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 310013
摘要:建筑立面是建筑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决定了建筑的视觉感官。对于旧城区的升级改造,立面改造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立面改造设计;地方特色
前言
建筑立面是构成街道空间的重要元素,城镇中主要街道的建筑风貌更是体现当地形象的重要名片。随着建筑的全球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镇被没有文脉传承的建筑所覆盖,失去了地方特色。而城镇中保存下来的建筑风貌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下凸显破败,视觉上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另外一些因实际使用需求变化而产生的改造行为,如新增的空调室外机、新增的电缆光纤等强弱电设施等等,也让旧有建筑立面显得混乱而无序。针对上述问题,在立面改造的设计中,乡土元素与地方文化符号的运用成为关键突破口,它可以帮助城镇在改造破败建筑的同时而不失地方特色,传承及延续地域文化
1常用建筑立面改造的手法及特点
1.1更换外墙饰面材料
通过改变外部构件的形状,如水平或垂直;改变墙面的腰线位置、粗细;增加或去除小型、重复的构件,如遮阳棚、空调室外机格栅、雕饰等,在视觉语言重新组织建筑立面装饰。通过调整比例和尺度规模等,改变原有的老旧建筑立面的视觉效果。通过改变建筑立面上的材料肌理或颜色,调整一定程度上的视觉形象,改变原有的建筑立面,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例如:材质的颜色不同反映的颜色质感也不同,不同的反射颜色显示不同的色质,装饰材料中的陶瓷和玻璃的生产两种不同的颜色马赛克,前者是常规和亚光,给人以平静、温和、沉着的感觉,后者则是在阳光下闪耀。相同的产品制成的两种材料,虽然名称非常相似,但实际效果是相反的。花岗石、玻璃、铝合金、不锈钢、琉璃瓦、油漆等都是常用的建筑外墙面装饰材料。这样采用更换外墙的饰面材料来新建建筑立面视觉效果的方式的优点是不改变原有建筑立面与内部空间的关系而且施工方便,工期短,造价便宜,可操作性强。
1.2外包建筑表皮
外包建筑表皮是全面或局部增加新的建筑材料到原来的建筑立面上。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方法的目的是由于建筑物的视觉形象的要求,和建筑物的功能和内部空间的要求没有联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有过先例,帕拉第奥的维琴察巴西利卡的建筑用墙外竖向承重结构外包于原来的建筑外墙面;而今天,外包立面多采用轻质立面系统,以玻璃幕墙外立面为代表,另外比较常见的还有石材幕墙、铝合金、不锈钢等轻型金属板材幕墙、轻型钢结构体系等进行外包改造。外包的立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原有建筑的结构承重体系和内部功能的使用需求。如原有建筑有采光通风需求的窗户、涉及消防救援的出入口等,要求设计人员从功能出发,做好建筑材料和构造的合理选择。虽然单纯为了满足视觉效果而改造建筑立面,在一定程度上会切断建筑立面与建筑其他构件的逻辑关系,但是通过建筑立面的起伏和肌理的改观,比更换立面的材料要更灵活多变,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改造手段。
1.3建筑立面重构。
从字面意义上来说重构是重新组合构成,重构手段是“破坏(分裂,分散)原系统或原有形式之间的旧关系,根据社会客观现实需要重新组合,形成以新时代为背景的新秩序,建立一个全新的建筑面貌。重构是整个建筑立面发生更换,从理论上可以完全更换建筑立面的有外墙填充墙结构,例如在现实中也有上海火车站的案例,但外立面完全取代更多的还是出现在建筑立面不仅和支持结构的分离,而且具有不靠自身的重量保持自身的稳定的先天条件下才可进行。比较常见的符合该种条件的有玻璃幕墙立面和一些框架结构的建筑,此类改造手法动作较大,通常适用于单体建筑或集中型建筑组团,在城镇改造中除重点单体作为特例偶有使用,这里不展开赘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以绍兴为例的街区立面改造分析
2.1外墙构件更替
在满足原有结构体系荷载和防火要求的基础上,在外立面增加或删减一些构件元素是立面改造中最常用的手法,也是体现地方特色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原汁原味的保护,使街区古风今韵得以交融,是具有历史文脉底蕴的城市立面改造应明确的目标。以绍兴水乡为例,中式民居、小桥流水、乌篷船,都是它的典型地方元素,“修旧如故,以存其真”原则落实到操作层面时,通过三个主要工序来达到目标:1、材质上大量运用小青砖,加上木色铝合金构件的点缀,在色调上既符合绍兴水乡白色作底、青灰色勾勒的形象,又不失亲和怡人。2、构造上采用现代材料仿古建构造,质轻安全耐久。3、元素选用上,通过对含城市LOGO的雕刻铝板、中式花格等等的运用来给城市名片加强印记。
2.2屋面改造
屋面作为第五立面,如果改造得当,也能有效改观街区形象。中式建筑、特别是古建,通常运用屋顶来界定阶层和功能,屋顶对于中式建筑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在街区立面改造中通过对一些老旧沿街建筑的平改坡,原有坡屋面形式的改变,如硬山改悬山,出檐深远的调整等等,既改观了保温隔热和防水的实际使用需求,也能将没有风貌特色的建筑元素化、地域化,满足地域文化传承和延续的要求。
2.3门窗改造
既有建筑立面设计的门窗改造,需要综合建筑立面现状考虑。在设计中,对于传统建筑,通过增加金属仿木花格构件,达到立面安全性提升的同时,又强化了地域文化元素。从节能环保角度出发,通过门窗材质的更换,提高门窗的隔热、采光、和通风性能,满足现代使用需求,其他还有双层门窗替换单层门窗、换用导热率小的门窗材料、采用防辐射玻璃、黏贴热反射膜等手段。
3建筑单体中地方特色的表达——绍兴鲍氏小洋楼
3.1立面构图分析
传统中式建筑一屋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西式经典住宅亦有“横三段,竖三段”之说。鲍氏小洋楼以南立面为主立面,主体立面整体感观及三段比例偏向西式。主体部分为整个楼层区域,共两层高附加阁楼平台以及两侧穹顶凉亭,整个立面凸凹层次较为丰富,有廊道设置产生的进退及两侧“耳房”的突出,亦有爱奥尼、多立克立体柱式及浮雕线脚装饰。
3.2装饰特征分析
浙东运河绍兴段的民居,色调较为单一,整体崇尚黑色。多采用木构,空间上弱化单建筑体块的厚重体量感。西式建筑在颜色上更为自由,多用砖石材料。各个构件会进行显著的颜色区分,运用夸张立体浮雕,在光线下产生更多颜色变化。鲍氏小洋楼在主立面可见爱奥尼柱4根,从一楼直通至屋顶平台,主材料为红白水磨石。二楼为外凸半圆弧形廊道露台,配置西式栏杆砂石柱。两层柱中都有浮雕矩形牌匾,外围花饰浮雕。左右两侧“耳房”突出,4个角柱贴壁横向做了大量线角处理,做出粗缝石砌的装饰效果,二楼做出齿状檐口装饰,上置排水沟。墙面整体多用水泥砂抹面,立面窗门有拱形、矩形等不同形状,窗面为漆深红木质密横栅,窗台上下有对应浮雕装饰。整体色调为灰白与红色相间,色彩较为丰富,与当地传统民居尚黑不同。整体装饰偏向西方,较为繁杂夸张,但就细部而言可见中式图样元素。
3.3屋顶特征分析
屋顶平面被称为“第五立面”,即屋顶不再是立面垂直构图的顶部,而成了俯瞰角度上水平展开的建筑围合体的顶面。绍兴传统民居中多用曲线坡屋顶以适应其多雨水气候,屋顶上安置青瓦片。鲍氏小洋楼屋顶覆红瓦,用西式酒瓶栏杆围合,平台上置高耸方形山花,左右两侧附带三角山花,各处有不同线脚凹凸。山花内有浮雕花装饰。左右两侧为八柱穹顶亭,顶部有五角星立体图样。北立面可见其坡屋顶及东西两侧延伸老虎窗,屋顶上开三天窗,直射光线到阁楼处。
3.4立面风格特征小结
鲍氏小洋楼在立面风格上融合中西方特征。立面构图为西式横三段纵三段比例,南向一、二层设廊,置爱奥尼柱4根,东西两侧的尽端开间凸出一间,形成传统民居中的“耳房”。装饰构件上有图样、类型、材质上的中西混合。“第五立面”直坡屋顶上有穹顶凉亭及五角星浮雕的结合。
结束语
在城镇立面改造项目中,切忌使用千篇一律的设计套路,应充分考虑地域特色与当地文化,提取有特色的文化符号,让改造后的建筑具有充分的地域可识别性,并尽可能的利用当地材料,节约成本,符合环保低碳理念。要做到这些,需要设计师作出深入的调研和对当地文化的传承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翟宁,卜楠等.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色彩设计探讨[J].居业,2015,22
[2]栾天茹.我国城市建设中的色彩污染及其改造[J].中华建设,2016,11
论文作者:何小琼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立面论文; 建筑论文; 屋顶论文; 构件论文; 绍兴论文; 浮雕论文; 地方特色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