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融创小学校 400056
摘 要:新课程目标中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导图作为近年来逐渐运用到教学领域的一种新方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其在小学品德课堂上的应用和价值做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思维导图 品德课堂 学习方式
《品德与社会(生活)》承担着小学阶段道德教育的主要角色,该学科的教学方法、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实施中的关键环节——学校德育的收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素养、道德品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品德学科教师必须思考如何让学生成为道德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知、情、意、行等道德素质的主动构建者,让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证明,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一、思维导图概况
思维导图(mindmap)的概念最早由英国人托尼·巴赞(Tony·Buzan)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提出。“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用钥匙。”(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简单地说,思维导图其实质为“集中发散”原理,运用符号、图标、色彩等进行“点线面体”导图绘制笔记的方法,也曾被翻译成“心智图”“脑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东尼·博赞认为:“透过心智绘图,不但可以增强我们的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更重要的是,能启发我们的联想力与创造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普及,思维导图在全球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近年来逐渐运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
二、当前小学品德课堂现状
自新课改以来,“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虽已渐渐深入人心,但广大教师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教师简单处理教材的现象。教师要么照本宣科,把知识点圈点给学生,课堂上讲太多的假话、套话;课堂要么紧张有序,师生一问一答,看似对答如流、滔滔不绝,但教师问题过多,四十分钟课堂教学被划分为细碎的知识点。这样的课堂必然导致:一是学生对品德课堂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二是学生与教师真诚的沟通交流很少;三是学生合作探究实践能力未得到训练和提高;四是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素养的形成。
三、运用思维导图,打造品德学科体验式课堂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朱智贤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认为,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儿童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在教学中,教师可遵循这一规律,让学生在品德课堂上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和符号,或者是剪贴等来进行笔记和思维表达。这样图画学习的方式,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新课程中品德课堂倡导生活化、情境化。为此,我以思维导图为辅助工具创设图文并茂、简洁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发言、大胆探索,激发学生主动交流的欲望。利用有效的情境化教学可让学生尽快地进入现实的环境或情景中展开学习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实践能力。
2.整理信息,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学生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方方面面,因此所包含的信息量较大。这就需要学生在品德学习过程中学会科学地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教会学生运用思维导图。
3.联想想象,发散学生思维。思维导图的本质原理就是“集中发散”原理,任何一个关键词或者图形都可以放在一张新的思维导图的中央,而且还能够再一次向外放射,可以说思维导图是无穷无尽的,因为人的大脑具有无限联想和创造的本质。做思维导图的时候,人会处在不断有新发现和新关系的边缘,这会鼓励思想不间断、无止境地流动。思维导图让人的思想向各个方向延伸,从不同角度理解各种概念。
4.集体思维,促进合作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参差不齐的个性思维差异,但正因为不同的个性思维才能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丰富课堂知识体系的生成。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小组成员对探究内容的不同理解串联在一起,按照以下步骤绘制思维导图:第一,让学生自主感悟,将自主探究时获得的资料、信息和个性化理解画在思维导图中。第二,进行小组交流与讨论,用思维导图呈现自己的理解,并提出质疑,进行探讨。第三,进行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图形绘制代表集体智慧的思维导图。这样,每个学生的见解和思考都会通过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同时还提升了他们的团队归属感和合作感,并在共同讨论时产生更多新的理解。
教学实践证明,在品德教学中运用好思维导图,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思维,同时促进学生小组合作,提高合作时效,体现主体性课堂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特征。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逐渐养成了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品德素养等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基〔2001〕17号。
[2]东尼·博赞 《思维导图》。
[3]袁盈盈 《思维导图融入小学品德课堂应用初探》.《中国教师》,2014年第23期。
论文作者:韦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思维论文; 品德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情境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