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地工程学科性建设发展论文_于巧玲

浅析土地工程学科性建设发展论文_于巧玲

栖霞市国土资源规划站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以及社会发展都取得了较明显的进步,推进了我国土地工程的建设。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存在的某些问题已经制约了土地工程学科的发展。因此,在进一步发展土地工程学科的过程中,我们要调控建设力度,运用日趋发达的科学技术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以确保我国土地工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土地工程的发展历程,阐明土地工程建设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可行性意见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土地工程;土地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科学建设手段

0 引言

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国家经济层面、人口层面、社会资源层面以及生态环境层面,国家土地资源利用情况以及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都是相当重要的指标。地球上的土地资源十分宝贵,可供人们利用的土地资源更是稀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口增长化和城镇化趋势不断加强,人类对土地的需要日益增大。因此,解决土地问题迫在眉睫。人类目前首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发展土地工程,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完善土地资源配置。

1 我国土地工程发展建设的基本国情

中国是一个疆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中国的土地类型十分丰富,在农业、林业、畜牧业以及养殖业都投入相当比例的土地资源。我国一贯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 每个人平均占用的土地资源更是稀少,加之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已经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导致人地矛盾突出,限制了我国土地资源后期的合理开发和建设。自1980年成立中国土地学会起,专家们在土地科学学科建设方面的研究探讨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在这些岁月中,众多学者都发表了各自有建树的意见和建议,对促进土地工程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2]。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公民的文化程度不断提升,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彰显。人民群众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也越来越关注周边土地工程建设的开展状况以及所处的生态环境情况。因此,社会公众的要求会使得土地工程建设的标准越来越严苛,对我国的土地工程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土地工程学科性建设发展

2.1 土地工程的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土地工程学科方面提倡向苏联学习,力求以科学的方法建设土地工程。我国积极引入土地规划学科,形成了土地规划设计、农村居民点规划、土地统计和登记、土地法、土地关系史和土地规划史等。专家们在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经验的时候,也坚持将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不断创新,并于1980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土地学会,请求建立专门研究土地的科学,专门研究土地科学学科,创建中国土地学科体系。在这为期30多年的研究阶段中,土地科学工作者围绕着土地科学学科的建设发展,特别是对土地的含义,土地科学的名称、属性、分支机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获得了大多数专家认可的研究成果[1-2]。

在30多年的土地研究过程中,许许多许多的土地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地减少以致无法满足人类的要求,导致许多本不适合作为耕地使用的土地被强制转化为农业用地;在工厂的建设过程中,对部分土地造成了污染损害而导致土地无法有效投入使用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专家们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进行实验研究,最终认为想要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就要对土地本身的自然经济综合体特征进行研究,应该掌握土地管理规律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科学和规范化的建设手段,来解决目前的土地问题。但是,面对这些棘手的土地问题,现有的科学技术以及设备仪器并不能完全覆盖,因此,成立一个专业的、独立的土地研究学科才是首要工作。

2.2 土地工程的建设

为了进一步解决土地问题,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研究员韩霁昌在2013年第一次提出了“土地工程”这一学科,即将尚未开发的土地转化为可供使用的土地,或者是将已经投入使用的土地通过科学化的手段进行改进,更加高效地加以利用,这是一个科学地协调人地关系的过程,使人地关系更加和谐,相互促进发展[2-4]。“土地工程”是集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开发、整治、利用、保护各项工程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土地工程”包含了了耕地用地、工业用地、受损土地及低标准土地的更新改造,通过工程措施使土地资源更加合理地被利用,充分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社会居民的生活质量和食品安全,维护居民周边生活环境,进行生态保护,提高土地生产效率,解决人均土地面积少、土地资源需求大的矛盾。

3 土地工程的建设意义

随着中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地减少,不科学的土地资源利用使得原来就稀缺的资源加速锐减,导致土地严重退化和污染,致使人类生存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土地荒漠化、淡水资源危机、有毒化学品污染、垃圾成灾等问题。因此,只有利用土地工程的深入研究和科学的实验测试,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5]。将土地科学以及土地工程结合在一起,重新进行土地规划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用的引导、控制,以及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不让土地问题影响到社会群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4 结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土地资源管理及控制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土地工程的工作已有了很多建设性发展,想要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需要利用土地工程建设事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投资力度,充分发挥其职能,促进土地工程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露梅.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1,(9).

[2]李茂涛.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学院,2012,(7).

[3]王伟.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理念下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2,(9).

[4]陆啸宇.国内外工程造价模式对比分析及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11,(3).

[5]路晓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4).

论文作者:于巧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  ;  ;  ;  ;  ;  ;  ;  

浅析土地工程学科性建设发展论文_于巧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