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2型糖尿病伴肾损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论文_俞华

(上海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肾内科 上海 静安 200070)

【摘要】 目的:分析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肾损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为糖尿病伴肾损伤患者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10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伴肾损伤患者,对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回顾。综合肾穿刺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非糖尿病肾损害(NDRD)组,总结病例特点、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中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为常见,病理类型有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非常尿病肾损害、糖尿病肾病患者之间的病程、血尿等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伴肾损伤患者需要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生理类型进行治疗以及护理干预,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存以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中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肾损伤;病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246-02

引言

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性并发症类型之一,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下会直接造成尿毒症问题[1]。但是,从临床调查结果上来看,不是所有的肾病损害都是由于糖尿病问题造成的,这种没有关系的肾损伤问题被称之为非糖尿病性肾病[2]。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治疗的10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伴肾损伤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内容以及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对象,是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治疗的10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伴肾损伤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相关标准[3]。排除标准:其他糖尿病类型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患者,脑病患者。100例患者年龄在45岁到72岁之间,年龄均值(55.0±5.2)岁;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根据病理分型,将患者分为DN组以及NDRD组,组间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免疫抑制剂、血透治疗,另外进行血糖、血压等基础治疗。在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饮食护理干预:饮食护理遵循个体化原则,严格控制糖、脂肪、蛋白质配比需求。对于存在蛋白质肾功能损害患者,要降低蛋白质的总体摄入量[4]。对于食欲不佳的患者,可以调整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积极向上心态对临床治疗工作的积极性影响,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不佳情绪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做好患者家属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让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提高患者治疗的配合意识。用药护理干预:高血糖问题会加重患者的临床病情发展情况,所以需要对患者的血糖问题进行控制,并在了解患者身体指标变化的基础上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另外,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餐后以及空腹状态下的血糖监测。一旦患者出现心慌以及焦躁等不良状态时,必须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患者血糖较低,要对患者输注葡萄糖,提高患者血糖浓度[5]。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实验研究患者的空腹血糖、血压、餐后2h血糖、血脂等指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临床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参与实验研究的10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伴肾损伤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组间观察指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组间病程、视网膜病变、血尿发生率对比

对比两组实验研究患者的组间病程、视网膜病变、血尿发生率情况,详细数据统计结果见下表。结合表中数据进行分析,非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患者指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尿蛋白、肾功能

NDRD组:出现45例血尿情况。20例1天内血尿蛋白超过3.5g,15例1天内血尿蛋白在1g以上、3.5g以内,其余15例在1.0以内。另外,有6例患者发生了急性肾衰情况,4例患者发生了慢性肾衰情况。

DN组:患者均发生了尿蛋白问题。18例1天内血尿蛋白超过3.5g,20例1天内血尿蛋白在1g以上、3.5g以内,其余12例在1.0以内。另外,3例患者出现了慢性肾衰问题,1例患者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最常见病理类型:IgA肾病、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病。

3.讨论

临床数据调查结果显示,DN发生几率逐年递增,但肾损伤并非都是DN,常出现DN合并NDRD情况,总体临床症状、特点、治疗有明显的不同,所以临床干预措施要有针对性。

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出现多种非糖尿病肾病损害情况,所以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了肾损害情况,但是无糖尿病肾病病理特征的情况下,就需要综合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以及生理类型进行判定。结合本文研究结果来看,病理类型中以IgA肾病、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病最为常见,另外糖尿病、非糖尿病肾损害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崔丽娟,周盈,吴淋淋等.中老年2型糖尿病伴肾损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1):6047-6048.

[2]董南桂.中老年2型糖尿病伴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研究[J].母婴世界,2015,(2):57-58.

[3]张梅,胡大春,张鸿青等.2型糖尿病伴H型高血压对肾脏损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2):141-143.

[4]李喜荣,周世锋.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08(1):14-15,17.

[5]王中东,黄麦华.联合检测血清CYSC/RBP、尿NAG及MALB在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22(11):1110-1112,1132.

论文作者:俞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  ;  ;  ;  ;  ;  ;  ;  

中老年2型糖尿病伴肾损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论文_俞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