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荔浦县中医院 546600
摘要:目的评价胸部X线平片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研究,给予胸部X线平片诊断(观察组);另取同期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心血管超声诊断,对比两组临床诊断结果,并分析胸部X线平片临床诊断特点。结果经胸部X线平片诊断,确诊31例,误诊7例,检出率为81.58%;经心血管超声诊断,确诊34例,误诊4例,检出率为89.47%。两种诊断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部X线平片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具备较为显著的价值作用,对于心血管钙化、胸主动脉异常等情况的观察,与心血管超声诊断比较具备明显优势,但仍需要注意误诊情况,从而为进一步的诊疗工作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胸部X线平片;心血管疾病;心血管钙化
胸部X线平片是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一种早期技术手段,近年来在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以及CT等诊断技术越来越成熟的基础上,胸部X线平片不再是用于诊断心血管疾病的唯一方法。虽然诸多学者表示新型的诊断技术的确诊率较高,但收集相关资料也发现胸部X线平片在诊断心血管疾病中也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作用[1]。本次重点评价胸部X线平片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观察组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于2012年3月—2015年9月收治我院,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分布在28岁到79岁,年龄均值(53.9±2.1)岁。同期对照组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分布在29岁到78岁,年龄均值(53.6±2.3)岁。两组患者均存在胸闷、胸痛、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且知情同意纳入本次研究;在基本资料上,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价值。
1.2方法
观察组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胸部X线平片诊断,选用我院深圳安健DR摄片机,将工作状态调整完好之后,指导患者行仰卧位或站立位;具体体位以患者自身情况为标准,如患者不能长时间站立,则取仰卧位,进一步进行前后位的胸片。对照组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心血管超声诊断,选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探头S5-1,频率为1-5MHz,周围血管探头频率分别为5-12MHz、3-11MHz。然采取心血管超声仪器,对患者行胸部超声检查,进行全方位切面观察,进一步观察患者全心系统情况、主动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栓子。将三尖瓣反流量以及反流速度测量出来之后,对肺动脉压力、肺动脉血流速度以及射血时间等指标加以计算、评估。最后,对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评估[2]。
1.3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 )为计量资料,两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胸部X线平片、心血管超声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经胸部X线平片诊断,确诊31例,误诊7例,检出率为81.58%;经心血管超声诊断,确诊34例,误诊4例,检出率为89.47%。两种诊断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胸部X线平片表现
观察组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胸部X线平片诊断,主要表现为:(1)左室增大12例(31.58%)。后前位表现为左室段延长朝左膨凸,心尖下移,相反搏动点上移;左前斜表现为示心后缘向后下膨凸、延长,达胸椎前缘;左侧位表现为心后缘超过下腔静脉后缘1.5厘米;(2)右室增大11例(28.94%)。后前位表现为心尖上翘、圆钝,肺A段饱满、隆突;左前斜位表现为心前缘下段向前膨凸,相反搏动点上移,侧位可见心前缘前突,与胸骨接触面增宽,另有上、下静脉扩张征象。(3)左房增大10例(26.31%),表现为后前位可见左心房耳部隆突,右心缘见“双房影”;右前斜位及左侧位服钡像示食道中下段局限性压迹加深或压迫移位;左前斜位示心后缘上段左心房弧度隆突,左主支气管影抬高,气管隆突角度开大。(4)全心增大的有5例(13.15%),虽显示全心增大,但仍以个别房室增大为主,X线征象表现为心脏向两侧增大,搏动减弱。(5)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肺循环异常10例(26.31%)。包括肺动脉血管纹理增多、增粗,肺静脉扩张、淤血;肺动脉段凸出,两肺门动脉扩张;扩张血管边缘清晰,肺野透明度表现为正常。(6)此外,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8例(21.05%)存在心血管钙化,主要表现为瓣膜钙化和瓣环钙化。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心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在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体较为多发。高血压、血液黏稠、吸烟等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临床研究表明:需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加强诊断,以客观、科学的诊断依据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便利[3]。从临床研究进展来看,普通X线检查为最早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技术手段,包括了胸部透视和平片。近年来,随着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以及CT等诊断技术的进步及发展,使得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手段更多、更具客观性。
有学者经研究表明:胸部X线平片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其检出瓣膜钙化以及瓣环钙化的敏感性与超声心动图诊断以及CT诊断相比,相对较低;但是,胸部X线平片可以经远达片、左侧位片等多体位的观察,如果有钙化情况存在,那么通常表示瓣膜或者瓣环钙化较为明显[4]。与此同时,还有学者表示,在胸主动脉异常诊断中,胸部X线平片在病理细节显示上虽然没有CT与磁共振成像清晰,但是基于筛查过程中,能够对超声心动图视野偏小的缺陷加以补充;所以,胸部X线平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5]。此外,从国外研究来看,常将“远达片+左侧位片”视为心脏X线检查的常规体位[6]。当心脏远达片,也就是X线焦点与胶片距离为180-200厘米的后前位片,X线速差不多趋于平行,心影的放大率偏小,大概小于5%,摄片时有必要完全吸气,这样能够准确地测量心脏径线。从胸部X线平片的优势来看,包括:(1)受检位置的影像能够长期在胶片上保存,进而便于分析以及复查对照;(2)摄片能够将微细结构显示出来,例如:2mm以上的早期病源,便比透视清晰;(3)摄片可以检查人体较厚部位,让受检者接受X线量减少;(4)在肺循环状态,例如:肺循环高压的诊断,便非常简单和实用[7-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胸部X线平片诊断,确诊31例,误诊7例,检出率为81.58%;同期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经心血管超声诊断,确诊34例,误诊4例,检出率为89.47%。两种诊断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胸部X线平片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具备较为显著的价值作用,对于心血管钙化、胸主动脉异常等情况的观察,与心血管超声诊断比较具备明显优势,但仍需要注意误诊情况,从而为进一步的诊疗工作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武新.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05(125):105-106.
[2]王艳梅.X线平片及CT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09(18):68-69.
[3]程志会,范敦朗,薛太平,郭冰文.胸部创伤的X线平片及CT的诊断价值比较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6):214-215.
[4]杨运升.胸部X线平片漏诊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188-189.
[5]韩志明,姚筱,刘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白蛋白尿与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55(01):29-32.
[6]杨洁.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3,03(04):115-116.
[7]汪建军.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6):127-128.
[8]杨洁.社区中老年人胸部X线健康检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6):100-101.
论文作者:曾祥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胸部论文; 超声论文; 心血管疾病论文; 心血管论文; 患者论文; 血管论文; 检出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