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查干淖尔矿井布置应该综合本区域地形地貌,竖向布置应该与平面布置一致,土方应该尽量减少挖方填方量,减少投资。场区内注重绿化环境的布置,充分考虑场区风向,创造利于生产生活的良好场区环境。
关键词:竖向布置;综合规划;场内排水
1矿井地面总布置
1.1概述
查干淖尔一号井田位于查干诺尔煤田南部,查干诺尔煤田位于阿巴嘎旗政府所在地新浩特镇南东约70 km处,北东距锡林浩特市约70 km。
煤田周边为低山丘陵区,东距207国道(锡林浩特市—张家口市)70 km,目前,自查干淖尔镇经煤田向东修通了一条等级公路并与207国道相接,外部交通较为方便。
1.2项目场址的地理位置及与外界的运输联系
矿井在紧邻矿井工业场地南围墙建设110kV变电所,专用线路接至锡林浩特220kV变电站。
矿井装车站位于工业场地东端,矿区铁路接至锡桑铁路白银库仑接轨站矿井工业场地道路引自北侧矿区等级公路,该矿区公路接至 G207国道(锡林浩特市—张家口市),另有专用道路接至矿井矸石处理场地和地面爆炸材料总库。
矿井井下排水除井下消防洒水和灌浆用水外均供应电厂,矿井地面用水由电厂供应。矿井及选煤厂生产的煤炭根据品种可以带式输送机至坑口电厂发电、铁路外运和地销。
本矿井工业场地与铁路站场、临时矸石周转场、场外公路、输电线路等的相对位置关系见矿井地面总布置图。
2矿区总平面布置
2.1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的主要原则:
(1)符合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2)利用本地地形地貌,考虑工业场地本地区的主导风向,尽可能的减少工业场地的环境污染;
(3)生产中要满足生产生活的要求,满足工艺的要求,方便生产生活的需求。
(4)在设计中优化货物运输的路线,以减少管道的铺设长度及施工的工程量。
(5)充分利用本地区内地形地貌的的特征,合理设计优化方案,减少本工业场地的土石方工程量。
(6)工业场地内的建筑物布置应该合理、紧凑,并且布置有预留场地,供后期发展使用。
(7)功能分区明确;要设计布置绿化种植面积,美化场区内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根据以上布置原则,结合工业场地附近地形地貌及外部运输、供电、地区风向、环境等条件,设计工业场地总平面在多方案中提出以下两个方案进行比较,现简述如下:
生产指挥区:建设在工业场地南部,布置有指挥管理综合楼、灯房浴室联合建筑、生产救护楼、食堂、单身公寓等建筑。
生产区:位于工业场地南部,布置有筛分车间、风选车间(预留)、煤仓及相关栈桥。
辅助生产区:位于工业场地中部,即生产指挥区和生产区之间,以无轨胶轮车库、矿井机修间、油脂库、器材棚、材料库、综采设备中转库、坑木加工房等组成,所有场地均有道路接入,方便材料运输和装卸。
工业场地进场道路均从工业场地北侧接入,北端与矿区公路相接。
3 矿井地面其它场地布置
(一)风井工业场地
工业场地内侧的东南端为本矿区的风井场地,该占地面积已经计入矿井用地。
(二)矸石处理场地
建井期间矸石62592m3,与建构筑物基槽开挖土方共同作为工业场地平场之用。生产之中产生的矸石以汽车运输的方式运至工业场地2公里的矸石处理场,直接填埋绝不外排,后期覆土绿化。
(三)救护队
灯房浴室西侧布置有设矿山救护队,服务于整个矿井,并能兼顾矿区后期矿井。
(四)爆破材料库
矿井所用爆破材料取自矿区爆破材料总库,因此不考虑其占地。但矿区爆破材料总库需与本矿同步建设,以满足矿井生产对爆破材料的需求。
4工业场地防洪、排涝和竖向设计
4.1洪涝现状
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只有高格斯台高勒河从区外由东南部向西流入查干水库,其支流巴彦布拉格郭勒、那然高勒向北经勘查区潜入地下,该河仅在每年4月冰雪融化时和6~8月份雨季期有季节性水流。区内多为季节性湖泊,仅查干水库为长年积水,水深大于1m。周边有高格斯台高勒河及泉水长年向水库内补水,水库面积约90km2,水面面积约28km2。根据相关规划,其最高蓄水位1020.0m。
4.2防洪设计标准
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防洪设计标准为:矿井井口设计频率1/100,校核频率1/300;工业场地设计频率1/100。
4.3防洪排涝
工业场地竖向布置原则:减少场区内填方挖方的土石方工程量,节省投资资金,布置应该满足与平面布置协调一致的原则。
矿井工业场地位于库区上游15km,对应高格斯台高勒河岸高约1035.0m。根据矿区规划,矿区铁路位于高格斯台高勒河北岸,充当矿区防洪堤。
根据阿巴嘎旗林业水务局《关于查干淖尔井田最高洪水位的说明》:根据调查资料,查干淖尔井田范围内巴音河历年最高洪水位为+1035m。本矿井工业场地内井口(回风立井)最低标高为+1037.5m,场地最低标高为+1036.50m,均高于+1035.50m。结合巴音河北岸矿区铁路防洪要求,可确认矿井工业场地(含井口)均安全。
4.4工业场地竖向布置
工业场地竖向布置应该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条件,设计采用平坡式布置。尽量减少土石方,确保井口安全。
4.5场内排水
根据历史雨量记载,本区域降水量低,综合本区域历史状况,采用道路排雨水方式。
5场内运输
5.1运输方式选择
场内运输主要材料:锚杆3000kg/班,工字钢9000kg/班,网1500kg/班,混凝土200t/班;其它:坑木:3m3/d;爆破材料、油脂:2趟/天;设备:2趟/班。建井期间矸石62592m3,设计不考虑生产期间掘进矸石出井。
5.2道路运输
场内主通道宽12.0 m,长约1250 m,道路主干道宽9.0 m,长1200 m,道路次干道宽7.0 m,长2000 m,车间引道宽4.0 m,长400 m,城市型道路。
6工业场地管线综合布置
6.1工业场地管线种类
工业场地内布置有电信电缆、电力电缆(沟)、热力管(沟)、压风及制氮管路、生产及生活给水管、井下排水管、生活污水管、消防水管道、照明及电力杆柱等。
6.2管线敷设方式
矿井工业场地内主要的供电、供暖采用地埋电缆沟、热力管沟的敷设方式,污水、压风、氮气均辐射于热力管沟内,其它管线采用直埋敷设方式。
7矿井建设占地及用地利用补偿
7.1矿井建设占地
7.1.1用地位置
工业场地、场外道路、铁路、临时矸石排放场等用地均处于阿巴嘎旗境内。
7.1.2地力及全属
(1)地力
矿井建设所占用地均为草地,且为荒地。
(2)全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阐述,矿井建设所有土地均属集体所有。
7.1.3矿井建设用地
矿井建设用地总规模为71.85hm2。
7.2用地补偿:占补方案及节约用地措施。
本矿区的建设生产将为此区域的能源开发起到科学合理性的推动性作用,开辟了整体、可持续开发利用能源的新发展模式,为本地就业、经济、生产起到了引领示范性地启示。
场地建设用地将采取征地方式取得使用权,以现金方式一次性补偿土地集体所有者。
参考文献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论文作者:曹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矿井论文; 场地论文; 工业论文; 矿区论文; 矸石论文; 锡林浩特市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