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德才兼备的人_比亚迪论文

王传福:德才兼备的人_比亚迪论文

王传福:欣赏德才兼备的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的人论文,德才兼备论文,王传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越大,社会责任就越大

记者:您有很多头衔,最近您又增加了许多头衔,比如“2003年中国十大并购人物”,深圳市“第二届创业企业家”。对此您有什么感想?王传福:责任和压力,还有日益增加的紧张感。

财富现在已无所谓,多一点少一点对我个人完全没有影响,不像创业时候钱很重要,因为那时候要解决生存问题,要还向朋友借的本钱。

但是责任和压力却在不断增长:开始的时候公司一共不到30人,不像现在,我要对30,000人的生活负责;那时候我只想着公司不要倒掉就好,没有这么大的发展压力;创业之初纯粹处于维持生存状态,不像现在每时每刻都有很重大的社会责任的约束。

记者:您读书、工作、评职称的路似乎很顺利的,1992年就已官至处级,在学术上也已经达到高级工程师、副教授,是什么促使您“下海”?

王传福:正像你说的,那时候我已经算很幸运了,26岁就破格升处级,能够在人才济济的研究院里立稳足,大学以前的理想似乎已经实现了大半,但与此同时,空虚感也滋生了。国家的研究机构,比较好“混”;另外,当时待遇比较差,一直没有为我解决住房的问题,在领导的照顾下给了我一间很小的实验室。以实验室为家的日子,觉得生存得特别难。

这时候中国的市场经济形势已经初露端倪,像我们这样的科研人员开始往两条出路上奔:出国和下海。我当时也是想出国的,但由于外语不太好和其他一些原因,没有能出去。正好1993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因为和我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所以派我去做总经理,就这么开始体验游泳的感觉。做了一段时间,觉得还不错,但做的过程中遭遇了国企在体制和效率上的一些弊病,而市场是如此诱人,所以下决心自己干。

其实发展到现在并不是先就有了很好的规划,只是一步一步走的过程中看到了新的机遇,就产生了新的想法,然后由于年轻人的激情而付诸实践。要是没有那些机遇,说不定现在还在单位里“熬”,论资排辈地等。

记者:在从学者到商人的转变过程中,什么是最大的障碍?

王传福:障碍很多,要放弃公职,冒很大的风险,而且没有人,没有地方。总结起来最大的障碍也许还是钱。没有钱什么都干不了。幸好后来从朋友那里借来250万,那是“起火粮”。

记者:您的理想是什么?发生过怎样的变化?

王传福:1993年到深圳以前,我的理想是成为科学家,多写文章,在学术上有造诣,成为专家、教授;“下海”以后,变成了企业家,创业之初并没想到公司会做到今天这么大,只是想不要倒掉;随着企业的不断变化,目标也在不断变化,现在是全心全意想着做事,做中国最好的、全球最好的企业。

造汽车好比爬山,不能因山高而不爬

记者:比亚迪的成功被某些评论家认为是“小米加步枪”式的,建立在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的使用基础上。您同意这种提法吗?

王传福:市场如战场,作为领军的企业家,当然要善于利用自己身边的优势。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人多。既然这是优势,我们为什么不加以利用。

对于一个生产企业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人力和设备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资源,在资本非常缺乏而劳动力非常丰富的时候,我们的思路就是多使用人力来取代资本密集的设备。

记者: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本土企业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是否在逐渐消失?比亚迪的应对策略是怎样的?

王传福: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优势应该说是巨大市场和廉价人力这两方面。

作为本土企业,我们在市场占有方面有天然的优势。

在人力方面,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两种,一是廉价的劳工资源,即俗称的“打工妹”、“打工仔”,二是高级劳动力资源,比如大学生、高级工程师。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中国本土的高级人才群体越来越壮大,他们能够在拿的钱比国外同级的工程师少得多的情况下,做出比他们一点不差的东西来。

比亚迪将来要做的是劳动密集型加高科技的企业,所以我们会考虑引进越来越多的高级人才,比如大量吸收大学生。

记者:比亚迪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从9年前一个一无所有的民营企业到今天囤金数亿,这样惊人的速度让人想起脱缰的野马。

王传福:单独地看这几年比亚迪的发展,确实非常快,放到美国也可以这么说,但把它放到我们国家的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这样的速度就不难理解了。

我国近年来GDP高速增长,目前正处于由中下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发达国家过渡的时期,其基本特点是工业化加速,而工业化加速阶段的扩张主要来自制造业,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随着产业链的转移,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也将非中国莫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发展速度就显得非常正常了,而且似乎还不够快,未来3年里我们的速度会更快。

记者:转型做汽车也出于对经济形势的乐观估计?

王传福:经济形势好当然是重要因素。另外,我们在电池行业已经造就了我们自己的品牌,达到了一个顶峰,如果不能找到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发展空间就会变得非常小,做到世界第一就像是捅到了天花板,在这个行业里的发展再不可能大到哪里去,所以要选择投资其他业务。目前我国利润比较丰厚,又跟我们已有产业具有相关性的正好是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

2003年我国轿车保有量突破了1500万辆,但是千人轿车拥有量仅5.4辆,远低于世界90.2辆的平均水平,所以未来十年中,中国轿车的发展绝对是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作为世界原油第二大进口国,我国原油消费量以年均5.77%的速度增长,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长速度仅为1.67%。供需矛盾突出,所以开发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是大势所趋。我们有电池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由我们来做电动汽车是顺理成章的事。

记者:虽然电动汽车这个市场很大,但目前并不成熟,而且汽车除了电池这项核心技术外,还有其他许多技术性的东西。比亚迪怎会有这样大的信心?

王传福:我们意识到造汽车有很大的难度,但不能因为一座山高我们就不去爬啊。

我们最初做电池也是从零开始,逐渐建立自己的研发队伍,虽然早期的时候比较辛苦也比较漫长,但一旦研发中心成立以后把项目做出来了,后续的竞争力就很强了。现在我们的镍铬电池是全球第一,锂电池是全球第二,在电池上,我们基本上把日本给挤垮了,日本的充电电池曾经占了全球95%以上,现在我们已经拿走了它很多份额。今年3月,东芝已经开始清盘锂电池了,原因之一是比亚迪抢走了它很多客户。现在我们造汽车已经有了一定的品牌和渠道基础,应该比造电池的时候好多了,当然我们有信心了。

记者:虽然在电池领域比亚迪确实让世界刮目相看,但在其他许多产业,国内企业都将外企称为“狼”。在电动车领域,美国通用投10亿美元来做,到现在也没达到商业化程度。

王传福:民族工业斗不过外资的说法是片面的。以手机为例,10年前谁敢预计中国的手机会形成大气候,而现在虽然国产手机在某些技术方面仍然不能与“狼”相比,但现在已经是各占半壁江山了,相信再过10年,手机市场上90%以上都会是我们中国人的品牌。这是一个全军覆没到收复部分失地到大获全胜的一个过程。同样,我们对汽车市场也有这样的信心。

汽车比手机更像是中国人的产业,因为手机很多芯片中国人现在还没有弄明白,汽车不一样,汽车是很大,零部件很多,一部汽车大概有3000多个零部件,但你把它拆开看看,真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复杂。手机我们中国人都做得那么成功,我想汽车更不在话下了。

我相信这句话:中国人一旦掌握了高科技(核心技术),世界产业就要重新洗牌了。

记者:有人说“性格即命运”,而企业家的性格决定企业的命运?

王传福:我认为企业家的性格决定企业的风格,而一个企业的命运是由企业家的能力、大的经济环境等很复杂的因素决定的。

最欣赏的员工素质:德才兼备

记者:近年来,比亚迪是接收应届毕业生的大户,据说今年的招收情况大大超过了预算的300多人的规模,是吗?

王传福:对,今年我们实际招收应届毕业生800多人,其中本科和硕士为650人。

记者:为什么在许多企业拒绝没有经验的应届生的时候,比亚迪要这么大规模地招?

王传福:应届生的情况,与没有经验这个缺点相对的优点是有潜力,可以培养。通过这些年在用人方面制度和方法方面的摸索,我们总结出一套招收应届生、培训应届生,再用好应届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记者:能简单介绍一下这套“方法”吗?

王传福:应届生最大的弱点是没有经验,表现出来有这样几种情况:技术只会“纸上谈兵”,工作需要一个磨合期;自我期望值过高、易产生“英雄无人识”之感,怨言多;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很脆弱,常常因为情绪或其他因素影响工作,甚至无法继续工作。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不但在入职之初对他们进行约2个星期的教育培训,而且为他们安排专门的“导师”,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工作。

教育培训的第一堂课一般是我来讲,3个小时,讲两个方面。一是当头棒喝,告诉他们那点书本知识的斤两,压低他们的自我期望值,二是讲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重要性和简单策略。

导师制是专门安排有经验有技术的老员工担任新员工的导师,从技术磨合、心理适应和环境适应等多方面给予指导。带新员工的导师有专门补助,半年后要对新员工给出一个评价报告,这份报告将帮助我们了解和管理新人。

关于招收应届生,开始的时候因为我们是民营企业嘛,想招都招不到,大学生不愿意来,即使来了,流失率也很高,2000年以前每3年内的流失率几乎不低于45%。但后来随着企业发展了,条件好了,愿意来的人才多了。而且现在我们对新员工有比较系统的培训、考核、职业发展规划等多管齐下帮助员工获得个人发展,所以愿意留下来的人也多了。2000年我们的员工流失率低于30%,近两年就更少了。现在我们到校园里去做招聘会,应聘的学生都是排着长队的。

记者:您会亲自去校园里招聘吗?

王传福:当然。因为我看重人才。从根本上讲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你的企业有很强的人才,那这个企业才有很强的核心的竞争力。光看一个企业资产几十亿那都是字面上的,只有这个企业有一批人才有一批队伍,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看重人才,敢于大胆用人,尽可能提供平台使每个人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我认为这一点我们比很多企业都要做得更好。

我们现在在深圳建立亚迪学校、亚迪村,把很高档的住宅区很便宜的卖给我们的员工,也是想把人才笼络到我们旗下,有了这些人才才能创造比亚迪明天的辉煌。

记者:您最欣赏的员工素质是什么?什么样的员工最能得到提升?

王传福:德才兼备。当然根据各个具体岗位的不同,可能对二者的侧重程度略有不同。

记者:对于创业(即将创业)的人,您给他们什么建议呢?

王传福:相对与就业,创业可以更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但同时要承担的责任与遭遇的痛苦也更大。

谋求创业的人除了做事的能力,还必须有战略眼光和开放思维。

在机会方面,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形势很好,这使得创业机会总量很大,但同时创业的人多了,所以人均机会就比较少;而且现在市场细分程度已经比较高,所以易于创业的冷门机会相对较少。

有了这样的理性认识,选择创业的人必须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做好失败的准备,再以比较平和的态度对待创业,以最大的热情和最佳的创业精神,踏踏实实去做,就可以了。

王传福简历:

1966年2月15日出生于安徽无为;1987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获得物理化学学士学位;1990年在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获得硕士学位;现任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标签:;  ;  ;  ;  

王传福:德才兼备的人_比亚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