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蓝雄军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蓝雄军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也不断掀起新的热潮。各大城市每年都在兴建各种关系民生的基础公共设施,以满足群众需求,完善城市功能。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市政工程的质量与使用寿命。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希望本文可以为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市政公用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设施,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的硬件水平。

一、二〇〇〇年以来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概况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内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投入严重不足,1978年全国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有12亿元,不到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一九九〇年代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投资主体逐步实现多元化,市政公用工程建设逐渐进入高潮。二〇〇〇年,国内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0亿元,2010年突破1.6万亿元,2016年突破2.1万亿元[1]。

十几年来,全国三百多座城市铺设了近8万公里供水管道,63万公里排水管道,64.1万公里供气管道,27.63万公里供热管道,约40万公里市政道路;全国城市集中供暖面积超过83.1亿平方米,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超过292万公顷。目前,全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水已超过65.3吨,用水普及率超过98.3%;33934万城镇居民用上了天然气,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超过8.47亿人次,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34.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1%,污水处理率超过90.21%。国内一些发达城市的生活水平已经超过了雅典、马德里。

二、现阶段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中,却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政公用设施的质量,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管理模式不合理

目前,市政公用工程项目一般属于政府投资项目。许多市政公用工程属于地方领导的“政绩工程”、“献礼工程”、“形象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地方领导为了个人政绩往往直接下达行政与硬性指令,甚至一再要求压缩建设工期,欲速而不达。一些地方领导对于混凝土配料比设计、骨料颗粒的直径等专业知识一无所知,又不组织专家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只顾大干快上,造成许多重复建设与严重的浪费[2]。

(二)施工人员素质低下

目前,国内建筑施工行业员工整体素质普遍较低,绝大多数施工人员学历在初中以下,高学历的专业人才数量稀缺。而且员工结构层次也不合理:技术人员较多,管理人员较少。参与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的一线人员,多为未接受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农民工占全国建设用工的80%),他们缺乏施工经验,技术水平低,在施工现场又不能获得任何技术指导,很难实施高标准、精细化、科学化施工。

(三)质量管理不到位

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中,一些施工企业只顾工期不讲质量,盲目抢进度,取消必要的工艺流程。一些施工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以次充好,留下许多质量隐患。一些施工企业不按设计图施工,或擅自变更设计,人为降低工程项目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一些监理工程师缺乏责任感,对施工企业的种种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监理失职、监理缺位[3]。

三、研究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做好工程项目的决策

地方领导在决定兴建市政公用工程前,必须做好工程项目的决策。要组织专家调查分析工程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与条件,并组织政府部门、设计单位、高校与专家共同研究,认真进行工程构思与可行性论证,详细确定工程项目的功能定位、规模、实施时间、总投资、工程项目的技术标准、社会效益,从源头上抓好公用工程施工管理。

(二)做好工程项目的设计

在项目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明确投资控制责任,建立投资控制与质量管理的目标。而后运用价值工程理论,组织多家有能力的设计单位进行方案竞争(尤其要鼓励外资设计公司参与设计方案竞争),从各单位的设计方案中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计方案[4]。

(三)实施全过程施工管理

1、建设单位应尽量选择实力强、技术过硬的专业化建筑施工企业(甚至外资建筑公司)进行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切不可搞内定、直接委托、打招呼。建设单位还应督促承包商摒弃落后的劳动力密集型模式,鼓励承包商实行机械化、数字化、信息化施工(甚至使用机器人进行施工作业)。

2、建设单位必须参与项目管理规划的编制,明确项目的总进度。再根据总进度制定各个阶段的具体进度,将每一个月、每一周、每一天的作业量精确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班组的头上,保证施工有节奏向前推进。

3、在材料管理上,建设单位必须责成施工企业运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集中式采购,以尽可能降低材料成本。同时,建设单位还应通过合同条款提出: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商必须对材料质量终身负责,出现质量问题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倒逼施工企业在采购材料时不敢以次充好。

4、在人员管理上,建设单位应责成承包商尽量聘用有技术等级证的熟练工,同时明确要求承包商对参与项目施工的全部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以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并使他们熟悉操作规范。

建设单位应明确要求施工企业: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全部实行持证上岗。建设单位还应要求监理单位对施工实行实时监管,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标准化施工。

5、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使用BIM技术进行信息化施工管理。

建设单位使用BIM技术,可以实时获取所有的工程数据,并对施工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建设单位还可以从整体上实时监控工程质量,并对成本数据进行精细化核算,避免成本浪费。

设计单位使用BIM技术,可以对施工进行动态控制,迅速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将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不确定性减少到最低。

施工企业使用BIM技术,可以对工程项目进度进行全程跟踪,并灵活进行进度调整,确保各个施工工期的目标按时实现[5]。

6、建设还应责成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做好安全控制,加强现场管理,减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潜在危险,尽量避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结束语

当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从根本上说,这些问题是由于工程项目缺乏全过程、系统化的质量管理造成的。因此,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应当实施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以保证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质量,并助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学强,杨林林.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08):278-279 .

[2]李红光.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2):105-106 .

[3]贾瑞军.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门窗,2018(02):165.

[4]吴剑.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https://doi.org/10.14149/j.cnki.ct.2017(28):56-57 .

[5]李如宝.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3):112-113 .

论文作者:蓝雄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0

标签:;  ;  ;  ;  ;  ;  ;  ;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蓝雄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