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引流管;护理
前言
肝胆外科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临床医师在一般情况下多数会对患者实施引流管辅助治疗,该治疗不仅能够保证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而且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引流管治疗的临床价值逐渐上升,并且应用率也逐渐上升[1]。随着应用率的上升,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工作也成为临床中比较关注的问题之 一,引流管护理结果的好坏能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产生直接性的影响。本研究现就肝胆外科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进展进行研究,旨在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8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78例行肝胆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9.45±2.01)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1.21±2.2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可以发现差异并不显著,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案,研究组采用整体式护理方案,主要内容[2]如下:(1)T管引流护理管:①“T”型引流管:该类型引流管的位置处于胆总管的下方,从戳口处穿出,并在腹壁的位置实施缝合。随后将其固定,确保引流管的顺畅性,避免产生挤压或者扭曲的情况。引流袋的位置处于腹部切口的下部,同时叮嘱患者保持平卧的体位,避免产生逆流的情况。②注意引流袋的更换时间,不仅需要更换及时,而且必须利用碘伏对其进行擦拭。③严格观察患者胆汁的量、色、质等情况,同时对其进行记录。正常群体的胆汁在正常情况下的颜色为墨绿色或金黄色,不仅清亮而且不具有杂质。患者实施手术后初期,因胆道炎症。水肿及胆汁分泌会因手术的原因下降,并且之后每天的引流量基本在150~200mL左右,因此当炎症逐渐消退后,胆汁的分泌作用也会逐渐恢复,并且引流量也会逐渐上升至300-600 mL。当位于胆道下部的梗阻丧失后,胆汁会进入肠道,排出体外的几率也相对降低。(2)并发症护理:为了防止能够最大程度的防止引流管脱落,术后连接引流管后必须对其进行固定,同时将缝线结扎的位置缝合。引流管的位置必须明显,并且不能影响患者的活动。实施后,叮嘱患者的活动力度必须轻柔,避免产生用力抽吸的情况,同时引流管的留置操作在无菌的环境中进行。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1)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该指标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个等级。(2)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该指标的观察内容包括感染、胆漏以及胆道出血。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研究结果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利用[n(%)]进行表示,检验方式利用χ2进行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通过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附表1。
3讨论
在普外科肝胆手术后留置引流管能够将患者腹腔内的残留渗液及血液等引出体外,具有防治胆漏的作用。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升肝胆手术后留置引流管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留置期间的护理效果成为发展的重点[3]。本研究结果显示78例肝胆手术患者,经过不同方案的护理,其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组,并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常规组。上述结果的差异均较为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证明,对肝胆术后引流管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相关并发症也有较高的防治作用。
4小结
综上所述,针对普外科肝胆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方案,能够提升该类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对今后肝胆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胡霞.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8):7401-7401.
[2]张颖.复杂性肝内胆结石患者术后的引流管管道护理与追踪[J].广东医学,2017,38(2):329-331.
[3]张莉.肝胆外科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7):74-75.
论文作者:李宁宁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患者论文; 肝胆论文; 并发症论文; 常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外科论文; 有效率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