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表现主义建筑中的理性思想论文_刘华

浅析表现主义建筑中的理性思想论文_刘华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96

摘要:本文通过对表现主义建筑的起源,发展与特点的描述,揭示了其设计思想中的理性要素,便于将其纳入对广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思考之中。

关键词:表现主义;情感;革新;合理;理性

在建筑上,表现主义基本无法定义与归类。阿兰?科宏(Colquhoun A.)认为:“只能很笼统的说它不是理性主义,功能主义等等,而难以说清它是什么。”班纳姆(Reyner Banham)亦持相同观点:“对表现主义概念进行界定的尝试直到现在都还被回避着,因为这个术语总是被随意的使用,所以很难界定……既然建筑表现功能被当做是非表现主义手段的一个准绳,我们就可以怀疑我们在这里所看到的,以至于在20世纪建筑学的争论中,出现了一种情况,辩论的一边通过指责另一边放弃了理论立场来为自己的美学立场作辩护,而实际上,两边的理论基础都一样。”柯蒂斯(William J. R. Curtis )试图总结出一些表现主义的规律:“一般来说形容在1910与1925年间由不同的荷兰德国的艺术家组成的一个组织,并且形容一种所谓的反理性倾向,其实也只是和理性主义的简洁,矩形,固定相对。”

这里,柯蒂斯使用了“所谓的反理性倾向”一词,但是很快就小心说明了只是和理性主义的某些特征相对而已。如果仔细审视那些被归入表现主义的建筑师的作品,会发现其中的理性成分远远多于反理性的成分,当然这里有很大程度来自于建筑这门学科的特殊性。不过,既然大多数艺术作品都是通过情感表达并赋予形式,那么,作为表现主义建筑着重想表现的又有何针对与不同?

表现主义受到19世纪晚期的德国美学思想的影响,特别重要的是康拉德?费德勒(Konrad Fiedler)与希尔德布兰特(Adolf von Hildebrand)的纯粹视觉理论与罗伯特?费舍尔(Robert Vischer)的移情论,两者同时挑战了古典单纯模仿的概念。但是,给予最直接影响的还是来自于沃林格(Wilhelm Worringer )的名著《抽象与移情》,其中:“真正的艺术在任何时候都是满足了一种深层的心理需要,而不是满足了那种纯粹的模仿本能,即仿造自然原型的游戏式的愉悦。”无论是移情摆脱自我存在,还是抽象摆脱人类存在的偶然性,都体现了一种摆脱自我的冲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表现主义更趋向于表达来自个体体验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同时根植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整个欧洲正处于新旧秩序转换时期,艺术家们都强烈的感觉到一种新的觉醒,希望出现一种能够揭示人们内心需求的艺术……社会的动荡为先锋艺术包括表现主义建筑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而表现主义作品的深层内涵,填补了人们的心灵空虚……。”

回到建筑上,虽然是贝涅(Adolf Behne)率先使用了表现主义这个词语与建筑发生关系,但是,也许1914年一篇来自陶特的标题为“一种必要性”的文章更为正式的宣告了表现主义建筑师的宣言。陶特(Bruno Taut)指出艺术变得越来越抽象,综合与结构化,建筑将被这样的灵感所驱动去发展一种新的“结构衡力”基于表现,节奏,动态,新材质,例如玻璃,钢铁和混凝土。这个衡力将远远超越古典对和谐的理解。其实,早在1906年表现主义建筑师领军人物波伊兹格 (Hans Poelzig)就在一次演讲中指出了动荡时期建筑的方向:“大多数的尝试来自申克尔(Karl Friedrich Schinkel)的艺术方式,将希腊建筑的形式语言元素转移到我们的建筑上来,但是往往顺应一种对过去各类风格不加选择的运用,基本不顾形式的内部精神,也不去考查形式与材料的对应关系……建筑设计就是为了满足现代人的需求,透过精确的现代结构的运用,那种正确使用材料及建造方法来自内部产生的推动力,不会被装饰所取代……这种自由来自于理智的分析与对传统的掌握。同时,无关于缺乏约束导致的无用杂糅……留给工程师的是计算并设计承载与支撑的结合体,正确测量出不同材料的结构部件组成的尺寸……任何一个真正的建构形式都有一个绝对的核心,对它而言,装饰润色在可允许的范围内是可变的,引导出不同的迷人特征。如果艺术家仅仅靠外观表现来接近结构元素的设计势必会影响其发现纯粹的核心形式……新建筑的运动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展开,反对传统结构中变得空洞且僵化教条的特征,建筑中的客观只有在围绕其建立的合理建造与形式的基础上才可行。”

由此不难看出,表现主义建筑思想观念的特点,一方面在于主体自主的追求多元与艺术化的表达和呼唤内心的情感,但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化,而是一种富有现代感和革新意义的艺术化——既希望对传统的继承,更有基于特定时代背景的革新,同时,另一方面用这种艺术化表达人类心灵希冀时,并没有忽视建筑的实用功能与材料结构,也并非一概反对装饰,而是尽可能的将它们有机统一起来。这样的观点,与激进的理性主义同源并且无本质冲突,如果必需要加以区别,那么表现主义比后者参杂了更多的技术乌托邦与浪漫的怀乡之情。

广义的表现主义建筑师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在德国,从AFK到“11月小组”再到“玻璃链”,在荷兰,有阿姆斯特丹学派,但是他们多半停留于绘画与草图的幻想之中鲜有实现,而诸如贝伦斯(Peter Behrens),格罗匹乌斯,甚至密斯(Ludwing Mies Van der Rohe),他们的实际作品并未真正打上过表现主义的烙印,阿姆斯特丹学派也只满足于在建筑表皮上的修饰并继续着传统住区的纪念性,这里的原因,如布鲁诺?赛维(Zevi B.)所说:“建筑在实现的过程中变的平淡,由于反映了相当一部分的技术目的……从革命视角到日常生活,从梦想到现实,从乌托邦到建筑,总是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忽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位建筑师的建成作品,例如陶特及其玻璃宫,门德尔松(Erich Mendelsohn)及其爱因斯坦天文台,雨果?哈林(Hugo Haring)及其加考农场,这些案例在处理好功能结构的同时充分地表达了建筑师的个人艺术特质,兼具着新时代特征,他们的策略和方法来自于价值的直接映射,甚至由革命性概念所启发,能够站在一旁显示出更多的理性和平和使得国际风格黯然失色。

参考文献:

[1]Colquhoun A. Modern Architecture[M]. Oxfor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2]Curtis W J R. 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M]. London;New York: Phaidon Press, 1996

[3]Conrads U.Programs and Manifestoes On 20th-Century Architecture[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England: The MIT Press, 1975

[4]Zevi B. Erich Mendelsohn: Complete Works[M]. Basel;Berlin;Boston: Birkh?user, 1999

[5] [英]雷纳?班纳姆著. 第一机械时代的理论与设计[M]. 丁亚雷和张筱膺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9

[6] [意]克罗齐著. 美学原理[M]. 朱光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7] [德]沃林格著. 抽象与移情[M]. 王才勇译.北京:金城出版社, 2010

[8]李慧希,尹航. 表现主义建筑——一种美学语境中的意识形态解读[J]. 建筑与文化,2010,06

作者简介:刘华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博士 建筑师

论文作者:刘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7

标签:;  ;  ;  ;  ;  ;  ;  ;  

浅析表现主义建筑中的理性思想论文_刘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