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园林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植被栽培和养护技术的管理,结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园林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提高园林植被的多样性和园林景观层次水平,并且结合生态环保目标开展园林建设,提高生态效益。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种植;养护技术
1绿化植物种植要求
园林绿化的前提是选择合适的植物树种,如果强行将树种移栽到不适合其生长的环境当中,会造成不好的后果,虽然树种的异地移栽增加了园林绿化的多样性,但在树种的选择过程中,如果只是盲目看重树种的外形,忽视当地气候特点、土壤特征,盲目栽种树苗,那么植物的成活率得不到保证,甚至有可能降低,同时在后期的养护中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所以,在选择树种时,需要综合多种因素,才能提高树种的成活率。春种秋收是总结出来的经验,植物种植也同样如此,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植物的栽种时间同样需要选择恰当的时间,我国大部分的树比较适合春天栽种,但是也有一部分适合其他季节栽种,所以在栽种树苗时,要结合植物的特征和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最适合树木栽种的时间。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种类很多,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栽种计划。
2园林种植的要点
2.1植物的选择
在园林种植的过程中最开始所需要的就是植被的选择,在当今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园林种植面积逐渐缩小,对于植被的选择就格外的重要,要在最适宜的土壤上种上最适合它的植被,使其发挥最大的绿化效果。我国目前的主要植被分为四大类:灌木、乔木、花卉以及绿篱。灌木和乔木是一种以大小分类的植被,乔木是较为高大的植被,在考虑时要注意植被的占用面积和生长后的修剪问题,而灌木是属于较矮小的树丛,适用于需要面积广阔的种植范围。由于花卉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在花卉选择上要尽量选择当季花期的花品,使其在生长过程中能够结合建筑进行有效的装饰作用。绿篱作为被广泛使用的城市道路装饰园林种类,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道路隔离作用,同时由于它的易生长和繁殖快速等特点,使其能够大量繁殖,提高成活率。
2.2土壤改良
在园林种植中对于土壤的改良也尤为重要。我国各个省份的土壤特性各不相同,尤其是南北方土壤性质差异,导致有许多种类的植被不适宜当地的土壤,植被的优势无法在当地展示出来。种植人员要善于在土地检测前作好充分的分析,对土壤进行适当改良以改善土壤的特性,增添土壤的营养成分,使植被能够生长得更加舒展和健康。
2.3苗木质量
影响植被生长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苗木的质量,其质量的好坏对园林种植的难易程度影响极大。优秀的苗木能够在早期培育过程中抵抗外来的各种病虫害的伤害,同时也能减少后期种植的程序,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提高成活率。
2.4栽植技术
园林种植的特点之一就是对人才技能要求高,因此园林种植人员所需要掌握的技能不仅需要基本的种植知识,还需要对种植方面更全面更深入的分析,只有对种植程序以及品种全面了解,并且技能熟练的时候才能让园林种植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
3.1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补充肥力
在园林绿化工作的进行过程中,需要对于植物的生长做出及时的辅助,其中施肥是重要的促进植物生长的重要手段。在施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两种情况的区分,其一是在植物的正常生长环境下,植物的生长所需要的正常肥力,根据时间以及季节的规律进行及时的施肥。其二,在植物的特殊生长阶段进行肥料的追加,以保证植物能够进行正常的生长。另外,在植物面对病虫害时,恢复阶段如需要肥料,也应当进行及时的补充。
3.2园林的浇灌工作
植被的生长离不开水资源的有效补给,因此,对于各种植被的种植过程需要定时给予水分的补充,特别是对于新移植的植被或树木。对于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类型的植被来说,其浇水量及浇水次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例如成活生长3年以上的乔灌木,其浇水的次数无需很多,需要结合当地环境因素进行适时适量的水量补给。同时,要针对植被的生长特性,制定合理的浇水方案,增强风景园林景观的养护效果。
3.3植物的防寒保暖工作
由于园林植物的种类多样,许多绿植并非原生植物,有防寒保暖的需要。在天气较为异常的情况下,做出及时防寒保暖措施,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3.4病虫害防治工作?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群落的抵御病虫害能力是现阶段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工作的重点。为了减少害虫对植物的侵害,可使用速扑杀虫剂、氧化乐果、托布津和代森猛锌等药物以防治白粉病、蚜虫和红蜘蛛等虫害。同时还要注重从根本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定期对植物进行防治病虫害的叶面追肥,以增强植物自身的抗病虫害的能力。
3.5排水控制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量是固定的,如土壤存在过量的水分,会使得植物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甚至导致植物死亡。种类、长势、年龄以及生长条件差异性较大的植物,其对水涝的实际抵抗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采用相应的排涝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1)地表径流:地表坡度保持在0.15%-0.35%,但不能存在坑洼死角。(2)明沟排水:有效排出大雨后的积水。(3)暗沟排水:主要基于排水沟、市政排水设施等地下排水管线实施排水,但该方法的实际养护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
对于植物生长来说,保持土壤湿润的方法,除了植物栽植后定期灌溉外,可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补水,进而保证植物生长。另外,针对一些低洼地段出现积水情况,需要采取排水措施。对于一些高要求绿化以及大面积园林,需要预先埋置水管或加设自动喷灌设备,从而保障植物供水要求。
3.6修剪工作?
在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对园林植物修剪是必不可少的,正确科学的修剪不仅能使树木整齐、美观、大方,具有观赏性,而且还能改善树木的透光、通风,减少病虫的危害。对园林植物的修剪应因植物种类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修剪方式。另外,凡主轴明显的树种,修剪时注意保护中央领导枝,使其向上直立生长。对园林植物修剪时应避免在生长的旺盛期开展,而在植物的休眠期进行。
3.7园路、景观小品等养护措施
园路及风景园林内土建部分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养护,养护的主要方式是适当洒水并覆膜保护,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导致开裂现象发生;另外在景观小品养护上,要定期巡视,做到每天对指示牌、亭台、楼阁等进行卫生清理,休闲台及板凳等做到清洁卫生;发现垃圾桶损坏或生锈应及时刷油漆。
3.8加强高新技术和机械设备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多种高新技术和机械化设备已经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得以应用。高新技术以及机械化设备能够降低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园林绿化的效率和质量。相关工作者应根据园林绿化的具体要求应用高新技术以及设备,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园林绿化的养护质量,且可以使园林绿化的养护更加方便。
结语
园林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城市环境和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植被种植和养护管理是确保植被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要加强植被种植技术和养护及时的控制,提高植被成活率,同时加强后期养护,使园林植被的生长条件保持最优状态。
参考文献:
[1]冯艳.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结合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6(12):12.
[2]林芝.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探微[J].建材与装饰,2016(03):59-60.
论文作者:陈海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植被论文; 植物论文; 园林论文; 生长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土壤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