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栖霞市委党校 265300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书刊逐步取代传统纸质书籍,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人阅读的主流形式。在新形势下,如何实施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呢?本文旨在探究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策略,提升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效率,丰厚人们的文化底蕴,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经典文学的精髓。
关键词:活跃气氛 网络视频 演绎经典
汉语言文学的阅读事实上就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培养人们的文学素养,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因而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目标不仅仅是学习汉语言知识,经典文学的阅读对弘扬民族文化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结合自己的实践浅谈一下经典阅读的策略,求智者斧正。
一、准确把握网络与经典阅读的结合点
新时代,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均离不开网络,如何利用网络优势,优化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模式呢?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找到二者和谐相融的结合点。
1.正确认识两者的和谐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没有网络的时代,纸质书籍是我们的主要阅读形式,甚至于出现了诸多经典文学作品的手抄本,我读书时就曾手抄过一本完整的《红楼梦》。那个时代,阅读信息也比较零碎,如果是一本新书(上面没有前辈阅读者的批注),就得全靠自己反复阅读才能领会其精髓。互联网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途径逐渐拓宽,电子图书馆也应运而生,互联网包含着大量信息,在资源获取和存储方面能够有效补充纸质书籍的不足。且在网络图书馆的阅读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及时地获取丰富的阅读资源,拓展阅读视野,还能接触到更多有关经典阅读的研究资料。
2.弘扬经典作品的文化精髓。网络是一个非常大的交流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利用网络进行经典阅读,不仅可以了解其他人的观点,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另外,因为这个平台的开放性,我们也可以及时弘扬我国经典作品的文化精髓。现在国外的孔子学院及红学研究会等,就是我国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学作品魅力的具体体现,为中国走向世界打开了另外一扇窗口。
二、正确认识网络经典文学阅读的弊端
网络阅读的内容多为武侠、科幻、言情及穿越题材,涉及经典文学作品的较少。
经典阅读只有静心品读,才能深入领会其深刻的文化内涵,然而网络环境多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粗俗广告影响读者阅读心态,导致阅读走马观花,体验肤浅。
有的平台打着经典文学的幌子,行的是歪曲和恶搞文学作品之实,误导读者的三观,尤其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
此外,网络文学往往错别字成灾,大大地影响了我们对经典文学阅读的质量。
三、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实施策略
1.教师的文化引领。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个诗意的美丽的语文教师,生活中知性、豁达,不苛求生活,更珍爱生命;教学中宽容、睿智,尤其能以文学作品的美点燃学生心中奇梦。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文学情怀的语文教师,能将学生引入文学的殿堂。理想中的语文教师,应用自己的文学素养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热爱,尤其能用自己对文学作品的参悟引领学生去触摸经典文字的脉络,领悟其精髓。
2.营造课堂的氛围。经典阅读教学同样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因而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方式有很多,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根据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设计精美的课件,将写作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情境再现;在阅读环节,还可以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以此来烘托气氛,展示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另外,在拓展环节,还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互动,增强经典阅读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加深学生对经典文字的理解等等。这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首先要求教师自己要通读经典,其次,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功夫要下在课外。
3.经典文学的演绎。上大学时,学校经常放一些经典文学的影片,许多同学惰于阅读纸质书籍,看片热情高涨。我曾经在学生中做过一个问卷调查,读原著和看电影,你选择哪种?看电影与演电影,你选择哪种?结果,学生最喜欢的是后者。于是,在学习的基础上,我经常让学生将经典文学改编成课本剧,进行演绎表演,进而更加准确地把握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但是教师的点评非常重要,要从语言表达、情感把握和作品内涵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目的是体验作品的思想意义,而非学习表演。
4.拓展阅读的渠道。新网络时代,网络视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为了让学生能够完成每学期的经典阅读,我经常利用班级微信群推送相关的阅读视频,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并完成相关的课外作业。另外,为了丰厚学生的文学素养,我还专门开设了班级“经典阅读讲坛”,每周由一个同学推送自己的阅读感悟,可制成音频或视频,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当然其他同学可在平台上发表自己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观点和看法。因为阅读形式的自由开放,甚至一度出现了“三国热”,班级里涌现出以三国人物绘画为专长的贾陆丰,以情节叙述为专长的林之枫,以诗词研究为专长的李佳骏,在他们的带动下,全班掀起经典文学阅读的高潮,我所做的只是鼓励他们深刻研究经典作品,并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
论文作者:于翠莲 刘忠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月总第1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
标签:经典论文; 文学作品论文; 文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学生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网络论文; 《教育学》2017年1月总第1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