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数字图书馆应注意的两个问题_数字图书馆论文

移动数字图书馆需要关注的两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字图书馆论文,两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由于移动网络,特别是3G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特别是Android系统手机、iPhone手机等智能手机以及iPad等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数字图书馆快速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移动数字图书馆发展如此之快,以至于人们还未能就其运行方式和服务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选取大学图书馆视角,对学术资源的提供者(数据库商)和大学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实践进行实证调研和分析,探讨对于大学图书馆来说,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含义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大学移动数字图书馆简析

移动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一部分。数字图书馆在建设实践中,虽然各自侧重点不同,但已经形成了基本框架,自下而上首先是包括网络、存储等硬件的基础设施层;其次是数据层/资源层,即数字图书馆的内容体系;第三是包含业务支撑、数据支撑以及相关关键技术支撑的应用支撑层;第四是应用层,包含面向用户的发布服务,即服务支撑体系,以及面向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如资源采集、加工及组织的业务应用模块;最后是提供统一认证的用户层[1]。清华大学图书馆结合开发过程,认为移动数字图书馆包括资源提供层、格式转换层、信息展示层以及附加功能,如认证和用户管理等,并认为异构Web信息的整合与信息对象颗粒度(手机发布的信息页面可以视为一个信息对象)是移动数字图书馆研究方向[2]

“格式转换层”和信息对象颗粒度的研究是移动数字图书馆所特有的内容,体现在将原有针对PC等终端的信息资源展示方式移植到移动终端,这种移植不仅仅是按比例缩小,而是有质的变化。首先是移动计算环境中用户终端的移动和计算能力的多样性、网络的频繁断接性和网络通信的不对称性,其次是所产生的数据组织和存储、数据发布、用户界面等各方面存在不同[3]。此外,与桌面电脑支持的相关网络协议不同,移动数字图书馆采用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作为面向移动终端提供互联网内容和服务的开放式协议标准。

中国国家图书馆探讨和开发了针对移动终端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希望利用移动网络平台,把信息广播服务和用户的自主信息选择集合起来,推出个性化图书馆服务平台,在将图书馆服务推送到移动终端用户的同时,使广大的移动终端用户成为国家图书馆的移动读者[4]。这里涉及两类人群,即移动终端用户与图书馆读者。对于国家图书馆而言,是希望通过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新型服务方式,吸引更多移动终端用户(原本不是图书馆读者)成为图书馆读者;对于大学移动数字图书馆而言,则主要是为目前已经是图书馆读者的用户提供一种新的服务方式,即资源与服务传递方式的变更,这也体现了大学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内涵与公共图书馆所着力重点的不同。

Lilia Murray通过文献调研[5]认为,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内容包含7个方面,现合并为4个,如表1。

2 大学移动数字图书馆调研

2.1 对数字资源供应商的调研

大学图书馆用户对移动访问的需求带动数字资源供应商在这方面的努力[6]。我们通过邮件对一些主要学术数字资源供应商就其产品提供移动访问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时间为2011年4月18日-30日。

相关调研结果经过整理,具体如表2。“网页访问(mobile web)”是指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浏览器访问,即WAP网站访问方式;“应用程序访问(mobile application)”是指通过苹果iOS或谷歌Android等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访问;“访问控制”指机构用户(非个人用户)获取全文的访问控制方式。

2.2 对大学图书馆的调研

大学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也提供网页和应用程序两种访问方式,已有研究者针对网页访问进行调研和分析[7],本文对部分大学移动数字图书馆An-droid系统应用程序的服务内容进行整理,如表3所示,数字资源的移动访问方式如表4,时间为2011年4月18日-30日。

3 大学移动数字图书馆存在的两个问题

对数字资源,特别是商业数字资源的移动访问,移动终端访问的身份认证正是需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其次,从调研结果看,各个图书馆提供的移动服务内容不尽相同,我们认为具体提供哪些服务,仍需要根据用户需求确定。

3.1 数字资源移动访问的身份认证

从对数字资源供应商与大学移动数字图书馆的调研可知,目前针对移动终端的访问基本是沿用IP地址的身份认证方式,少数有其他解决方案的尝试,比如香港科技大学的一次性登录进行身份认证,EBSCOhost提供的访问控制(access key)与应用程序端捆绑的方式等。

读者利用馆藏资源,涉及两个身份认证的环节:一是图书馆或学校对读者的身份认证,二是资源版权拥有者对机构用户的“团体”身份认证。相对于利用PC等终端访问数字资源,我们认为,数字资源移动访问在身份认证方面并没有本质的变化。传统纸质资源的第一个环节通过“借书证”实现,第二个环节则通过购买并收藏本地“预先”实现认证。数字资源的第一个环节体现为读者获得机构分配的IP地址;第二个环节则是当机构用户接入网络访问时,数字资源供应商要对其访问的IP地址进行“实时”身份认证,此环节的身份认证是机构购买数字资源时与供应商签署的许可协议约定。PC等终端通过校园局域网络或VPN校外接入的方式访问数字资源,这时IP地址验证是有效的。对于移动终端访问,固然也可以利用其Wifi功能接入校园网络,但是移动终端的优势是其无所不在的移动网络支持,移动终端访问应突破局域网限制,突破以往IP地址的控制方式,因此,需要新的访问身份认证解决方案。

Kevin Rundblad只是创建简单的交互,让用户快速浏览信息并确定其相关性。混搭程序(using APIs for mashups)则为用户提供集成式体验,包括校园单一登录的集成式文章和目录发现体验、数据可移植性及蜂窝网络校园移动通信认证等[8]。而北京书生公司推出与读者手机号捆绑的验证方式,直接针对每一个读者进行权限控制。根据Kerberos模型与SAML模型联合认证的原理,建立基于密钥的安全性和跨平台无缝链接的读者认证信息单点登录[9],实现向移动终端应用的迁移。这些移动访问的身份认证解决方案中涉及移动网络供应商,因此过程将更为复杂,需要多方的合作。

3.2 大学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内容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各个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内容并不尽相同,我们认为可以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图书馆门户网站的手机版,大致包括图书馆开放时间、新闻以及提供馆藏书目检索等方面的服务。其次是提供针对移动终端的数字内容访问,包括电子图书阅读、电子期刊等学术数字资源访问等。电子图书的移动阅读,特别是娱乐、消遣性质电子图书的移动阅读与电子期刊等学术数字资源的移动访问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具有浅阅读特征,可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且目前在非机构用户中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学术数字资源作为学术研究的一部分并不适合浅阅读和利用碎片时间,是否适合在移动终端全文访问需要在进行深入的用户调研后确定。

大学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涉及的服务内容方面需要与用户的体验相结合。Joe Murphy认为,就移动设备而言,个人与技术的交互方式将引导用户对与移动数字图书馆互动的期望[10],包括共享和定位理念技术等。如社会推荐,即本地餐饮、购物等推荐如何应用到图书馆服务定位与推荐;手机照片共享、签入文化(check-in culture)等社交化手机应用如何在图书馆阅读交流中实施等。图书馆移动解决方案提供商Boopsie分析认为,尽管大多数学术和公共图书馆的移动战略都优先考虑目录查询服务,但用户在移动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应用中,60%的访问量与服务分布位置(GPS定位)、服务时间、活动日程、博客以及阅读列表相关[11]。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认为大学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就目前而言,其内容除了传统的书目服务、新闻服务以外,更重要的是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优势,实现图书馆的服务拓展,如定位服务、信息社区互动服务等以及非学术电子图书阅读。相比之下,学术数字资源的移动阅读则并非是主要方面。

标签:;  ;  ;  

移动数字图书馆应注意的两个问题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