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南县初级中学 726300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兴趣也是需要培养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思想品德课太注重分数,缺乏兴趣的培养,缺少情感教育,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如果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等于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了动滑轮,有了学习的动机,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由于不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的培养,照本宣科,鲜活的生活材料进不了课堂,生动的社会内容进不了课堂,使思品课堂枯燥乏味,难以提高教学水平。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呢?就此,我来谈点自己的做法:
一、优化师生关系,用情感激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谐的情感和融洽的课堂气氛能够增进师生感情,使学生安心地学习、轻松地思考问题,心理压力小,易于产生灵感。学生能自觉地谈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见解,对学习萌发出激情,形成兴趣,长久不衰。教师也容易深入到学生中与学生同乐。热爱自己的学生就是给课堂增添了活力,与学生打成一片,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内容产生好感,有兴趣去了解与课本相关的社会知识与材料。要依靠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来丰富课本内容,让学生收集新闻或报道的案例、收集整理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身边材料,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增强学生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法律常识,什么是违法的,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当学生受到坏人的追赶时,可将学生在上学途中遭到勒索的事提一提,指导学生如何逃脱、如何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等,为解决此类问题寻找出方法。这样,学生就一定感兴趣,一定有积极性,课堂就会活跃起来。再放一放视频,讲一讲我们身边发生的案例。如近年来发生在商南城的集资诈骗案,让学生了解案情,师生一起商量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依法办事的能力,用思想品德课有效地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让课堂焕发生机、增添活力。另外,可巧用情感进行激励,把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搬到课堂中一起解决,对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鼓励、表扬,对于学习中遇到的不足加以解决,对差生进行有效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使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长期坚持,能使学生学习兴趣稳定、学习成绩进步、学习能力提高,克服学习困难,保持学习进步态势。
二、导语激发与生活实例诱导,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语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教师要在思想品德课堂里首先用新鲜的材料来吸引学生,这就要设计好导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语犹如无形的“磁铁”,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事例导入,引发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在的学生很少参加社会劳动,家务做得也很少,缺乏社会新鲜材料,急需引进,开阔他们的视野,增添教材内容的趣味性。
例如农村晚辈对长辈不孝的问题,子女不尊重父母的问题,好多人缺乏信誉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我在课堂上就列举出多件真实的事例来,也让学生列举出他们生活中所见到的事例来,一起研究,一起评判,以此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讲一讲孝老爱亲的故事,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例融合起来,使课堂有了吸引力。我们可以发动学生,给父母端一杯茶,给父母洗一次脚,为家庭做一件家务等,教育学生不说空话,讲信用,学会感恩。通过课堂进行情感教育、信誉教育、道德教育,联系生活实际,把课本内容与社会材料紧密结合,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看法,弥补了学生的不足,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
三、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起学习热情
思想品德课有很多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加强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尊重和热爱学生,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形成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走上讲台很有必要。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僵死的教学模式规范学生,以统一的标准答案约束学生的见解,思想品德少了灵性和个性。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针对社会现象大胆质疑,提出与课文相反的意见、看法等,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挥与主体品质的形成。可让学生参与以下活动:演讲比赛、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办墙报、社会调查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必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优势,展示学生的才华。
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与课文不同的观点,而且还要顾及到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平等地享受到教师的教导和关爱,不仅让那些尖子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还要让所有的学生谈看法、谈观点,绝不能挫伤后进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有意激发他们提问、发表观点,并热情地对后进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关心他们,引导他们前进。对于他们的每一点成绩,都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养成关心生活、关心社会的行为习惯,用课本知识或观点去分析社会状况,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要充分发学习小组的作用,开展小组讨论,注重学习过程,培养学习兴趣,让各类学生都进步。
总之,思想品德课要备好教材、备好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选择切合实际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达到学生能力与学习成绩双丰收,思想品德课才能焕发生机。
论文作者:汪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3月总第2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堂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社会论文; 兴趣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3月总第29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