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特色电影博物馆建设的思考论文_仇婧

关于中国特色电影博物馆建设的思考论文_仇婧

中国电影博物馆 北京 100015

摘要:2005年电影百年之际,中国电影类博物馆迅速崛起,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应运而生。本文以中国电影博物馆为例,阐述中国特色博物馆源于博物馆在中国的特殊性,初步探索了什么是中国特色博物馆以及中国电影博物馆的主要任务,并对中国特色电影博物馆的建设提出了几点措施。

关键词:博物馆;设施建设;大数据;人才队伍

引言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日益融合,各国越来越注重自身特色经济文化对本国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博物馆已不再仅仅是文物的收藏所和为观众提供精神文化服务的地方,而是更多地与国家旅游、文化产业相融合,为社会公众提供多元的文化消费,所发挥的作用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文化范畴,在向经济和政治领域渗透,成为国家特色的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当代博物馆不但担负着文物的保存和研究任务,还必须构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其对社会公众对影响和教育能力,迎接国外文化的多方位冲击。中国电影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是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标志性建筑,是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博览电影科技、传播电影文化和进行学术交流研究的艺术殿堂,不管是国人还是外国游客都能通过这里的展览不断体会到中国电影的魅力、中国独特的特色文化,这就是中国电影博物馆存在的重要意义。本文尝试以中国电影博物馆为例,阐述中国特色电影博物馆的主要任务,并对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措施,以供参考。

一、中国特色电影博物馆概述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博物馆

中国特色博物馆源于博物馆在中国的特殊性。首先,组织形式的特殊性,很多一级、二级博物馆基本上都是事业单位编制,民营博物馆虽然发展迅速,但目前无法和公立博物馆相比较,而事业单位本身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组织形式;其次,我国的管理方式特殊,我国省市博物馆多为行政管理,很多还有行政级别,直属文化主管单位,民营博物馆的管理模式也是行政管理为主;最后,资金筹集和使用方式特殊,我国一、二级博物馆多是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全额拨款、免费开放,资金使用情况也多是向行政审计部门负责,而民营博物馆的资金多为民间投资,使用情况不易掌握。中国电影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广电总局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是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级博物馆。

(二)中国电影博物馆的主要任务

1905年中国电影诞生,至今已走过113年的历史。在电影百年之际,中国电影类博物馆迅速崛起,先后成立了中国电影博物馆、上海电影博物馆、青岛电影博物馆、内蒙古电影博物馆、绍兴电影博物馆等等,而中国电影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电影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能否在未来电影类博物馆里继续占领龙头地位,就必须立足中国特有的社会制度和国情基础上,总结经验、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积极思考博物馆馆的建设发展。首先,知道中国电影博物馆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什么。中国电影博物馆是以电影类各种藏品收藏研究为基础、以陈列展览为主要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消费服务,并以此影响和教育人民的社会文化实体,它既是电影类藏品收藏研究展示载体,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电影文化市场的新兴主体,具有社会、经济效益的双重性,其核心价值是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和教育,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我们必须知道电影博物馆要干什么。博物馆的核心价值是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和教育,那么它的一切工作就是围绕着“以人为本”这一宗旨,给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消费服务,以此达到影响教育公众的目的。其自身管理、文物收藏研究、陈展布置、活动开展、对外宣传等一切工作,都是为达此目的而产生的。电影博物馆的文化消费服务既包括免费的、感官和精神上的服务,如免费开放、举办展览;也包括了收费的、文化商品和物质消费的服务,如院线电影展映、旅游、商品贩卖、购买收藏等。最后,我们要思考电影博物馆的怎么干。为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重点研究电影博物馆管理方法。一是功能管理,即如何让博物馆在展览的基础上完成教育影响人民这一任务,让投入和产出相符,这属于博物馆基础理论的研究。二是管理模式的研究,即如何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又充分考虑到博物馆管理的专业性,从行政管理和西方管理模式中走出一条新路来,这属于博物馆管理学的研究。三是具体管理方法的研究,即研究博物馆具体工作如何更安全、更高效、更专业化。

二、构建中国特色电影博物馆的措施

(一)加强设施建设,做好特色宣传

中国电影博物馆于2018年2月11日起闭馆,对设备设施进行改造。借着这一契机,应加强设施建设,做好特色宣传。一是硬件设施建设,从场馆主体建设到相关配套设施的准备,都应该做到尽量齐全完备,全力为参观者打造一个舒适美观的参观环境;二是面是要加强电影类新文物的征集,通过丰富馆藏,可以将整个电影博物馆的等级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使得整个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从而吸引更多感兴趣的人来参观,使得电影博物馆收到更好的展览效果;三是可通过设立电影爱好者专门的板块,相应的展览品,做好宣传,吸引这些具有特殊电影情怀的特殊参观者;四是可以组织相关的发烧友和爱好者定期举行聚会或者电影参讨会活动,让参与者组成自发型群体,通过他们进行内部增值和信息扩散,对于增加电影博物馆的参观者,也能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对于这种特殊群体的把握,一方面,可以帮助博物馆获得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些电影情怀者做好博物馆的宣传工作,让博物馆的知名度可以进一步扩散,吸引更多的参观者,为博物馆的工作开展创造条件;同时,可以帮助博物馆拓宽经营思路,适时组织一些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电影类活动,让博物馆可以获得更广泛、更深厚的群众基础;最后,博物馆通过展开各种活动来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定期组织所在地的各级院校来馆参观,让学生们在参观的同时,学习相关的电影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将中国特色与科技力量相结合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过去传统、单一的陈列展览方式不能满足大众参观的需求,这时科技手段的运用就显得十分重要。科技的应用方面,需要有基本的一些设施,来配合博物馆以不同的方式展览文物。中国电影博物馆应该在运用好我国的高科技的情况下,学习国外的一些博物馆,引进他们的先进科技理念,以丰富博物馆的展览方式,也可使得国内外人士慕名前来,提高博物馆知名度。高端科技的使用,使得人们在耳目一新的同时,对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更加有兴趣,充分的满足了观众在身体感官上的美感和心灵上的满足,也让他们能够从新的方式中更全方位的了解博物馆里的藏品。

博物馆陈列展览最常用的辅助高科技手段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相应的配套设施结合起来产生了透明触摸膜、定向音响、超大屏显示器等,博物馆引进这些技术设备,可以给予公众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体验,带给公众强烈的冲击,充分满足公众的需求。例如,在中国电影博物馆现有展陈陈列中的电影特殊摄影展厅,特殊摄影有别于普通摄影的技术方法,运用特殊摄影可以拍摄肉眼看不到的微观领域的物体,如细胞分裂、细菌生长等;也可以使变化缓慢的物体加快变化速度,如种子发芽、花朵开放等;还能使高速运动的物体减慢速度,如炮弹出膛及击中目标的瞬间状态等;还可以拍摄江、河、湖、海千姿百态的水下景观和人与动物的体内器官活动等。在展厅中展览了目前在电影中经常运用的“放大摄影”、“显微摄影”、“水箱摄影”、“水下摄影”、“定时逐格摄影”、“高速摄影”和“内窥镜摄影”等七大门类拍摄的奥秘。博物馆可以多设置这类互动性项目,结合展览内容以及观众的实际需求,对双层投影结合抠像技术、内部投影结合不规则的多点触摸台多点触摸技术、定向音响等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组合与应用,对展览重点加以强调,突出展览主题,使读者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以达到宣传与教育的目的。将电影与实际人为感官相触碰,观众置身其中感受到电影艺术的无穷魅力,重温中国电影的百年辉煌。

(三)大数据时代下的博物馆建设

我们正处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随着网络终端设备不断发展,我们获得信息和发布信息都变得更加容易、更加迅速。所以,在这个新时期,电影博物馆的建设也应当注重信息化和数字化。首先是硬件方面,在博物馆的构建过程中,引入相关的设备,将现有的电影博物馆进行数字化和信

息化的改造,并且由计算机进行相关的文件管理和硬件设备管理;其次是软件方面的信息化,通过相关的软件,进行博物馆的网络平台建设。当前的网络平台很多,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制作难度低、成本投入低,但是却能取得最好的宣传效果。利用网络平台,博物馆可以随时发起广告宣传、活动信息、博物馆相关信息变更等。同时,通过对互联网信息的研究,博物馆可以获得最前沿的相关信息,并且利用这些信息对博物馆进行及时的改造和内容上的扩充,使得博物馆可以走在时代的前沿,并兼具历史性、时代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于一身,实现电影博物馆的最佳宣传效果。另外,了解当前的国家政策,及时获取相关的政策信息,并加以正确的把握和利用。同时要获取政府机关和其他事业单位部门的政策支持,通过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关系,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工人、政府工作人员到博物馆参观,以此可以进一步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群众影响力。通过把握政府和其他单位的政策,适当地对博物馆的工作方向进行调整,进而达到电影博物馆最佳的经营效果和宣传效果。

(四)人才队伍的建设,实施专业化管理

电影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必须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博人才队伍。人才作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与中坚力量,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博物馆人才队伍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与其他机构不同,电影博物馆主要进行电影类藏品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示进而进行宣传教育的机构,同时一个文物收藏及文物研究的科研机构。对博物馆中的文物进行研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这就要求博物馆要有专业性强的博物馆学、电影学方向研究型人才。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绝非一朝一夕。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领导,注重引导,强化管理,开拓创新,就一定能把搞素质文博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博物馆建设就会呈现出持续发展的生动局面。

三、结语

本文以中国电影博物馆为例,阐述了中国特色博物馆源于博物馆在中国的特殊性,初步探索了中国电影博物馆的主要任务,并对博物馆建设提出了几点措施。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中国特色博物馆的代表之一,其建设的强化与完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例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展览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在通常情况下,博物馆的年度展览运作资金是有限的,一个展览不管自己筹办还是引进,都需要一定的经费,用于展览前期的操作,开展期间的维护和撤展时支出。再加上博物馆的各项活动运营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完全依靠国家的拨款又难以维持其良性循环,因此,筹措一部分办展经费是非常必要的。要树立中国特色经营的思想,借鉴引进一些产业经营管理的做法和策略,在坚持博物馆的基本性质的前提下,把握十九大背景下中国特色主义统一发展的原则,综合展览的主题,从各种电影展品上体现我国悠久的电影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高宁.2011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J].电影艺术,2012,01:157-159.

[3]王巍.中国电影博物馆展示设计及多媒体应用的几点思考建议[J].大众文艺,2012,06:79-80.

[4]包东波.大众传播视角下的博物馆功能初探[J].中国博物馆,2012,01:14-19.

[5]史蒂芬•康恩,傅翼.博物馆是否还需要实物?[J].中国博物馆,2013,02:2-22.

[6]李顺.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功能变化初探[D].吉林大学,2013.

论文作者:仇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关于中国特色电影博物馆建设的思考论文_仇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