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曹志枫

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曹志枫

甘肃第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现代建筑中的基础施工材料是混凝土,因此混凝土质量好坏决定了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因此,需要极度重视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出现的各种问题。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问题,不仅影响建筑物美观,还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中各种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并提出了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一些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混凝土的质量决定了建筑施工的质量。其中,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第一步就是在选材上入手,混凝土是由砂石、水泥等材料混合而成,这些材料的配比不同得到的混凝土强度也不相同。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成型时常常会存在一些微小的缝隙,这些缝隙恰恰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对这些混凝土的裂缝成因进行分析探讨,找出解决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混凝土裂缝的危害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成型后,不管出现什么形式,什么程度的裂缝都会给整个混凝土结构造成巨大的潜在威胁。因为裂缝会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接触面积增大,并且能够从混凝土内部加速其碳化速度,另外若是裂缝会为一些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提供相应的反应场所及介质,大大加速混凝土钢筋的腐蚀速率,从而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此外,较为明显的裂缝会影响到建筑的美观以及使用,而且也会给用户带来一种不安全的错觉。

二、常见的混凝土裂缝及成因

(一)温度裂缝及成因

因温度产生的混凝土裂缝常见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建筑,另外一种则是存在于温度变化比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产生这种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其中水泥的水化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例如550Kg/m3的水泥用量大概会释放出27500KJ热量,这些热量能够使得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提升至高达70℃。如果外部温度过高,混凝土结构散热就会很慢,其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就会在表面产生裂缝,当然这种裂缝多产生于施工中后期。

(二)收缩裂缝及成因

收缩裂缝一般指的是塑性收缩,多是在混凝土凝结时期表面水分损失速率太快而导致的,一般出现天气较热又比较干燥的时期,亦或者风比较大的天气。这种裂缝的特点是两端较细,中间较宽并且长短不一,不具有连贯性。混凝土的收缩裂缝产生多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以及凝结期环境温度、风速强弱等有关。

(三)干缩裂缝及成因

干缩裂缝一般出现混凝土浇筑后一周前后或是养护结束时期。水泥浆会因为水分的蒸发产生不可逆的干缩,裂缝就会在这个时期因为混凝土内外水分挥发程度不同而产生不同变形。若是表面水分蒸发较快内部湿度的变化较小,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干缩受到内部制约而产生比较大的拉应力,从而使得裂缝产生。混凝土的干缩一般与混凝土材料配比以及外加剂用量密切相关。

(四)沉陷裂缝及成因

沉陷裂缝多是在路基、地基上面产生,其形成原因是由于用做地基的土质过软、不均匀,或者是回填土浸水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也有可能是模板出现问题,模板的刚度不够,板间支撑间距太大,或是支撑底部产生松动等都有可能使沉陷裂缝的形成。

三、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一)设计阶段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项目选取不同的设计方案,最大程度的避免因设计方案导致的混凝土裂缝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采用低中强度混凝土材料,可以通过在其承台的表面增加钢筋用量来提高整个混凝土结构强度;为了避免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混凝土裂缝,在设计阶段时可以选择永久式伸缩设计等。

(二)选材阶段

材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好的材料是工程良好的基础,因此选材极为重要。

1、在选择水泥时要选择水化热比较低的水泥;

2、细骨料要选择颗粒粗、空隙小、含泥量比较少的中砂;

3、粗骨料的选择要选用表面粗、质地硬、孔隙率小、无毒、不产生碱性反应、黏土含量达标的石头;

4、外加剂的选择要尽量采用减水剂,最大程度上减少混凝土用水量,提高其性能,把混凝土收缩降至最低;

(三)配比阶段

在混凝土配比阶段,原材料中如果吸收率较大的骨料占比较高,其含泥量又比较大的话,所配出的混凝土在凝结期干缩性也相应的会增大。因此,若要混凝土的抗湿性、抗离析能力以及可泵性有明显的提升,需要在混凝土原材料配比中提高外加剂的占比,或是改变外加剂的种类,例如:增加一些粉煤灰,或者使用高效的减水剂等。一方面能够使得混凝土的渗水现象有所减少,另一方面能够大大降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率。最重要的是在混凝土原材料配比时,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务必要去现场实地勘察之后,分析当地图纸情况及气候环境,做出合适的原材料配比,最大程度的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四)施工阶段

虽说好的材料是良好工程的基础,但是施工技术才是整个项目最为关键的核心,良好的施工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材料的性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优良性能。说的具体点是:第一,要加强地基的施工检查、监督以及完工后的验收工作;第二,对于比较复杂的地基类型,需要在开挖地基坑之前进行勘察、钻探了解实际地质情况,若是遇到地质情况不好时还需要先对其进行处理加固,加固完成之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作;第三,在进行基槽开挖时一定要注意保证原有基槽的完成结构,对于施工的顺序要提前进行计划安排;第四,相邻的两个建筑物间距比较近时,要从地基比较深的开始挖起,保证开挖基坑时不会破坏已经建成的地基。

(五)养护阶段

在养护阶段混凝土对于温度与湿度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因为外部环境对于凝结期混凝土的影响是较大的,混凝土裂缝现象常常会在这个阶段产生。因此,养护阶段必须做好材料养护工作,以保证混凝土质量。例如,在混凝土终凝阶段可以在其上覆盖一层锯末或者草垫,并且严加看管,保证在这期间不能有人牲畜踩踏,并且控制好温度与湿度。混凝土表层温度若是差别过大就会产生表面裂缝,采用覆盖洒水保证温度与湿度的养护方法能够延长混凝土表面冷却时间,降低表层温差,大大降低了混凝土表层裂缝的产生率。

结语:

混凝土裂缝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混凝土裂缝能够使得建筑物抗渗透能力大大降低,不仅对建筑物的使用造成影响,还会加快其内钢筋的腐蚀速率,使得材料的承受能力下降。所以,施工过程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质量上一应要有保证,在各个环节都要严加控制,采取有效措施把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率降到最低,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与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王冠军.探讨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门窗,2014,12:95.

[2]姜泓列.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3:248-249.

[3]魏大元.探讨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3,Z1:105.

[4]周宗义.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3,07:96-97.

[5]穆保建.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治理措施探讨[J].四川水泥,2016,02:37.

论文作者:曹志枫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曹志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