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党委民主集中制建设水平_民主集中制论文

努力提高党委民主集中制建设水平_民主集中制论文

努力提高党委民主集中制建设水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主集中制论文,努力提高论文,党委论文,水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十六字方针,深刻揭示了民主集中制建设的内在规律,抓住了贯彻民主集中制的主要关节点,为新形势下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质量指明了路子。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十六字方针”,对于加强党委班子建设,提高党委集体领导和科学决策的水平,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牢固树立“集体领导”的根本观念

“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最基本问题,是“十六字方针”的核心内容。实行科学决策,必须依靠党委的集体领导。要贯彻集体领导的原则,就要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集体讨论决定重大问题不含糊。《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规定,凡属重大问题都必须由党的委员会民主讨论,集体作出决定,个人不得专断。任何个人的智慧和经验总是有限的,难免要受到局限;而集体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可以集中全体委员及广大群众的智慧,由于思想一致,决议执行能够得到保证,即使出现偏差,也容易纠正。因此,党委在坚持集体讨论决定重大问题上绝对不能含糊。

坚持抓大事、议大事不迷糊。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党委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大政方针问题上,而不能陷入“事务主义”。党委要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能通观全局,统揽全局,善于掌握和驾驭全局,认真规划好事关单位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既要有整体思路,又要有阶段目标,同时要立足当前,解决影响单位发展的实际问题。党委还要善于把握统揽全局与包揽一切的界限,做到统揽不包揽,大权集中,小权分散,宏观管住,微观放开。

坚持积极参与集体领导不应付。党委的集体领导是以委员的积极参与为基础的。一般来说,党委成员各自分管的工作不同,在职务、年龄、阅历上会有一定的差异。对这些差异性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导致党委内部产生“大书记”、“小委员”,导致个人说了算。如果职务低、年纪轻、阅历浅的委员在参与集体领导时自感人微言轻,因而不注意独立思考,讨论决定问题时随大流、人云亦云,集体领导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每个党委委员都要加强党性锻炼,认真学习,多从单位建设的全局出发考虑问题,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集体领导。

自觉坚持“民主集中”的基本原则

“民主集中”是群众路线在党委决策中的具体体现,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有机结合。落实民主集中原则的过程中,既要解决民主不够的问题,也要解决集中不力的问题。

解决民主不够的问题,应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发动群众求广。群众的民主意识突出表现为关心单位建设,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很想为单位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对错误的东西敢于提出批评。党委要尊重群众意见,重视群众呼声,虚心听取批评和意见、建议,特别要注意听取群众中的不同意见,从而使党委决策占有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二是了解民意求深。要真正深下去,防止以贴近基层、天天见面代替深入实际;以转一转、看一看代替蹲点调查、“解剖麻雀”。党委成员在工作中要勤问、勤看、勤记,既勤于身入,更善于心人,动脑筋,用心思,善于透过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抓住本质的、带规律性的东西,这样才能有利于党委的科学决策。

解决集中不力的问题,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党委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一方面要无条件执行上级的指示和决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另一方面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与本单位的实际搞好结合,最终形成上符合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上级党委的指示,下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决策。二是少数与多数的关系。对于少数人的意见,不能采取简单否定的办法,要认真考虑和慎重对待。为确保党委正确决策,要注意倾听少数人的意见,即使少数人的意见错了,也要注意以理服人,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三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从根本上说,群众的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是一致的,但有时往往又存在着矛盾。这就要求党委在决策时把握好度,既要注重当前利益的获取,以改善本单位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又要注意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着眼长远做工作。

注意把握“个别酝酿”的重要环节

“个别酝酿”是科学决策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方法,通过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平等、真诚的思想交流,相互沟通,形成共识,以达到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目的。做好会前酝酿有利于党委充分发扬民主,有利于作出正确决定,有利于增进班子的团结。要做好个别酝酿,就要坚持“三不搞”:

一是不搞临时动议。个别酝酿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而是党委决策的重要程序。党委成员由于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认识问题的程度不同,对同一事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如果未经会前酝酿,或酝酿不透,直接把议题拿到会上讨论,就可能各讲各的理,出现议而不决的局面。对涉及单位全面建设、长远建设和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讨论决定前一定要反复酝酿,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二是不搞私下授意。个别酝酿是书记与委员之间的双向交流,双方必须坦诚交换意见,不允许一方利用职权强迫另一方接受个人意见。书记尤其要注意,不能居高临下作指示,以行政命令强迫委员服从。

三是不搞形式主义。会前酝酿不是走形式,对委员提出的不同意见,书记要真听、真重视,要从全局出发,仔细分析这些不同意见,合理取舍,对认识和理解上有偏差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力争在会前达成一致。

认真落实“会议决定”的规定程序

“会议决定”是集体领导的实现形式和必经程序,只有坚持会议决定,才能保证党委决策的合法性和正确性,才能更好地统一“一班人”的意志和行动。个别酝酿再充分,也不能取代会议决定。在党委集体领导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党委借口事先已个别征求过意见,免掉了会议决定这一必经程序,这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情况在不断发展变化,随着会议讨论的深入,原先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可能出现,委员的意见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仅有个别酝酿,不经会议决定,就不能真正形成科学决策,这不仅是个形式问题,而是集体领导原则的关键所在。

落实会议决定的程序,首先主持会议的书记要把握好以下几点:研究讨论前不定调子,而要善于集思广益,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出现“冷场”时会引路子,引导大家积极思考,把真实想法讲出来。产生分歧时善解“扣子”,在反复深入的讨论和不同意见的对比中,求得一致的认识。归纳总结时慎拍“板子”,认真分析与会人员的意见,在大多数人意见的基础上吸收少数人意见的合理成份,形成正确决策。其次,要确保会议决定的权威性。会议决定一旦形成,班子成员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无条件服从。个人意见可以保留,但在落实会议决定时必须步调一致、行动统一,做到一个决心集体形成,一个声音对外说话,一个决议向下贯彻,自觉维护集体决策的权威。

“十六字方针”四个方面互相联系,互为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抓好“十六字方针”的贯彻落实,党委书记的能力、水平和素质是关键。因此,党委书记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在思想上要更自觉,执行上要更主动,要求上要更严格。一是要强化学习意识,在练就“内功”上多下功夫;二是要强化团结意识,在营造和谐的内部气氛上多下功夫;三是要强化务实意识,在提高领导效能上多下功夫。抓工作要坚持指导思想求真,具体工作认真,检查督促较真,扑下身子,扎扎实实苦干,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标签:;  ;  ;  

努力提高党委民主集中制建设水平_民主集中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