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融水民族卫生学校 545300
摘要: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其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1]。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信息化教学;生本教育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性强,应用性强。课程内容突出了“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问题为中心” 的整体护理观念,强调以护理程序理论为框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评判性思维。若有效培养综合素质的护理人才,真正的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就应该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技术及输液故障”为课例,笔者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护理学基础》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教学设计:(一)课前预习1. 静脉输液常见的液体有哪些?如何调节输液速度?3.输液故障之溶液不滴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布置作业,学生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二)课堂教学---案例导入提出问题。患者,男,50岁,体温39℃,诊断为慢性泪囊炎。医嘱:静脉输入青霉素800万,在做青霉素皮试后约5分钟,病人感胸闷、气促,且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测血压70/50 mmHg,呼之不应,请问患者发生了什么情况?如何急救?配有图片或视频,创设情景(三)任务驱动,构建新知。采用演示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减少学习的枯燥性。利用图片、动画、视频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内容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大脑中形成。通过临床真实情景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学以致用,巩固新知--角色扮演模拟练习,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尝试练习。呈现一组案例型选择题,让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判断,最后显示结果(五)归纳总结,升华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学会归纳总结的方法,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对学生练习或模拟演示进行总结,再次展示案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将所学知识系统、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校学生为初中毕业生,大多数基础知识较差,学生不爱思考、注意力持久性不强,可好奇心很强,兴趣比较广泛,模仿力强,对形象知识易于接受,尤其对操作动手有较大的兴趣,喜爱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在短时间内把大量的音像、文字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转化了教学模式,满足学生需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提高教学实效的需要。
二.微课的开发与设计
微课以其直观的视频、图像,富有感染力的音效、动画,弥补了传统教材设计的缺陷。将课程“微课程”化也是护理教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改革的重要措施,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传统授课中,护理技能操作视频一直是学生在训练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中开发微课,围绕重点难点、护理技能操作、案例分析等重新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将会更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比如输液故障之溶液不滴的临床表现及处理用“微课动画”就会解决长篇大论的知识点,更快的化解难点。在目前现代化、信息化改革的浪潮和背景下,微课这一全新的学习方式将创立一种新的学习情境,将其应用到《护理学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是提升护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便捷而高效的教学方式[2],其虚实结合、知识的动态化、趣味化,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考和体会的感受,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视频录播
在传统的护理技能操作授课中,由于学生人数、物品和场地的限制,通常是教师先讲一次理论课,然后再安排一次实验课,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理论课看不见、摸不着,实践课理论注意事项记忆不清,操作过度模仿教师等情况。因此,在理论课堂中使用恰当的“视频”与临床案例结合突出护理技能操作的实践性原则,启发引导学生对于学习技能操作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乐于实践、主动探究,达到在思考中实践的目的;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规范操作示教全程录播或者学生手机摄像,课余练习中就可以进行操作的自我比对和矫正,提高学生练习的操作质量。课后利用班群和学生交流,上传学生自己的操作视频进行评价。整个教学过程,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切实做到了:做中学,做中教,学中练。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了团结合作的意识。
四.网络信息资源的应用
教学对象是二年级护理专业即将临床实习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学基础知识、技能操作能力,但未进入临床学习,无临床见习经历,对医院的工作流程较肤浅的认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视觉、听觉的刺激,比如:护士长错把酒精当液体输给病人,被输入的艾滋病等视频,多方位的了解护理工作,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关心爱护病人及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结语
信息化技术为《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带来了活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教师更新了教育理念,学习和接受新事物,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教师应用多媒体的能力加强了,但是在教学设计、板书书写等方面会存在一些惰性,尤其是新教师会忽略某些传统的业务能力的学习。目前信息化教学的效果应该是利大于弊的,但还是摸索阶段,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最大化的优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一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2]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57-59.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课题;《中职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GXZZJG2016B005
论文作者:王灵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学生论文; 操作论文; 护理学论文; 理论论文; 教师论文; 基础论文; 知识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