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黄忠

浅谈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黄忠

四川川煤华荣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小宝鼎煤矿 四川攀枝花 617000

摘要:煤矿是我国基础型能源产业,其决定了社会经济能否稳定发展。在进行煤矿管理的过程中,行为安全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它不仅可以明确分辨职工行为,同时还可以提升职工素质,为其创建完善的施工氛围,以此实现管理目标。本文主要论述了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行为安全理论;煤矿安全管理;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日益显现了出来,通过对相关案例和资料分析可以看出,出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员引起的。对此,企业要从行为安全考虑,引进相关管理理念,将其应用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去,以此控制职工行为,提升职工整理素质和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

1、行为安全管理理论

1.1概念

行为安全,主要是建立在行为分析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以行为科学为主,和安全管理之间相互联系,从而构成新型的安全管理模式。从行为安全理论内容可以看出,其探讨的主要内容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就是说,认真观察工作场所,并且做出相关分析和记录,针对不安全行为进行改进,一般是采取循环方法,不断观察和纠正,以此提升企业职工整体素质和安全意识,并且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

1.2应用行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2.1行为安全管理比较重视员工的参与度

在行为安全理论中,比较重视企业职工的参与度,开展和安全相关的活动,可以提升职工自身的责任感和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在实际操作期间,如果制定的行为和管理要求不相符,甚至和发展目标不一致,那么在实行行为安全管理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便会发生不安全行为。此外,煤矿职工在心理中经常存在自我满足的感觉,尤其是在矿工安全上没有受到威胁的时候,其自身就会对其它操作情况产生侥幸心理,不按照规范的内容去操作。在煤矿工作期间,如果对于任何操作都没有安全意识,那么就很容易引起不安全现象。因此,引进行为安全理论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提高职工责任意识,保证其安全性。

1.2.2行为安全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

行为安全理论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它主要是采取科学的方式,引导出预期行为,并且将其固定。这一理念的目标在于提升人员安全意识,并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可以改正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同时还可以提高整体组织的平均安全水平。从安全角度考虑,实行行为安全理论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出现概率。

1.2.3行为安全理论比较重视安全行为的连续性

在行为安全理论中,较为重视工作中能够观察到的动作。对于煤矿安全管理来讲,所有被关心的行为都要从观察到的动作入手,其中主要包含职工需要完成的工作和各种行为方法,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等。从中可以看出,行为安全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不仅包含不安全行为,还包含安全行为的连续性,这些现象都可以在职工行为方式中得到体现。如果煤矿职工自身的行为有了变化,那么自身的安全价值和安全性为态度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此外,行为影响力较远,它可以形成特定的行为环境。举个例子,在班组中,如果整个班组形成良好的安全性为环境之后,便会在班组安全共享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养成安全行为习惯,以此增强班组职工的凝聚力,从一定程度上提升煤矿整体生产效益。

1.3行为安全的实行流程

对于人的行为可以有效进行管理,这是因为人员行为具备可观察性特点。行为安全主要是为了转换人员思维理念、行为等,防止不安全行为再次出现。其行为原理是在前因、行为、后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所谓前因,是指鼓励行为发生的人和事在行为发生之前;行为是在思想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外在活动,而后果则是行为之后出现的一系列现象。

2、我国煤矿事故案例原因分析

从我国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网站事故查询系统可以看出,在发生煤矿事故后,除了受外界因素影响之外,其中占据比例最大的便是职工自身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举例说明,在某城市的矿井中,有的职工在进行通风系统作业,它将通风仪放在了水分较多的区域,使得整个通风系统崩溃,通风率下降,导致整个工作人员缺氧,产生了较大的后果,因此,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发生事故的原因并不是系统问题,而是职工自身不注意安全。

3、行为安全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3.1建立行为安全小组

在煤矿生产期间,首先要成立行为安全小组,小组成本由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的领导、负责安全工作的管理人员和生产小组长以及各个岗位的员工相互组成,其中,领导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安全管理人员评价以往丰富的经验,开展安全生产工作,而生产人员则掌握好生产实际情况,安全的工作,以此提升安全管理措施的性能。

3.2加大不安全行为的分析力度

行为安全小组成员要详细分析以往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针对煤矿生产中出现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总结和记录,找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比如,在煤矿生产中,发生违规操作的现象,这些都是明显的不安全行为。

3.4定期对人员开展培训工作

在行为安全小组中,观察人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整体过程都是在它们观察获取的结果上实行,利用数据找出哪几种行为具备安全性,哪几种行为具备危险性。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认真选择观察人员,挑战经验丰富,工作素质高的开展工作。

3.5行为观察,准确的收集数据

在分析原始数据和资料的过程中,主要对工人行为进行详细观察,并且贯穿于生产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中去,在此阶段内,明确找出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并且做好激励工作,同时,积累各种有效的数据,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明确反应,选择可能影响安全性为观察的内容。

3.6安全行为交流和信息反馈

其主要是对安全性为和不安全行为展开沟通,多加鼓励人员保持安全行为,对于不安全行为过程展开分析。与此同时,相关行为安全部门要加大对安全行为的分析力度,制定出详细的安全性为报告,同时向安全行为领导小组、各级领导和全体人员汇报最终结果,以此作出相应的方案。

3.7减少事故发生机率

针对煤矿工人出现的不安全性行为,加以改正,并且激励安全行为。再者,提升煤矿生产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安全运行行为,以此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从而减少事故出现的概率。

4、行为安全的煤矿安全管理措施

4.1完善行为安全管理保障机制

煤矿安全管理过程具备持续性特征,这就需要在实行系统化管理的基础上,将其深入引进煤矿企业各个生产环节中去,构建完善的行为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建立这一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激发煤矿职工的积极主动性,并且自主约束自身行为。另外,在实行行为安全管理过程中,还要制定目标管理制度、安全评估制度以及考核制度等,以此预防出现防违反规定的行为。在完善这些制度的基础上,采取正强化的方式合理控制职工行为,以此转变职工以往传统理念。

4.2建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

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主要体现了组织的安全性和价值观,其中,煤矿生产少不了安全文化的支撑。在煤矿生产中,建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文化,有利于发展安全行为,提升煤矿职工安全管理水平。另外,煤矿企业要从多环节入手,建立与之相符的个人行为、组织行为和群体行为,实行全方位控制,进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5、结语:

行为安全是煤矿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制定行为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煤矿职工存在的不安全行为,提升管理的可行性,为其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煤矿事故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惠宇雷.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

[2]牛犇.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能源与节能,2017.

[3]刘俊义.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运用[J].能源与节能,2017.

论文作者:黄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浅谈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黄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