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具有增长潜力的产业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潜力论文,未来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资本相对过剩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寻找更有利的投资机会,必须要分析找出未来中国具有增长潜力的产业。技术和消费需求是决定一个产业是否有增长潜力的重要因素。考虑到中国的发展实际,在选择中国增长潜力产业时,还需要考虑中国城乡需求结构的差别。
一、科技发展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信息革命的新时代。经济学家们认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材料技术居这个时期科技进步的支柱地位,并将与核能、航空航天、海洋开发以及农业、医疗保健、制造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技术一起,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对经济、社会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极大影响。
(一)科技革命引起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
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看,第一、第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并成为主体;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还表现在使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而赋予传统产业新的活力。强调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融入工业化过程之中,可能是对工业化的巨大促进,并可能在产业发展上实现某种意义的跳跃。当前影响最大的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不同,这项技术本身可以形成巨大的最终消费产品,比如家用电子产品。更重要的是,电子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使产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信息技术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新材料,软件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的应用。全球性的信息发展将带来通讯需求的市场,计算机在未来会进入大部分家庭。新材料是高新技术的基础,半导体使微电子获得飞速发展,信息光电子材料使信息产业迅猛增长。未来新材料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左右高新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结构。生物技术目前的产业规模虽较小,但其研究开发很迅猛,尤其是生物电子技术,如生物计算机,这项技术的发展会导致伦理、道德的变化。新能源、海洋、航空航天技术也将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
(二)高技术产品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比例不断上升
高技术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随着高技术的产业化,高技术产业在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GNP中的比重日益上升,在出口总额中占的比重更是明显地增加。现在微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产业已具有相当规模,生物工程产业发展也很快。因为高技术产业利润高,垄断性强,更符合世界市场新需求,所以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
二、产业的高服务化趋势
产业结构层次随经济发展阶段而上升已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所证实,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都得到印证。早期的经济学家克拉克在费希尔三次产业划分的基础上,对40多个国家不同时期的三次产业的劳动投入和总产出资料进行整理与分类,得出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即以农业为主向制造业为主转变,既而向商业和服务业转变。后来库滋涅茨依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不同水平考察了总产出结构变动和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动,得到类似的结论。20世纪60~70年代,钱纳里等人提出了标准产业结构的概念,他们利用1950~1963年间54个国家的横截面和时间序列资料,进行了详实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随收入水平的提高,一、二产业份额下降,第三产业的份额上升。
采用《世界发展报告》(1998,1999)的资料,通过比较英、美、德、法4个国家GDP构成演变趋势,这些国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变化趋势是:当一国工业化由初级阶段进入加速阶段,其产值比重上升较快;当工业化进入成熟阶段,其产值则趋于缓慢上升继而停滞、缓慢下降。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变化是一条工业化推进而呈现出的倒U型曲线。第三产业比重在各主要工业化国家虽有波动,但在研究期间内,总体上呈上升,有些国家上升幅度还较大。
20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化国家第二产业就业份额呈下降趋势。这反映了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区别,即在完成工业化进程之前,第二产业就业份额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但在进入后工业社会后,该份额将趋于下降。这点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所证实。第二产业就业份额下降是一国工业化走向成熟的反映。
第三产业就业份额在各主要工业化国家呈持续上升趋势,这种趋势在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更趋势明显。第三产业在主要工业化国家已取代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这表明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已经先后完成,而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社会。
结论:第二产业中的高科技产业本身能带来增长,同时它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带来增长;大量的第三产业在中国未来几年内将是经济增长的又一动力。
三、中国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
不考虑制度因素,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技术进步为引擎的。具体到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技术创新不足的经济增长更多是需求拉动而非供给推动,这就是说,一个国家增长潜力产业的选择,在技术给定的条件下,更多地要从需求角度来分析。供给最终要通过需求起作用,没有需求的供给是不会促进增长的。随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未来一段时间内,消费需求从温饱向小康过渡,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层次梯度升级,消费呈现多元化。有必要指出的是:影响我国消费需求的城乡二元消费结构将继续存在。
(一)中国工业的深化
工业化过程也是生产结构深化的过程。产出中有更大一部分被售给其他生产者而不是最终消费者。随着经济的发展,中间需求也逐步增加。这一点在中国经济结构中也得到了反映。以1981年和1997年两年的投入产出表为依据,可以发现中国1981~1997年间中间需求的变动具有工业化的典型特征:第一,总产出中中间需求的份额呈上升趋势,由1981年的51.9%上升至1997年的62.11%,上升了约10个百分点。第二,对工业品的中间需求逐步替代对农产品的中间需求。在总产出中,对工业品的中间需求由1981年的36.2%上升到1997年的92%,同时对农产品的中间需求由12.4%下降至4.97%。农业总产值的中间消耗呈上升趋势。
(二)关于居民消费构成
1.城镇居民。由于城镇经济代表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中先进的一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历来高于农村,城镇消费一直引导我国消费需求的动向,代表了消费的变动趋势,甚至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产业演进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边际下降,1997年该比重已降至46.6%。按国际划分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已接近小康水平,居民消费已开始由基本生活消费为主过渡到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为主,消费领域大大拓宽。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大大下降,其他消费迅速增长。
80年代城镇居民消费的重点是食、衣、用三大类,具体表现在食品、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主要是家用电器)增长很快。90年代以来,城镇居民消费重心发生转移,消费需求发生三个方面的重要转向,一是基本消费逐渐向居住、交通、通信等领域扩展;二是用品类消费进入更新换代时期;三是文化教育及知识产品的消费比重明显增加。反映在支出构成上,日常消费中的吃、穿、用所占比例逐渐下降,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居住等支出明显上升。1990~1999年,吃、穿、用消费支出由75.99%下降到约63.23%,下降了12.76个百分点;住、行、医、教育支出由18.72%增加到34.33%,提高了15.16个百分点。
2.农村居民。农村市场在中国市场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农村不仅是农产品的来源,而且是消费品特别是工业品的广大市场。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应,农村生活正处于由温饱向小康过渡阶段,农民消费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单一型向多元型的转变趋势日益明显。
与城镇相比,农村消费需求有其自身的特点。食物消费仍居首位,由吃饱转向吃好,食品结构中细粮、副食、加工方便食品明显增加;衣着消费稳中上升,成衣销售猛增,中低档服装畅销;居住消费旺盛,追求居室耐久实用、宽敞漂亮;用品消费比重逐步上升,由一般用品转向耐用消费品(特别是家电产品,如彩电拥有率迅速提高),由单一功能产品转向多功能产品;商品消费支出显著增加,特别是文化教育和娱乐性消费比重上升。分析农村需求结构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比城镇更低级化,恩格尔系数大于城镇。“八五”期间,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所占比重徘徊在58%左右,衣着消费支出在7%~8%上下浮动,与城镇比,吃高穿低,差距明显。但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开始向高级化方向改善,食品和住房的消费支出下降,用品、文化、教育类消费支出增加。食品、住房支出在农村居民消费中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76%降至1999年的67.81%,而医疗、交通通信、文化教育消费支出则由10.06%上升到19.47%,增加10个多百分点。农村的耐用消费品增长空间大,城镇已经基本饱和的耐用消费品,在农村普及率还很低,农民收入与城镇差距大,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的成长期更长,但消费增长的潜力也大。
(三)耐用消费品
1.城镇居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动态变动,可以较好地说明消费需求的变化轨迹。80年代城市居民消费的重点是食、衣、用3大类,具体表现在食品、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主要是家用电器)增长很快。早在80年代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等轻工电子消费品在城镇基本普及。缝纫机的百户拥有量在1985年就达到152台,其后迅速增长,并稳定在190台左右。缝纫机的百户拥有量在1985年就已达到其峰值(78.2),其后稳定下降,降为1999年的55.43。纺织类产品中的呢大衣和毛毯,是传统消费中耐消费品的代表,两种产品在80年代曾经有过持续的增长,但进入90年代后就基本到了饱和状态,家庭拥有量不再有明显的变化。80年代中期起,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作为新的消费热点,成为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增长的主流,表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从1985~1999年的15年多时间,以百户家庭拥有量计,洗衣机增长超过40台,电冰箱增长超过70台,彩色电视机增长94.36台。在彩色电视机普及率迅速提高的同时,黑白电视机则开始退出城镇家庭,从1985年的66.86台下降为1996年的25.53台。其他一些家庭耐用消费品,在“八五”期间,如电饮具、组合家具、热水器、照相机等的普及率提高较快。
表1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及构成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
随着冰箱、彩电等耐用家电消费品需求的普遍实现,90年代中期以来,新的一轮城镇耐用消费品消费热潮开始形成。但此次的消费热潮不再集中在个别产品或产品类上,而是适应城市家庭生活快捷卫生、舒适要求的各种新型家庭设备用品,包括新型家用电器、健身器材、通信工具、厨房卫生设备、组合家用具等,全面走上市场。尽管许多消费者对电话、电脑、空调等新消费品表现出很强的需求,但与全面的消费更新换代相比,个别商品的旺销已再难被称为全社会的“消费热点”。
90年代后期以及跨世纪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将向更高层次转移。社会消费的重点,除了继续扩大各类新型耐用消费品外,以下几个方面将保持长时间的快速增长,即:以移动通信和信息为代表的通信信息消费,家用汽车消费,居住及房屋装修消费,以及包括旅游、教育、文化、娱乐在内的精神文化消费。这4个方面的消费,已逐渐靠近国际消费潮流,其包含的物质内容和消费总量,都远大于前两次消费热潮,消费实现所持续的时间也将更长。
2.农村居民。近20年来的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是直接从解决温饱起步的。80年代初期,农村居民的消费仍集中在食品和衣着上。虽然以后农村消费基本保持与城镇同步的增长幅度,但因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和农村消费基础太低,至今农村居民的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水平几乎比城镇滞后了差不多10年时间。统计显示,农村的自行车、缝纫机等耐用消费品在90年代中期(1995年)才达到峰值,而洗衣机、冰箱、彩电等更高档消费品从80年代后期才开始进入缓慢的增长期,1996年,这三种消费品的百户拥有率分别为20.54、7.27、和22.91,只相当于城市1985年的10.94台增长到1996年的65.06台。农村消费需求与城镇的这种阶段性差距,在其他消费领域,如食品、服装、文化教育消费等方面,都存在类似情况。
新型家用电器,主要是空调器、VCD、微波炉、热水器等迅速进入普通家庭,而彩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也有较大提高。例如,城市百户家庭拥有彩电1996年末为93.5台,1999年末为111.57台。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电脑加快了进入家庭的步伐,在大城市,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重要消费对象。其他新型耐用消费品,如组合音响、中高档乐器、空调器、健身器材等,正处于迅速增长之中。
电信消费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近几年来,私人住宅电话、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农村电话用户以及网络用户数量,都以很高的速度增长,其中尤以移动通信和网络用户增长最为强烈。总之,改革以后,消费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消费结构逐步高级化,多层次化。
(四)贸易结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79年的293.3亿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3606.3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年增长速度达到约17.23%,远远超过同期8.6%的全球贸易年增长速度。我国对外贸易在全球中的排位也由1981年的22位上升到1999年的第7位。同时,我国对贸易的增长速度还大大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12.6%上升到1999年的36.50%。1980年以来出口商品结构最显著的变化特点是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构成比例的根本性变化。1980年初级产品的出口占总出口额的50.3%,工业制成品在出口额中的份额还不到一半。1999年,初级产品的比重下降到10.23%,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到89.77%。工业制成品已经在出口商品中占绝对优势。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主要是因为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出口停滞不前,以及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速度快。工业制成品中各项增长都很快,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机械和运输设备的增长速度始终高于整个工业制成品的速度,其份额一直呈上升趋势。
四、中国经济的“增长产业”
综合起来看,中国经济的关键产业的选择应立足在两个基础上:一方面培育高科技产业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另一方面刺激不平衡增长中落后的一极——加快城市化进程,并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加强环保产业的发展。前者是为了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后者可以延长传统产业的生命周期,缓解产业结构转换对就业的过重压力,并提高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未来中国经济将在追求速度和增长质量的双重约束下稳步增长。除非有大量可产业化的高新技术形成现实生产力,否则,“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奇迹将可能永远成为过去。
(一)增长产业选择的重要背景——城市化
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经济结构全面调整的关键时期,在这种结构调整中,将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从而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里经济增长的支撑点。因此,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新经济增长点将更多产生于结构性效应,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城市化将各种结构调整效应整合起来。因此,宜选择以城市化为核心的结构调整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说,有助加速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产业可以作为关键产业选择的参考。在城市化的普及中,人们的各种需求应由不同层次规模的城市给予满足,这成为城市规模结构存在的根本理由。
未来增长最快的消费需求是城镇交通通讯和农村交通通讯。在这些今后增长较快的居民消费需求,在很大的程度上与城市化,特别是农村城市化有关,目前我国消费需要存在着二重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在城镇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已超于饱和的耐用消费品;另一方面在农村这些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很低,这里除了农民收入增长原因外,一个重要的障碍就是农村不具备这些消费品的使用条件。因此,通过城市化阶段,或是在农村地区形成新的城镇,或使农业过剩劳动力进入城市,将促进农村消费需求趋于上升,释放出很大一块对这些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力,并可能迎来一个农村消费时代。这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为城镇市场中已趋于饱和的消费品寻找到新的出路,进而也将使城镇消费品工业的生产能力得到极大的利用,拉动经济增长。
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三大件是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期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对我国市场繁荣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现在农村有2.3亿户居民,比城镇1.1亿户多出了1倍多,如果每百户农村居民对上述三大产品的拥有量每提高10%,市场需求量就可以增加300台。因此,一旦这些产品开拓了广阔的农村市场,就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极强的乘数效应,成功启动当前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开发农村大市场的努力已经有好几年了,效果却十分不佳。其原因不仅在于农民的收入太低,还在于基础设施与产品使用不配套。目前农村电网老旧,电价高昂,一般为城镇电费的3倍、5倍,甚至10倍;农村地区电视信号微弱,甚至收不到电视节目;有49.7%的农户没有自来水。因此,大大限制了农村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的需求。如果改善农村电网,把农村电价降低到城镇的同等水平,发射一颗可以把电视信号覆盖全国农村的电视转播卫星,在各个自然村修建自来水水塔,提供农民生活用水。可预见的,农村地区将会出现一个电视、冰箱、洗衣机等三大件的消费高潮,到那时,我国的家电产业将不再存在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形。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如修筑乡村公路,架设乡村电网,建立自来水供应系统和广播电视接收、发送装置等,投资规模一般不大,投资较为分散,与主要为城市服务的基础设施项目相比,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特点,可以对启动经济很快发生作用。如农村自来水供应系统,全国有行政村74万个,有一半没有自来水供应,假设在37万个村,每个村建一个水塔和相应的管道设施,投资10万元,全国总计只需要370亿元。如果政府提供一半的财政补贴。农民自己提供一半的配套资金,则政府的财政支出只要185亿。一旦自来水供应问题得到解决,除了将会刺激对洗衣机、电冰箱的需求外,很快就会掀起农民自发的和生活质量有关的生活设施的建设高潮,进一步刺激内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政府投资外,以民间集资方式的投资也将形成气候。事实上,在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农村城市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是由民间集资投资的。这种投资需求的兴起,不仅引导大量社会资金流向基础设施建设,而且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将带动其他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影响。这一切说明国家的投资重点是农村的基本设施,这种投资一方面可以找到国家投资需求点,另一方面为农村进一步消费提供配套条件,农村消费所以滞后于城市消费水平,收入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基本建设水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将得以较大的改善。这将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巨大的活力,并使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逐步显现出来,吸引更多的国内企业和外商前去投资。在投资的推动下,中西部经济发将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特别是中部地区更有条件率先引发强劲的增长势头。反过来,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加快,又会对投资品产生强大的需求,从而为我国重工业提供一个较大的伸展期。从产业结构角度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第三产业将有进一步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与信息业发展与城市化有高度相关性。因为城市化极大推动了商品贸易的发展,而在商品贸易发展的基础上,服务贸易也将逐步兴起,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反过来,服务贸易发展又促进了商品贸易。因此,城市化发展将极大地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产业结构高度化带来的增长效应。
综上所述,城市化可以激发潜在需求,创造出新的需求,这样一来,一些传统的产业生命周期将延长,基础设施中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机械工业中的施工机械,电子产业中家电产业仍将有增长的潜力。
(二)中日美最终需求结构的比较
应用中日两国的投入产出表进行最终需求结构的比较,可以发现,1951~1985年,日本的第二产业最终需求份额上升,由46.65%上升到1985年的59.01%左右,其第三产业基本在37%以上,据此分析,未来10~20年内,中国通过第二产业内部的调整,第二产业在未来将有一定的增长(见表2)。
表2 中、日、美3国三次产业最终需求占总需求比例 单位:%
国别
年度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日本
1951
15.69
46.6537.66
1970
2.36
57.1840.46
1985
1.51
59.0139.48
美国
1965
1.9
44.0753.98
1977
1.2
44.5154.29
中国
1995
15.6
61.9222.48
资料来源:(1)Kimiouno,Inpu-Output Tables in Japan,1951~1985。筑波大学,社会工学系。(2)The Detailed Input-Output Struct-ure of the U.S.Economy,1977.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3)瓦西里·里昂惕夫:《投入产出经济学(中译本)》,PP.214~219,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从二三产业内部构成最终需求比例来看,日本1951~1985年的三次产业中的服务公用事业、金融、保险与地产处于上升趋势。应用1975年和1980年日本72部门投入产出表对比分析,三次产业中的教育增长了2.36%,健康与社会保障事业增长了5.02%。从长远看,中国的这些产业也会有较好的发展。二次产业中的电器制造业、建筑业最终需求份额基本上是上升的,食品加工、化工、机械制造则下降。
从消费角度来分析,1951年日本居民最终消费总额达123.20亿日元,政府消费是194.88亿日元,分别占最终消费总额的53.19%和8.41%,1970年这些指标分别是936.94亿日元,146.63亿日元,分别占当年最终消费总额的51.31%,8.03%,1985年同类指标分别是191.40亿日元,314.16亿日元,分别占当年最终消费总额的53.33%,8.75%。1970~1985年,居民和政府最终消费增长最大的是公共事业(电力、煤汽和水的供给,增长了2.02个百分点,公共事业的管理,增长了16.57个百分点)和服务业(公共服务增长9.74个百分点,私人服务增长0.35个百分点)。总体上看,最终消费总量在增加,但其占最终需求总额的比例比较稳定,说明其最终需求消费结构的变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较小。
通过对美国1965和1977年投入产出表中三次产业行业内最终需求占三产总需求结构的对比,发现其房产业和医疗卫生有明显的提高,分别由1965年的10.34%、2.78%提高到1985年的20.92%、7.31%,其教育提高幅度最大,由1965年的6.34%提高到14.16%。
表3 日、美部分二次产业最终需求占产业内最终需求总量比例(%)
食品加工 机械制造 建筑
电子
化工
日本
1951 16.23
14.63
14.52
2.31
5.36
1960 20.67
18.71
21.10
6.44
3.30
1975 8.49
19.51
18.41
7.22
3.37
1985 9.96
21.45
20.39 18.87
3.15
美国
1965 0.73
24.07
9.35
9.36
4.73
1977 0.42
13.99
16.37 13.64
6.50
资料来源:(1)Kimio uno,Input-Output Tables in Japan,1951年~1985年。筑波大学,社会工学系。(2)The Detailed Input-Output Structure of the U.S.Economy,1977.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3)瓦西里·里昂惕夫:《投入产出经济学》(中译本),PP214~219。,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表4 日本三次产业最终需求占产业内最终需求总量比例(%)
第三产业 商业 金融、保险、地产 其他 交通、运输 公共服务
1951
26.529.76
19.22
15.94
28.56
1955
26.28
15.28
4.87
13.53
40.4
1960
22.83
17.23
19.77
12.05
28.12
1965
25.06
17.93
18.9
10.91
27.9
1970
24.94
19.46
21.61
11.43
22.56
1975
21.89
16.43
19.52
11.86
30.3
1980
21.16
17.59
18.52
12.52
30.21
1985
24.7
23.62
0.88
11.58
39.22
资料来源:Kimio uno,Input-Output Tables in Japan,1951年~1985年,筑波大学,社会工学系。
表5 美国三次产业内部行业最终需求占三次产业最终需求总量比例(%)
第三产业 商业 金融、保险
房产
交通、运输 医疗卫生
1958
8.45
2.78
10.34
8.45
16.22
1977
8.62
7.31
20.92
8.62
5.55
资料来源:(1)The Detailed Input-Output Structure of the U.S.Economy,1977.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2)瓦西里·里昂惕夫:《投入产出经济学》(中译本),PP214~219,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三)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具有引进先进生产函数的能力,也具有旺盛的未来需求,未来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更多地利用信息技术,随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中多数行业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电子商务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电子商务以高新技术的信息产品为基础,使得服务质量不断得到改进。从世界产业的发展规律和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变化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中国,第三产业将有旺盛的需求。
第三产业的发展符合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而第三产业在这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从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律来看,第三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按照产业结构份额来判断,也应考虑将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产业。
应用增长率部门弹性准则,计算6部门的弹性值,同样印证了我们的结论。采用回归模型预测2002年各个部门的产出量,回归模型是:Y=C+AT。
因变量是各个部门的产出量,自变量是趋势变量(T=1,2,…N),根据1992年中国6部门投入产出表和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我们建立了6个回归方程,得到6部门的2002年的产出预测量。
假定1992年与2002年的最终需求量与相对应的部门总产出量的比例保持不变,可以推算出2002年各部门的最终需求量,进而得到6部门最终需求的增量率(见表6)。
表6 回归模型和2002年6部门产出预测
注:括号内为T检验值。
我们发现在6部门的经济中,大量的服务行业的增长对未来若干年内中经济的增长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它们的弹性值达到1.78,即是这一部门1%的增长,会使国民经济增长1.78%。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高服务化的发展轨道,根据我们推算,到2002年,农业和大量服务业的增长,将会使其产出总和达到总产出的43%左右。有必要指出的是,在我们的计算中,农业的弹性值达到1.52,主要是由于在现阶段其产值份额(λ[,k])较大的缘故,随经济的发展,这一份额会逐步降低,因为农业在工业化过程中处于不断衰落的过程,其增长率弹性值也会减小。而大量的服务行业则不同,其产值份额(λ[,k])将随经济的发展会越来越大,其增长率的弹性值也会逐步增加。
表7 6部门之间的最终产出增量比率(σ[,j])
部门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农业
1.00
1.941.38
工业
0.51
1.000.71
建筑业
0.72
1.401.00
运输业和交通业
1.88
0.372.60
商业和饮食业
1.85
3.582.55
其他服务业0.13
0.250.18
部门
运输和交通业 商业和饮食业 其他服务业
农业0.53
0.547.672
工业0.27
2.793.95
建筑业
0.38
0.395.55
运输业和交通业
1.00
1.02
14.13
商业和饮食业0.98
1.00
14.15
其他服务业 0.01
0.071.00
第三产业增加产值的潜力很大。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仅低于世界水平,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表8 各部门对整个经济增长率的弹性值(e[,k])
部门农业 工业 建筑业 运输和交通业 商业和饮食业 服务业
弹性值e[,k] 1.52 0.79 0.63
0.67 0.651.78
我国第三产业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低,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据世界银行1999年报告,1999年26个高收入国家(即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水平为64%,其中美国为72%,澳大利亚为70%,中国香港地区为83%;58个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达到52%,其中,上等收入国家平均为53%,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49%;除中国以外的48个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也已达到41%。
与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相比,我国市政公共服务、居民生活服务等社会服务业明显落后。如1995年高收入国家城市化比重平均高达75%,下中等收国家城市化比重平均也达56%,而我国只有29%,城市化水平的低下导致市政公共服务业的严重滞后。社区和个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澳大利亚1994~1995年度为6.7%,台湾省1995的为8.7%,香港地区1995年为14.9%,我国大陆目前仅占2%左右。
与国外(或境外)相比,我国信息、咨询、保险、证券、银行、房地产等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行业发展不足。如通信、专业服务、金融、保险、不动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澳大利亚1994~1995年度为15.5%,我国台湾省1995年为20%左右,香港地区1995年为27%左右,我国大陆目前仅为12.5%左右。
横向相比,我国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与提高居民素质有关的行业发展水平也明显偏低。如文化教育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美国1989年为13.9%,澳大利亚1994~1995年度为7%,而我国科教文体行业增加值加在一起,目前只占GDP的2.5%左右。
我们用增长率弹性法计算的弹性值中,商业、饮食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弹性值之和达到2.43,即这些行业每增长1%,可促进经济增长2.43%,在6部门的中国经济中,这一指标值是最高的,需要指出的是选择第三产业作为经济中的关键产业并不排斥其他产业入选关键产业,第三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承的。
表9 第三产业内部行业人均收入—行业增长弹性
行业 运输邮电仓储 批发零售餐饮 金融保险 房地产
其他
弹性
0.85 0.710.64
0.75
0.56
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的考察。我们计算了1995~1999年第三产业内各行业的人均收入—行业增长弹性。在过去的几年里,运输邮电仓储、房地产行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弹性较大,表明随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公共交通、日常生活的开支需求量较大,1999年属于传统的批发零售、运输邮电仓储占三产增加值的比重约定50.3%,而金融保险等行业则占30.3%,这实际上相当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期水平。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中,信息咨询、金融等行业在三产中所占比例较高,中国的第三产业刚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经济水平尚未发展到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阶段。第三产业中,运输邮电仓储业、批发零售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的构成和增长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见表9)。
从总体上说,我国的运输邮电行业仍处于较低的水平,随着结构调整的推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对运输邮电的需求仍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未来一段时间,运输邮电业仍是我们发展的重点行业。
批发零售餐饮业是第三产业中占GDP比重最高的行业,1999年的增长速度比1996年回落0.85个百分点,为8.55%,仅次于运输邮电仓储业,高于三产中的其他行业。
金融保险业1999年的增长速度与1996年大体持平。近年我国在金融保险领域开始逐步打破以往垄断经营的局面,引入市场竞争,市场主体正处于逐步形成的过程当中,金融保险的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预计今后几年该行业发展速度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无论从绝对量,还是相对量来与其他国家比较,这一行业还会有相当的发展空间。
1998年进行的住房制度的改革,以住房的商品化为目标,对房地产业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房地产业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取得长足的发展。
包括信息咨询、科研、旅游、文化、体育等在内的其他服务业是增长较快的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信息化,以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信息产业将会有十分迅速的发展,这部分将在第三产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是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利用趋势变量法预测2010年的人均收入,结合上表的弹性值,得到2010年三次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情况如表10。
教育的发展潜力。第三产业中的教育业,长期以来供给严重不足,80年代世界各国的教育经费一般占GDP的4%~6%,发达国家还要高,但我国近10年来一直徘徊在2.5%~3%之间,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教育的投资风险小,收益率高,据西方学者估计,90年代发达国家的投资回报率达13%,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可高达20%,另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估计,高等教育对个人的回报率为15%左右。将大量的资金用于教育的发展是非常有前途的。
教育的发展可以刺激消费。据专家估计,我国现有普通中小学生2亿人,如果其中有10%选择以教育消费形式择校就读,每年会有1000亿的潜在教育收益,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和潜在学生500万人,如果有80%以教育消费形式就读,每人每年增加教育消费5000元,则潜在收益250亿元。
由于教育是基础性的、全局性的先导产业,投资可以带动部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增加教学设备需求可促进制造业和科技、信息产业的发展,教育用房可促进基础投资的增加,教育教学活动可带动文化和咨询行业的发展,据测算,教育对GDP的直接贡献率一般在4%~7%,美国仅教育服务一项平均创利即高达2000亿美元。
表10 2010年第三产业行业产值构成 单位:亿元
运输邮电仓储
批发零售餐饮
金融保险
房地产
其他
11442.9 9558.18
8615.83
10096.67 7538.85
注:人均收入预测方程:Y=523.96+693.87X,R=0.97,样本数:15,Y:人均收入,X:1,2,……
从我国现在6万亿人民币的储蓄,超过2亿8千万的教育人口中,我们不难发现教育作为一种消费需求的巨大潜能。
(四)21世纪中国应成为世界第一软件业大国
当今世界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与高新技术的信息产业日益融合在一起,以因特网为交易工具,以信息、娱乐、服务为主要产品,包括网上商品营销、咨询、商务洽谈、金融服务等商业活动发展迅猛,这种网络交易对产业内部某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促使各种配套的软件业迅猛发展。网络和传统产业的信息化为软件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软件业是世界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抢占高科技产业的“制高点”,中国在这一领域必须要有所作为。
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开发,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发达国家在这方面也具有很强的技术垄断性,在这方面,发展中国家难以与其展开竞争。而软件技术则有所不同,软件业是一个相对低投入,高智力的产业。
中国具有发展软件业的“智力”支持。中国具有较丰富、廉价的高智力人力资源,数学与物理专业一直是中国教育的长线专业,这部分专业人才转向应用软件技术的开发具有“先天”的优势,即是说,我们有发展软件业优秀的人力资源储备。中国人在智力方面是有一些优势的,有一个比喻很具说服力:美国人的财富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美国人的智力装在华人的脑袋里。这里的关键在于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引进人才的机制上。
中国的软件业已具备了相当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信息产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软件业在一定程度上一开始就占领了发展的“制高点”,北大方正排版系统很早就占领了国内85%的市场,并将其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日本,用友和金碟软件公司的财务软件系统已在国内各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四通的中文之星、联想的幸福之家、金山的WPS字处理系统在国内均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大规模发展中国的软件业已具备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基础。
印度为中国提供了软件业发展的范例。暂且不谈美国与西欧的情况,我们来分析一下软件业大国——印度的发展。2000年印度的软件产品出口达到约57亿美元,占印度国内生产增加值的25%,印度的经济规模现在为4000亿美元,2000年增长约7%。据最新的一份报告估计,8年后,印度的软件产品出口额将达到其出口产品的33%,这将可以创造220万个就业机会,并将印度的经济增长率提高到两位数,印度的这方面的强项恰与世界特别是西方的需求相吻合,国外的风险资金现在已开始流入印度,1998年,流入印度的风险资本几乎为零,但银行家们估计,今后几年内流入印度的风险资本将超过10亿美元。无怪乎美国的一些经济评论家指出:印度的软件技术的发展可能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一条新的经济增长道路,50年代以来,亚州经济增长迅速的国家主要依赖制造业的出口,印度可能成为一个依赖信息技术,主要是软件产品带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同样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这一产业领域也一定会有所作为。
12年前,印度的软件业与中国还在同一起跑线上,而现在我国的软件产品年出口额5000美元,印度却是我们的100倍,客观地讲,中国软件业在基础研究、市场前景的把握上都比印度强,在软件发展的社会环境、地区发达程度上,印度也要落后中国10年,但现在中国远远落后了,一个主要原因是印度一开始就注意与国际市场对接。
与国外的软件商相比,中国的软件业开发存在明显缺陷,主要是缺乏一套科学的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来规范,轻市场调查,急功近利。有专家指出,国际软件市场留给我国企业的时间只有3~5年。现在欧美等软件业发达国家正在开发软件开发新模式,一旦成熟,中国软件业的智力与人才优势将损失殆尽,因此中国的软件业必须接收外来的科学运作方式才能有一个大的发展前景。
如果说,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还不具有太多中国特色的话,那么在中国大力发展软件业则一方面可以追踪世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收劳动力就业,软件业有希望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带动中国经济增长、很有前途的一个产业。
结论:
1.未来中国经济中第二产业中传统的电子,部分机械,家用电器还会有一定的发展,通讯产业和保健类产业由于农村和城市的双重需求会有更大程度上的发展。
2.三次产业中的交通运输,餐饮批发会有一定的发展,而其中的教育,咨询类,金融类产业可能有更大程度的增长。
3.有必要指出的是:机械产业中的家用轿车和三次产业中的房地产,由于收入水平的制约和体制的相对滞后,其需求不会有人们期望的发展速度。
4.软件产业面临的各种约束较弱,将有飞速的发展。
标签:耐用消费品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家庭结构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