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岭商路183号山地市场边缘市场--清代赣南市场研究_赣南论文

大沽岭商路183号山地市场边缘市场--清代赣南市场研究_赣南论文

大瘐岭商路#183;山区市场#183;边缘市场——清代赣南市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路论文,市场论文,清代论文,市场研究论文,山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赣南(即现在赣州行署所辖十四县三市),位于江西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82%),这一点使之不同于江西其他各部分,而与闽西、粤北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加上大庚岭商路从此经过,沟通广东。因此,本文拟从商品交换关系角度对赣南市场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揭示大庚岭商路、三省边区市场和赣南自身市场三者互动关系。

表1 明清赣南墟市数量表

时间 嘉靖天启乾隆 道光 同治 光绪

赣县

23 2240

于都

29 27 41

41

54

会昌

11 11 2035

兴国

21 21

20

20

信丰

44 42 5556

龙南

12 12 16 16

定南1 10

20

寻钨3 18 24

安远9

宁都

41 6? 38

46

瑞金

11 11

34

34

35

石城7

7 24

24

南康

20

大庚719

上犹719

崇义 25

24

小计 366 448

说明:(1)各县墟市数量依有关方志。

(2)为便于比较,取乾隆、同治数字作一总数统计, 一些县在此两时期没有记载的,则取相邻时期数字。

一、清代赣南市场发展概况

明中期以前,赣南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但明中期起,大量闽粤流民进入赣南,清初达到高峰,赣南遂得以开发。流民多种经济作物。赣南是蔗糖重要生产基地,形成“以于都、赣县、南康三县中部沿江谷地为中心,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的甘蔗种植区”;夏布在宁都州盛极一时,宁都“除家用外,每年可卖银钱数十万两”;烟叶,“赣属邑遍植之,甚者改良田为烟,致防五谷,以获厚利”。另外,蓝靛、花生等商品也是赣南特色。正是在赣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赣南市场也得以大规模发展。(如表1)

由上表可见,清初赣南墟市数量增加最快,已达367个, 清中期后增加渐慢,墟市数量开始稳定,表明清代赣南农村集市已进入一个较繁荣时期。

二、清代赣南市场的边缘化特征

赣南地近闽粤,历史上就与闽粤交往频繁。明人记载云:“江西小民秋收毕,悉过梅岭就佣,可省冬衣,开村二三月复归东作,岁岁如之,广东人谓之使郎”。这些使郎大多应为赣南人。除了那条著名的大庚岭商道之外,赣南还有许多通道可以通达闽粤。清人认为闽粤交往有三条大的通道:“省之南顾,则赣州为一省咽喉,而独当闽粤之冲,其出入之路有三:由惠州南雄者,则以南安大庚岭为出入;由潮州者,则以会昌筠门岭为出入;由福建汀州者,则以瑞金隘口为出入”。除此之外,尚还有许多民间商道。以寻乌为例,30年代据毛泽东的调查,“以石排为中心,分为四条大道:一条……通筠门岭,为兴国、于都、会昌通广东的大路。一条经过县城……为会昌、安远通梅县的大路。一条经过车头……为寻乌下惠州的大路……另有几条小路……”。毛泽东认为“寻乌这个县,介在闽粤赣三省交界,明了这个县的情况,三省交界各县的情况大概不会相差很远”。一般商道的形成有很久远的历史,故可以看作清代赣南情况类似。

正是由于众多的商道可以较好的沟通闽粤,清代赣南与闽粤的市场联系密切。赣南多运米往闽粤,故广东米贵立即影响到赣南米价,两地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史载“雍正五年丁末,潮州米贵,每日千余人在筠门岭及周田墟搬运,本邑米复大贵”,“乾隆六十年乙卯四月间闽广搬运,米价腾昂,每升六十文”,地方官因此把米贵归之于“接壤闽粤两省,运去米谷甚多,以致本地米缺价贵”。赣南则从广东运进食盐,清代赣南大部分时间食广盐,官方额定销盐如表2:

表2 官方额定销盐表

府名 时间 数量(万斤)价值(万两)

赣州府康熙四十八年997.920

144.70

南安府康熙四十八年 78.41 11.37

总计1076.330

156.00

说明:销盐数量及价格据同治《赣州府志》卷29《盐课》。

除了官方额定的销盐外,赣南自古即是“铜盐贩道所出入”,民间私盐也相当可观。宁都州“乡落小民于农隙时,自汀肩负至邑,民间亦赖之”,以致瑞金“食盐自古不知有盐埠、盐引之名。亦不知有官盐、私盐之分。邑人负米至汀易盐而回,路近而价贱,官与商无过而问”。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商品的交流,仍以毛泽东调查的寻乌为例,“(一)门岭到梅县的生意 从石城、瑞金来的,以米和豆子为大宗……从兴国来的,以茶油为大宗……由寻乌通过的是油、豆两大宗……。(二)安远到梅县的生意 这一路上的生意大宗是鸡,次是牛……(三)梅县到门岭的生意 大宗是洋货(牙粉……),海味,盐……。(四)梅县到安远信丰的生意 货物总数与门岭同,但数量少于门岭。(五)惠州来货 只有盐一门是大宗。(六)寻乌的出货 (1)米288,000 元(2)茶70,000(元)(3)纸48,000(元)(4)木10,000元(5 )香菇10,000元(6)茶油3,750元(共计)429,750元。 寻乌并不是唯一的闽粤赣边区交往中心,瑞金壬田“集三省货物”,“墟市百货骈罗,牛马鸡豕充郊圻”,石城高田,据称是“七省牛马交易市场”,每年九月“商贾云集,浃旬乃散”,会昌筠门岭更是一度号称赣南四大镇之首,清末据称有十七省商人在此交易。这些市场交换中心都在闽粤赣边界地带。通过这些边缘地区的经常广泛的市场交换活动,使我们看到了区域与区域市场是如何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赣南不但从属于赣江市场体系,也部分地从属于闽粤市场体系,赣南市场是两者互动的结果,呈现出一定的边缘性。另外,赣南由于又与湖南接界,西部一些县也与湖南市场有较多的联系,但不如与闽粤市场联系紧密,此不赘述。

有必要指出,上述边缘区域之间的联系经常被人忽视,例如施坚雅(Skinner )认为“位于边缘地带的贸易体系之间的界限是难以逾越的,沿绵亘的山脉分布,这就阻碍了不同(江河)流域间城市之间的交流”。事实上,正是通过边缘地区的经常广泛的市场活动,战胜高山,区域与区域之间市场得以相互连接。

三、大庾岭商路与赣南市场的重合

清代五口通商以前尤其是一口通商时期,赣江——大庾岭商路是沟通中国东部南北交通的要道,处于繁华阶段。这条商道经过赣州、南康、大庚,与赣南市场部分重合。这条商道的经过,对赣南沿途市场的发展和繁荣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明显的表现是南安府城(大庚县城)与赣州的商业繁荣。南安府城清代有四五百家商店,广东、福建、吉泰、樟树、南(昌)临(川)等地的大商帮在此云集。其对赣南市场的促进作用是可以肯定的。如表3所见,赣州、 南安二府集市密度高于其他丘陵地区府州。

表3 赣州、南安二府与其他同类府集市密度比较表

名称 赣州府南安府 直隶遵化府

集市密度(个/100km) 1.21 1.05 0.70

人口密度(人/口)105.91 82.53130.06

人均耕地 (人/亩) 0.83 1.21 2.69

名称 广东嘉应州 山东登州府

集市密度(个/100km)

0.560.73

人口密度(人/口) 146.01 103.94

人均耕地 (人/亩)0.923.54

说明:据许檀《明清农村集市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表4。

但笔者认为,不应对大庚岭商道尤其一口通商政策对赣南内陆市场的影响估计过高,理由如下:

第一,据廖声丰对赣关的研究表明,大庚岭商道事实上早在明后期已开始了衰落的趋势,即使在一口通商时期,其在中国商业的大格局中地位已不能与明代大多数时期比,故大庾岭商道在清代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么重要,因而其在清代对赣南乃至江西社会经济影响程度是要大打折扣的。因此,不能把清代赣南市场发展归功于大庾岭商道和一口通商政策,否则无法解释清代赣南市场在明代基础上大发展的事实。

第二,从商品结构分析,作为过境贸易商道的大庚岭商路上流通的商品与赣南区域内部的流通商品结构并不相同。从赣关资料可见,这条商道上流通的商品主要是全国性的,其大宗有丝、茶、瓷器、香料、药材、食品等,大部分显然不是赣南所需,没能大量进入赣南的乡镇市场。赣南除了从大庚岭商道上获得食盐、棉布、和少量广货,并不很需要从外面输入太多商品。所以,五口通商以后,大庾岭商路一落千丈,日渐萧条,然而赣南内部市场体系却按自身逻辑继续发展,一些市镇在清末极为繁荣,如南康唐江乾隆年间“人烟错杂,庐舍市肆,十倍于前”,市镇刚刚发展,至同治年间“临犹川为市,商舶尾衔,市廛鳞接,为虔南大镇”;会昌的筠门岭也在此时进入繁荣时期,象信丰的古陂同治年间才刚刚建立,但不久即跻身四大镇之一,体现了赣南内陆市场体系与大庾岭商道并不同步发展的规律。

因此,大庾岭商道虽对赣南市场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影响有限,未能带动赣南内陆市场的发展。

四、典型的山区市场

清代赣南市场是闽粤流民开发赣南山区引发的人口增加,商品经济发展所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赣南大量的经济作物种植,许多专业市场的发展。例如,宁都的夏布墟,唐江的蔗糖市场,赣州的木材、粮食集散、筠门岭的粮食转运等。这说明赣南农村商品生产确在不断进步,但清代赣南并未因此走上商品化的道路,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没有成为赣南的主导产业,而是仍以粮食生产为主。举例来说,兴国虽有旺盛的夏布市场,但仍然“产谷颇饶,……谷贱则出粜,所余或不能自赡”,信丰“服物之需皆不及他郡,所恃惟谷菽而已”,定南“无他产,惟耕田出稻,然贫民一岁所树,苟无荒歉,仅可足食”。这样的记载,在赣南各县方志中比比皆是。

赣南明代即成为重要粮食出产地“赣无他产,颇饶稻谷,自豫章吴会咸取焉,两关转谷之舟,日络绎不绝,即俭岁亦橹声相闻”。清代赣南继续了这一趋势,其粮食大部分供应广东、福建。但是,赣南的粮食种植也没有发展为专业的商品粮。清代赣南田地数为400多万亩(4,109,864),以亩产3石计,粮食产量约为1230万石, 而清代赣南人口已近400万(3,968,327),人均用粮即以3石计,也需1200万石左右, 扣除租税种粮,民食并不充足。而且即使每年输出商品粮按150石计, 也仅占12%,商品率并不高。相反,其内部粮食外销与民食糊口常发生矛盾。明清时代福建、广东商品经济发达,导致粮价升高,形成地区性分工,赣南明显在大区域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以输出资源性商品为主,如前所述,赣南虽然输出的商品粮但民食并不充足,这样,赣南输出的粮食必然有一部分是维持自己生存的粮食,譬如,雍正年间,赣州每石米价一两四五钱,而潮州高达三四两,差价之大足以使人寅卖卯粮。与此同时,方志常记载本地米运出境导致民食艰难。试举二例:兴国,“故谷常易钱,转输于外县者多,而本境辄形支绌焉”;会昌,“载米舟楫衔尾而至,倘遇歉岁,下流垂风遏籴,则嗷嗷待哺者,有仰屋坐毙而已。

可见,明清赣南地区的商品化并未导致实质性的生产结构出现,而是维持了糊口性的粮食生产结构。实际上,明清时代许多山区都出现了较显著的商品化,然而和赣南一样,并未发展成近代市场社会,赣南仅仅是其中一个典型而已。

总之,我们可以对清代赣南市场特征作如下总结:

第一,由于地近闽粤,赣南市场具有边缘化特点,即除了与中心市场体系(赣江市场体系)保持联系外,还与闽粤市场保持了较明显的联系。而区域之间的联系也可通过边缘性得以实现,并非一定得借助核心区的河流。

第二,赣江——大庾岭商路使得赣南市场得到一定发展,但它的影响是有限的:清代赣南市场无论从商品结构上,还是发展过程上,都有自己的发展逻辑,并不与大庾岭的兴衰节率合拍。这就告诉我们,过境贸易的发达并不必然地促进当地市场的发达,过境贸易代表的全国市场体系可能与内陆市场层现一定分离状态。

第三,作为山区市场,清代赣南出现了较明显的商品化,但赣南生产结构仍以糊口性粮食生产为主,这使得赣南仍从属于山区交换经济,在大区域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山区的商品化仍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商品化”。

标签:;  ;  

大沽岭商路183号山地市场边缘市场--清代赣南市场研究_赣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