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论文_徐静

(崇州蜀州颈腰病医院;四川崇州644300)

【摘要】目的 研究对高血压住院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高血压住院患者共100例,随机分组后分别实施常规饮食、睡眠控制以及家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所改善,对比之下应用了β受体阻滞剂的观察组SBP与DBP下降程度更为明显,且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对照组仅为82%。结论 除了常规控制饮食,加强睡眠外,还需应用β受体阻滞剂相关药物实现对血压的更优控制。

【关键词】高血压;β受体阻滞剂;血压状态

Beta-blockers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Xu Jing

Chung state ShuZhou neck lumbar disease hospital Sichuan province in 644300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treated with beta blockers clinical advantages. Selection method of hypertension hospitalized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a total of 100 cases, randomly assigne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ventional control diet, sleep and household beta-blockers for treatment, than th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blood pressure in both groups were improved, in contrast application of beta blockers observation group of SBP and DBP decreased degree is more apparent,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reached 94%, 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82%. Conclusion in addition to the conventional control diet, strengthen the sleep, still need to use beta-blockers related drugs to achieve better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 key words 】 hypertension; Beta blockers. Blood pressure state

高血压属于基础性疾病,在我国并不罕见,多发生于中老年阶段。随着人们在饮食、睡眠、工作强度等方面的变化,高血压这一疾病呈逐渐年轻化趋势,可能对人体眼部、肾脏、脑部、心脏等重要靶器官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发病率较高[1]。本文采用对比方法研究了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疾病的控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同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高血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组50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3:27;年龄区间处于49至72之间,平均年龄(58.3±4.9)岁;入院时SBP为(166.4±5.8)mmHg,DBP为(98.1±4.2)mmHg。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4:26;年龄区间处于48至70之间,平均年龄(57.8±5.1)岁;入院时SBP为(165.7±6.1)mmHg,DBP为(98.4±5.3)mmHg。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常规检查,包含血压、心电图、血脂等,了解患者身体基础状况。住院后严格控制患者饮食以及睡眠,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加强新鲜蔬菜及新鲜水果的食用量,并提升日常饮水量[2]。若患者夜间无法安眠或无法正常入眠,则需在睡前令其用热水泡脚或饮用一杯热牛奶,促进血液循环,提升睡眠质量[3]。患者住院期间必须保持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用药史、药物过敏实验结果选择酒石酸美托洛尔或马酸比索洛尔药物。①酒石酸美托洛尔,每日令患者服用100mg,分早晚两次或早中晚三次服用。②马酸比索洛尔,每日令患者服用2.5-10mg。

1.3判定标准[4]

显效——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明显血压升高情况,无不良反应,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内。有效——患者住院期间出现2次及以下血压异常升高情况,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至179/109mmHg之间。无效——患者住院期间仍出现明显高血压症状,夜间无法正常睡眠,血压在180/110mmHg以上,需更换治疗方案。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工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压控制效果

统计两组患者入院时及用药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入院时患者SBP与DBP均处于偏高状态,经过不同模式用药后,患者血压均有所下滑,观察组下滑程度更大,详情见表一。

3 讨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由于这一慢性疾病需要在日常心态、饮食、睡眠、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加以控制,若控制不当可能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并影响到肾脏、脑部、心脏等重要靶器官,因此患者常会降低生活满意度,在长期服药下产生厌烦、自卑、消极心态[5]。现阶段临床研究发现,单独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联合其他降压药物可达到较好的控制血压效果。

在药物作用机制方面,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相关药物后,交感神经传导会受到阻断,降低神经元活动频率,减轻血管供血压力,从而对舒张压及收缩压起到明显的抑制效果。同时,β受体阻滞剂还能够对肾素分泌过量加以抑制,减轻血管的紧张性改变,对肾脏近球旁细胞肾素分泌效果加以改善。另外,由于药物主要作用于心脏,因此在服药后可提升心脏输出量,降低收缩力,减轻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重构几率,从而对心率失常加以控制,对于保护心脏这类重要靶器官意义重大。在药理方面,首先β受体阻滞剂能够与儿茶酚胺受体相结合,对其兴奋及激动产生阻断。对于心血管系统而言,尤其是血压偏高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阻滞心脏β受体表现为负性传道作用、负性变力作用而减缓心脏跳动速度,降低心肌收缩能力以及心排血量,从而造成血压的进一步下滑,引起心肌耗氧量逐渐升高,对房室结传导以及窦房结传导造成延缓影响,对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产生抑制。在用药下,心律失常包含室性快速性以及室上性两种,均可得到明显缓解。同时,这类药物可对患者体内代谢状况起到影响,由于药物可对由于交感神经所致脂肪分解产生抑制,对可拮抗肝糖原的分解产生阻滞,因此在临床用药下对于糖尿病患者可起到较明显改善血糖状态的疗效。但需要注意,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需要每日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因此若在用药基础上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出现血糖过低危险,且对血糖水平的正常恢复造成阻碍,部分患者还可能由于不明显的饥饿感、震颤、心动过速、心悸而对低血糖症状有所掩盖。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日常用药基础上应谨慎使用β受体阻滞剂。除此之外β受体阻滞剂能够增加呼吸道阻力收缩平滑肌,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哮喘患者而言可能会诱发哮喘急性发作或加重哮喘症状。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在临床用药前倾先了解其是否存在支气管和肺部疾病,以免对呼吸产生明显影响。

在临床用药上应注意,在合并症的临床用药方面,通常老年高血压患者伴随患有其他基础疾病,较为常见的为糖尿病,属于合并症的一种。由于β受体阻滞剂会对患者胰岛分泌以及肾素分泌产生影响,对血糖平衡性造成阻碍,因此糖尿病患者临床谨慎使用β受体阻滞剂相关药物来控制血压。除此之外,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患者也应注意对该药物的严格使用,一旦药量过大很可能出现药物副作用。一般中青年患者可在自身机体抵御机制下维持机体平衡,但老年患者,尤其是血压偏高患者,其身体抵抗力及免疫力较弱,因此需尤其注意。由于β受体阻滞剂会明显刺激到患者消化系统,因此在空腹状态下不应令患者服药。尤其是老年患者,其消化系统相对于中青年而言更为脆弱,在空腹服药下可能出现呕吐、恶心等严重不良反应。老年患者大多消化系统相对脆弱且肝脏、肾脏、心脏难以承受药效强度较高的药物,若药物服用时间不当可能加重身体不适感。通常药物需餐后半小时左右时间服用,并合理搭配饮食。若需在手术前用药,则需考虑到β受体阻滞剂对患者心脏的影响,通常会引起心脏提升反射性交感兴奋程度,降低血流动力,在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物的刺激下可能加大患者手术风险,因此若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需实施手术,则应考虑停用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的临床用药治疗中,目前β受体阻滞剂的合理使用仍存在一定争议,虽然相关药物能够达到明显的控制血压效果,对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血管事件达到明显降低发生率的作用。但临床用药也需注重合并病症的规避和潜在呼吸道疾病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优先适用于合并伴有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率偏快、交感神经活性增强的患者,在临床用药上必须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基础疾病以及实际身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控制药量,尽可能降低对靶器官的损伤。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在常规控制饮食及睡眠等方面基础上,令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相关药物可对其血压起到更优的控制作用,用药后观察组患者SBP与DBP分别下降至(121.3±5.9)mmHg与(82.1±2.9)mmHg,且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对照组仅为82%。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高血压疾病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达到明显降低血压的作用。药物选择需注重对患者基础疾病以及潜在疾病的观察,提升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谭宁锋,谭春江.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v.3 10:13-14.

[2]吴迺淞.高血压患者于门诊治疗血压控制达标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6,v.23;No.116 03:51-53.

[3]梁发胜,黄青,黄波水,周淑娴.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IL-17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v.21;No.104 04:330-332.

[4]廖家杰.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与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v.17 11:105-106.

[5]孙娟.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外医疗,2014,v.33 35:78-79.

论文作者:徐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  ;  ;  ;  ;  ;  ;  ;  

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论文_徐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