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性研究论文_刘艳,曾高峰

南华大学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type 2 diabetes mellitus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T2DM with ACS)患者肱动脉舒张反应(flowmediated dilation,FMD)、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wavevelocity,PWV)和血液中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的水平研究这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从而为预测这些疾病提供依据,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选取南华医院63例病患,包括26名T2DM患者(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0名ACS患者(无2型糖尿病)、17名T2DM withACS患者和26名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及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葡萄糖浓度,胰岛素水平等指标;测定患者的FMD/PWV/NO。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2DM/ACS/T2DM with ACS组的FM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水平(p<0.05),PWV值与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其中T2DM with ACS患者的FMD值最低,显著低于T2DM患者的水平(p<0.05)。T2DM/ACS/T2DM with ACS组的PWV值与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ACS组PWV值显著高于T2DM、T2DM with ACS组,而T2DM患者PWV值又显著低于T2DM with ACS患者(p<0.05)说明T2DM/ACS/T2DM with ACS组患者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T2DM with ACS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下降最为明显,ACS组患者次之。T2DM患者血液中NO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ACS患者和T2DM with ACS患者血液中NO显著下降(p<0.05)。ACS患者血液中NO下降最为显著,但与T2DM with ACS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NO的变化可以区分T2DM和ACS,但无法作为判断T2DM患者是否同时患有ACS的风险指标。结论:1.T2DM/ACS/T2DM with ACS患者的血管弹性下降,血管硬度增加,其中T2DM with ACS患者的变化最为显著;2.相较于T2DM,T2DM with ACS患者的FMD值和PWV值存在差异,可作为T2DM是否同时患有ACS的风险指标;3. NO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区分T2DM和ACS的依据,但是NO的水平不能作为T2DM患者是否同时患有ACS的风险指标。

关键词:2型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内皮损伤;NO

糖尿病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诱因,糖尿病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也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1,2]。多项前瞻性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近百分之七十的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3]。血管内皮细胞是一种能通过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途径分泌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的内分泌组织器官。血管内皮紊乱是ACS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NO是一种活跃的血管活性物质,大量研究表明[4],NO在舒张血管和抑制平滑肌增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在临床实践中得以重视和运用。血管内皮损伤、弹性变差、管壁增厚、管腔狭小是反应血管病变的重要指标,能有效的反应冠脉综合征。本文选择对患者的肱动脉舒张反应(flow-mediated dilation,FMD)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wavevelocityPWV)对进行检测。

材料与方法

1.病例一般资料

1.1 病例一般临床资料

1.1.1研究目的

通过分别调查及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一般信息、病史和NO、FMD、FWV值,探索血管内皮内管损伤与上述疾病的相关性。

1.1.2研究对象

南华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患者89例,其中无急性冠脉综合征、无2型糖尿病的对照组26人(男性女性平均年龄55岁),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26人(男性女性平均年龄57岁),单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0人(男性女性平均年龄57岁)

2.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FMD检测方法

枕前卧位平躺,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充分暴露左上臂。在肘部和腕部下方放置软垫,使前臂悬空。在距离肘窝约3-5厘米处固定袖带,并使用探头辅助固定装置将探头固定。固定过程完成后,将探头置于肱二头肌偏外侧皮肤表面。迅速放气后记录肱动脉二维及多普勒血流图像。

2.2 PWV检测方法

受试者在检测前卧床休息,检测时取仰卧位,选择双侧肱动脉和胫后动脉作为测量部位,将感应器置于双侧肘关节和踝关节上方,随着血压袖带的自动膨胀和松驰,可自动显示两动脉之间脉搏曲线和脉搏传播时间,取双侧 PWV 平均值作分析。

2.3 NO检测方法

应用NO硝酸还原酶法试剂盒进行检测。

3数据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上述客观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与方差分析,P<0.05 表明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89名,2型糖尿病患者26名,急性冠脉综合征20名,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7名、非糖尿病非惊醒冠脉综合征患者27名(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基本指标:性别、年龄、BMI、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及相关生化指标LC、LG、LDL。患者血管功能指标:NO、PWV、FMD

2型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表一、表二)

由表一、二可见,2型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胰岛素和葡萄糖含量皆高于对照组(P<0.05)

四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表一)

讨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脂类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会导致NO合成减少从而影响内皮张力调节作用,导致内皮功能障碍[5]。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实质是慢性炎症反应,糖脂代谢异常会加重体内炎症反应,而炎症反应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血管内皮损伤又会进一步加重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二者的恶性循环会不断加重患者病情[6,7]。2型糖尿病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FMD、PWV、NO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冠脉综合征患者的FMD、NO水平最低,PWV值最高,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FMD、NO水平皆低于单纯的2型糖尿病患者,PWV水平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表明2型糖尿病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皆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且上述疾病引发的血管内皮功能能障碍程度不一。提示,FMD、PWV、NO等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方法能有效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并为为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晓丹,李焱. 糖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8(3):132-134.

[2]Chaudhuri A,Janicke D,Wilson M F,et al. Anti-inflammatory and profibrinolytic effect of insulin in acute ST-segmen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 Circulation,2004,109(7):849-54.

[3]何娟. 心脑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412-413.

[4]Huang P L,Huang Z,Mashimo H,et al. Hypertension in mice lacking the gene forendothelial nitric oxide,synthase[J]. Nature,1995,377(6546):239-42.

[5]李丹,李玉洁,杨庆,等.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8):272-276.

[6]Gkaliagkousi E,Ferro A. Nitric oxide signalling in the regulation of cardiovascular and platelet function[J]. Frontiers in Bioscience,2011,16(5):1873.

[7]Anderson T.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human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1999,34(3):631.

论文作者:刘艳,曾高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性研究论文_刘艳,曾高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