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湖塘中心幼儿园 312032
摘 要:针对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欠缺,提出了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策略与途径。从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小班幼儿 社会交往能力 培养
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度过的。从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具有一定的交往素质,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进行团队合作取得事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在幼儿小班时期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现状
1.小班幼儿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我发现自我中心是小班幼儿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很难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班上有些幼儿常常会有任性、霸道、蛮不讲理、自私、骄傲自大、支配欲强等特点。有的幼儿独占玩具;喜欢指挥别人,却听不进别人的建议;故意捣乱;侵犯他人;当别人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就会有反抗表现,如哭闹、摔东西等。
2.小班幼儿交往范围小:(1)年龄越小交往范围越小。交往范围主要是家庭和幼儿园中自己熟悉认识的人群,85%小班幼儿交往最多的是父母。(2)走亲访友机会少。90%幼儿与成人的交往主要是本班老师和自己熟悉的老师,不熟悉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幼儿很少主动与他们交往。(3)交往对象比较单一。95%的同龄幼儿交往最多的是与自己性格、爱好相同的同性同伴,这种现象年龄越大越突出。
3.小班幼儿交往机会少。现代社会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多数时候都是独自在家,即使大人在家,也很少陪孩子玩。我们班的徐之谦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为他家住在河边,平常在家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总是一进家门就把门关得实实的,不允许他出去玩,到现在他都没有好朋友,每天只是和他的爷爷奶奶玩,他的性格就和班里的孩子不太一样,有点任性,遇事不对就哭鼻子。长此以往,使得很多孩子性格孤僻,不懂得谦让合作。
4.小班幼儿交往技能欠缺。小班幼儿在交往中,往往不懂得怎样遵守行为准则,不懂得尊重别人,不会礼貌待人,争抢多、哭闹多。常见的不良交往类型表现有:(1)“小强盗”型。这些孩子往往有些霸道,不明事理,甚至有些自私,占有欲强。班里的叶子涵就是“小强盗”型,经常通过抢的形式去争夺不是自己的东西。(2)“受气包”型。这类孩子最缺乏的就是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班里的孙沂诺受到委屈从来不敢反抗,也不敢向老师倾诉,长此以往她总是被别的小朋友欺负,玩具被抢了、图书被抢了她也从来不啃声,去干其他的事。(3)“含羞草”型。这类孩子在众人面前表现出胆小、害羞、不自信,甚至是逃避现实的现象,这样的孩子缺少的是对自己在众人面前表现的自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次课堂上请沈彦琪来回答问题,她总是低着头,然后脸越来越红,有时候还会飘几颗泪珠,其实她儿歌都会,就是不自信,不敢在小朋友面前表达。
二、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策略与途径
1.克服自我为中心,激发幼儿交往欲望。小班的幼儿刚上幼儿园,喜欢争抢事物,自我中心行为特别明显,这是一种客观的交往问题,如我们班上的魏钰清,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总喜欢争着抢着去做事情,比如喝完牛奶吃完饼干,他看到与他一组的小朋友拿放饼干的盆子给老师,他就会很“起劲”,与那个小朋友抢,有次被我发现后他对我说:“老师,他抢盆子。”另外一位小朋友就会反驳他,并且说了一句“我不跟你玩了”。钰清真的以为小朋友不和他玩了,他又开始“骚扰”另外的同伴,他的种种行为,显示出他的交流能力和社交技能都存在问题。其实他很渴求与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却用错了方法,这才导致了钰清的“不合群”。
2.提供幼儿交往的时间与空间。孩子与孩子思维方式相同,相互容易沟通和理解,他们在一起做游戏,既能获得情感上的愉快和满足,又有利于发展思维和想象力。幼儿园则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情况创设不同的环境。班级可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最乐于参与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与能力是最好的途径。游戏中,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兴趣盎然地再现着现实生活,对老师的启发、诱导很容易接受。
3.传授幼儿交往的技巧。作为一名小班老师,应该加强对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让小班幼儿拥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行为。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给小朋友补充“请”“谢谢”“不客气”“非常感激”等礼貌用语的知识,现在班级里时不时的就能听到“谢谢”之类的礼貌用语。生活中的教育时机俯拾即是,幼儿在先掌握了这些方法、技巧后,实际遇到类似的生活场景,处理起来便游刃有余了。
4.正确引导,改变孩子的交往缺陷。孩子的行为是受大人的影响和鼓动的,家庭环境很能影响到幼儿的性格养成。对于活泼好动的小班幼儿,应给予鼓励与更多的同伴交往,认识更多的朋友。带领他们和其他孩子玩在一块儿,学在一块儿,交往的范围广了,对学校的陌生感就会消失。
参考文献
[1]刘晓红 浅谈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100。
[2]易凌云 论幼儿教育中的交往[J].中国教育学刊,2003,(2),56-57。
[3]刘晓华 教师对幼儿社会交往行为的潜在影响[J].中国教育学刊,2010,(11),84。
论文作者:王佳慧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幼儿论文; 小班论文; 能力论文; 孩子论文; 小朋友论文; 老师论文; 社会交往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