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村生态水环境治理的思考与对策分析论文_崔淞皓

对于农村生态水环境治理的思考与对策分析论文_崔淞皓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构建美丽新农村,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关键,也是农村加快发展的动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农村化肥的过度使用、禽畜粪便的污染、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等,由于缺少管理和完善的排污体系,导致农村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这不仅是影响农村的人居环境状况,同时也影响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笔者通过走访调查统计,对污染农村生态水环境的因素进行搜集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探寻水环境治理的方法,结合居民意愿给出建议,促进农村生态水环境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农村生态;水环境;人居环境;污染

1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构建美丽新农村,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关键,也是农村加快发展的动力。但是由于农村生态水环境的恶化,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有效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构建完善的排污体系,是构建美丽新农村的前提。农村水环境污染分为内源污染和外源污染两个方面,内源污染是指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村民对于禽畜粪便污染物的轻视、农村居民对于生活污水的随意倾倒等过程中形成的污染物通过降水、蒸发、地表流失等方式混入河流所造成的水资源的破坏;外源污染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工业企业的增加和向农村迁移过程中形成的工业废水、化学物质等流入水源所造成的水污染。近几年,水资源污染形势严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得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淡薄,导致水环境生态恶化,对农村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农村生态水环境现存的问题

2.1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对于化肥农药的依赖性很强,农民对于农作物产量的重视导致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依旧处于较高水平,以化肥为例,我国农作物产量约有25%是由于化肥的使用,而由于土壤的不完全吸收性,农药化肥的许多化学物质混入雨水流进河湖,成为水资源的污染物之一,严重破坏水资源质量。农村居民种植的小规模性使得农民对于农药化肥等的使用通常按照口口相传的比例配置,缺乏科学性,有数据显示表示,在农作物生产种植中,化肥的利用率仅有30%~40%,农药的利用率仅有10%~20%,其余物质流入地表水、土壤中,这对于其中化学物质的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水源中藻类物质的滋生容易影响水质,进而破坏了生态水环境。

2.2缺乏对于禽畜粪便物的有效治理

基于农村生产规模的局限性,农村农业模式趋于个体小农户化,几乎家家都存在散养家禽的情况,农户对于家禽粪便污染物因而没有完美的处理体系,一般任由其流失在地表,随着降雨及雨水蒸发等过程,粪便中的污染物随着雨水渗入水资源,使得水质受到污染,进而威胁农村饮水资源的质量问题。许多农民采用传统的腐熟方式简单堆积禽畜粪便或者不进行任何处理,禽畜粪便中还存在大量污染环境的物质,在禽畜养殖过程中的固体污染物及废水氨氮含量比例较高,降低了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会引起水体发黑发臭现象,严重时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对农村的水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系统。

2.3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

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村生活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量逐渐增加,农村居民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洗衣机废水、厨余废水及其他废水,由于农村不具备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甚至没有下水道等排污设施,农村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一部分直接倾倒在土地表面,这一方面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化,另一方面沿着乡间水沟流入河湖,造成水质污染,另一部分生活污水直接倾倒在水体附近,其中固体垃圾随着废水一同流入水体,破坏了生态水环境。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造成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片面追求生活品质而忽视生存环境的发展是农村生态水环境得不到较好保护的另一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工业废水的不合理流入

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城镇环境的治理标准大幅提高导致很多工业企业迁至农村,加上乡镇工业企业的发展,这虽然改善了农村的就业形势,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但在此同时,随着工业废弃物的堆积,很多工业废水废物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尤其工业废水中的化学物质随着废水排入农村的水体中,严重威胁到农村居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使得农村处于一种畸形的发展形势。

3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惠及群众,提升全民福祉,追求的是在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实现更高的目标。针对当前影响农村生态水环境的诸多因素,从资源利用角度及排污系统等方面探寻改善农村生态水环境的有效措施,通过有效的资源重复利用,改善农村生态水环境状况,促进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从而使农村拥有美丽宜人的生态人居环境。

3.1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

农药化肥的使用虽然给农作物的产量带来增效作用,但是在提高质量上,农药化肥的使用远不如有机肥给农作物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农药化肥与禽畜粪便污染物都对农村生态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禽畜粪便污染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对于农村生态水环境的治理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禽畜粪便中大量的有机物进行好氧堆肥处理,经过升温、高温、降温和腐熟四个过程,能够形成理化性质稳定、对农作物无害的堆肥产品,从而在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改善生态水环境治理,同时也可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3.2完善农村排污体系

构建完善的排污体系是农村生态水环境治理的技术基础,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村居民废弃物及污水排放种类愈加复杂,农村水环境恶化的加重急需完善的排污体系。促进农村发展是政府基于中国国家情形与农村发展状况做出的重大部署。农村居民人数多,分布广,生活污水来源分散,可以将农村生活污水就近归入乡镇污水管理系统,建立污水排污管道,减少农村居民对于生活污水的随意倾倒模式,从技术上为农村居民的污水处理提供思路,从而改善农村生态水环境的治理。

3.3提高农民对于水生态环境改善的意识

农村居民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是有效改善农村生态水环境的前提,当地政府部门可以通过颁布相关政策文件从强制性角度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规范废水的处理。另外村委部门通过宣传绿色环保理念,提高村民节能减排意识,促进多元化的结构发展,加强农村居民对于美好生活品质及人居环境的追求,共同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在资金投入方面,政府要加大对于水利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通过改善污水处理方式从而带动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污水处理的重视,明确各部门在农村水污染治理的职责,从行为思想等各方面影响村民,共同改善农村水环境治理。

4结论

农村生态水环境治理是“十三五”的重要问题,农村生态水环境的治理不仅关系到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美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农村生态水环境治理方面,积极采用生态—生物组合的各项资源处理技术,提高农村的污水处理效率,尽早解决生态水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凯.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研究[J].乡村科技•资源与环境,2017(8):83-84.

[2]朱叶琴,葛雯君.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基础性问题调查及对策:基于江苏省苏南地区部分农村的调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8):6-7.

[3]王立璇.河北省农村水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生物化工,2019(2):56-59.

[4]吴凯.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科技展望,2016(28):122.

[5]刘同山,孔祥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J].农村经济,2019 (2):1-8.

论文作者:崔淞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对于农村生态水环境治理的思考与对策分析论文_崔淞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