动都是单一的学习,没有其它的休闲娱乐时间。有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始终无法融入同学群体,原因在于他在与同学聊天时完全无法参与话题中去,他会解复杂的方程式,却不知道最近流行的网络红人是谁。而另一些学生在学习以外的其它活动中也常常遭遇到挫折,因为他们缺乏应有的生活经验和日常规则的体察能力。他们有许多的烦恼、忧愁,有很多苦闷需要倾诉,可是在别人眼中他们却是完美的,是没有痛苦的人,也是格格不入的人。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竞争的气氛,追求“第一”使他们丧失了许多与人交流的机会,大多数时候,他们只能“走自己的路”,而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他们因为自己的成绩优势而遭受别人的误解和嫉妒,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继续巩固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在考场上获得一时快慰,才能继续受到老师的宠爱,而这实际上又都是为了迎合学校规则对于优秀学生的定义——深入骨髓的学校规则令他们与日常生活渐行渐远。

对于那些成绩普通的学生或成绩差的学生来说,也必须想方设法应付或对抗学校规则。在成绩排名、批评惩罚、约请家长等等监督措施的高压之下,学生们即使不认同学校规则,表面上也只好俯首称臣。而这种表里不一带来的后果却是促使学生学会了许多不好的行为品质和处事态度,作弊只是其中一种。在学校中,为了躲避惩罚而撒谎、欺骗、推卸责任等等情形不一而足。

(二)人际冲突的困境

学校规则中选拔出的优秀分子——班干部常常会遭遇一种很微妙的状况:一方面,自己虽然受到老师重视,却并不在所有情境中都占据优势。学校赋予的特权的确为自己赢得了不少资本的合法分配,但这种优势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又可能带来并非优势的尴尬。

为了缓解或避免与学生的直接冲突,有时教师会将班干部作为自己的规训代言人,“XX,你帮我带个信,他要是再这样,我就要采取相应办法了!”教师与当事人的直接冲突会转化为班干部与同学的直接冲突,同学对教师的不满也会转为对班干部的不满,令班干部面临一种尴尬不利的境地。学校规则对于班干部的要求使他们必须传达教师的规训意图,而日常规则又使他们不可能过分强化教师的规训意图,一旦两者都不被对方接纳,无可奈何的尴尬境地就会出现,并由此带来痛苦、消极的情感体验。

班干部们有时在个人行为与班级压力面前会产生种种犹豫和徘徊,有的行为并非自己所愿,也并非合理,但他们会权衡其利弊,选择一种更多为教师认同或期待的行为。在这样的困境中,班干部们通常有两种对策,要么遵守学校规则,做一个被同学孤立的人,要么就置身事外,逃避责任。有的班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并没有很好地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对班级的日常管理亦漠不关心:“我管他们干什么啊,谁也不是小孩,也不会服你管。学校、老师都管不了,更不要说我们这些班干部了。”同伴对学校和教师的抗拒,让很多班干部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五、研究结论

学生同时处在学校情境和日常情境之中,当他们按照学校规则行动取得赞赏时,在日常情境中却常常被置于不如意的境地。有的学生在经过几次演练之后,逐渐懂得了学校规则与日常规则的差异并开始适应这个差异: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下按照不同的规则办事,在遭遇规则冲突时知道如何采取措施将矛盾降到最低,但另一些学生则相反。那么,学校规则和日常规则的差异是如何影响学生的社会适应的,这种差异又是如何进一步导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人际冲突的?

(一)“好学生”与“好朋友”蕴含不同的选择标准

1、学校情境中对于“好学生”的评判围绕着学业活动展开

主要包括学业成绩、智力品质、遵守纪律、思想品德、实践能力、身心健康几项,但在具体的学校生活中,最主要的评判标准仍是学业成绩与智力品质,以及遵守纪律、服从教师等等。日常情境中对于好朋友的挑选没有明确的、普遍的标准,受到时空接近性、重复性、外表吸引力、相似性等人际吸引因素的影响,学业成绩、智力品质等“好学生”的必备要求不是成为“好朋友”的必要条件。

2、“好学生”的行为在日常情境中常常不被认同

作为学校和教师选拔出的“好学生”,他们被认为有义务听从学校安排,执行教师意志。当他们以代言人的身份进入日常情境时,便受到同学的排挤与拒斥。

3、“好朋友”间回避学习成绩的影响

学习成绩成为发展亲密关系的障碍,学习优秀的学生之间处于竞争状态,而学习成绩有差距的学生之间难以产生“同类人”感,只有避谈学习成绩,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人际关系。

(二)学校规则的执行过程不同于日常规则的执行过程

学校通过各种正式的仪式进行精英挑选,并赋予他们种种特权,这是他们成功适应学校情境的结果,同时又获得了进一步在学校情境中提升优势地位的机会。当精英身份一经标定,教师会通过各种有意或无意的暗示不断强化学生自身角色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了主导性作用,而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制定规则,只能被动地按教师或学校期望行事。但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他们会反过来要求教师公正,如果教师违背了公正原则,学校规则就会失效或遭到破坏。

日常情境中朋友的挑选主要基于个人化的爱好,没有制度化的标准,学习成绩并不是学生互相吸引的关键因素。个体在频繁的共同活动中不断进行物质和情感的交换,互相接纳和认同,从心理上获得了归属感和满足感,从而产生感情上的相互依赖。日常规则由学生自己制定,当学生互相维护各自利益时,规则得以维持,当学生违背了互惠原则,日常规则就会失效或遭到破坏。

(三)理解、认同、接纳两套规则的差异对学生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

两套规则的制定者、内容、执行过程、遵循的原则都存在着差异,由此带来学生社会化的两种困境。一方面,当学生深刻内化学校规则,就可能陷入“只上不下”的困境。其表现主要是竞争第一、成绩至上甚至以作弊为手段,当学生在日常情境中仍然执行这样的规则时,显然不能与日常情境所要求的平等交流、真诚互助的规则相容,从而引发学生心理与行为的种种不适应。另一方面,当学校规则与日常规则发生冲突时,学生选择遵从任一种规则,都可能引发人际冲突,这种无可奈何的尴尬境地常常带来痛苦的情感体验,甚至引发学生的消极态度与退缩行为。

因此本研究认为:优秀学生缘何并不优秀?学生为何总遭遇人际关系两难?主因在于学生并不懂得学校规则异于日常规则,当情境发生改变时,规则也发生了改变,而自身的行为也应该随着相应的规则发生改变,才能保持自己在两个情境中均适应良好。由此,本研究的进一步推论是:在实践中,需要探询解决这一困境的可能出路。因学校规则与日常规则的差异客观存在,为了避免适应困难或减少人际冲突,学生应当伴随生活情境的改变而遵循相应的规则。学校教育有理由让学生充分理解并认知学校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异同,在宏观的社会化大背景中让学生理解、认同和接纳微观层面社会化的异同。这是学校社会化功能得以具体化和产生实效的重要议题。

标签:;  ;  ;  

学校规则、日常规则与社会适应:基于学生日常生活的社会学分析_群体行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