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评课策略论文_吴枚烛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评课策略论文_吴枚烛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兴隆镇初级中学校 646400

当前,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课堂结构改革的实践。这些年来,我们的教研或科研活动大都围绕着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在进行。作为教研活动重要形式之一的课堂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来评价课改语文课堂便成了很多教师关注的问题。

一、评价语文课堂教学的环节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我们学校现在基本上把课堂导学归纳为“自主预习(学习)—成果展示—交流合作与展示—质疑释疑与提高—课堂反馈”五个基本环节,我们把它称作“五步导学法”。根据每一堂课的内容和性质,又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变式。评课时就要考量这堂课的环节安排合不合理、科不科学,既不能随意安排,也不能为了模式而模式。要克服形式主义,注重课堂实效。

二、评价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

也就是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时间和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的分配问题。在这些年的探索中,各地各学校对时间的分配大都有自己的限定。综合起来看,一般都把教师的讲授时间限定在10—20分钟内,有一个趋势就是好像越短越好,超过了限定似乎就不对了。其实,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课,不同基础的班级,教师的讲授是不一样的,所需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从时间上限制过死,反而束缚住了教师的手脚。我们应该看教师所占用的时间是不是应该的、还有没有压缩的可能。只要他所用的时间是合理的、应该的,就不应该受到过多的指责。当然,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学习、交流、展示、质疑的时间。

三、评价语文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原则的贯彻

所谓“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不预习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不讲之前不讲。这是在近年才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念。这一理念如果得到切实的贯彻,学生学习行为的主动性、自主性就能够得到真正的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三讲”中,第二讲“讲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和第三讲“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做得比较好,但第一讲“讲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值得商榷了。这些年的各种课,包括一些所谓专家、名家的献课,大都是把教师设计的问题以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要解决的任务也主要是这些内容而不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不少情况下,学生的提问往往是课堂尾声中的一个点缀而已。即使学生提出了问题,如果还有时间就解决一些,如果没时间了,则“引导”学生放到课后解决,其实是不了了之。

要做到“讲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改变一下现在的做法,即在学生预习阶段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一定的形式集中到教师手里,教师再把这些问题作为自己讲解的重点。这样,也许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至于“三不讲”,我们也还需要继续摸索,教会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人曾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可贵。那么,我们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就比教会他们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一定要把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摆在首位。评课时,我们不能忽视“三讲三不讲”的原则是否得到了贯彻。如果真正贯彻了这一原则,那学生就真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了。

四、评价学习小组的建设质量

作为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学习小组的建设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只有学习小组有活力,课堂才会有活力,才会有成效。在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应该是全体都积极参与,没有“旁观者”,没有“看客”,也没有“语霸”;小组有积极的表现欲望,小组成员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学习小组不是简单的几个人的组合,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成功的学习小组具有我们教师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五、评价学生合作交流的有效性

很多课堂,特别是有人观摩的公开课堂,学生的表现都是很积极的。只要进入讨论交流环节,整个课堂热闹非凡。但是,讨论是不是有效,值得我们观摩的人去认真考量。交流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可是实际上,不少课堂讨论交流并没有(或没有很好地)达到这个目的。从这些年听的各种各样的课来看,交流讨论流于形式的不在少数。比如,学生在讨论前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呈现在学案上,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很多学生展示出来的答案依然不会发生改变。这就表明学生并没有在交流讨论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提高自己的认识。这样的讨论,其有效性是值得推敲的。

六、评价语文课堂上学生质疑与释疑的深度

在这方面,目前的课堂表现不如人意。学生的质疑主要应该体现在两个环节:展示环节和专门的质疑环节。我认为展示环节的质疑更重要、更有价值。如果学生在别人展示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质疑反驳,从而展开辩论,那才是真正闪光和出彩的,才是真正的两种甚至几种思想的碰撞,这样的碰撞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现实的课堂多是各展示各的,互相井水不犯河水,一片太平景象。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去碰撞。

另外,我们在评课时还应注意一点,即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是否完成。

教学是一门带着缺憾的艺术,任何一堂课都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们评课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吹毛求疵。因此,一堂课能够有几个甚至一两个闪光点就不错了。要想一堂课做得十分完美,基本上是难以实现的,除非是表演课。而这样的课也是毫无价值可言的。

论文作者:吴枚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评课策略论文_吴枚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